首页 > 古典言情 > AI在古代当万人迷(穿书) 十二冷光

30. 葬鸟

小说:

AI在古代当万人迷(穿书)

作者:

十二冷光

分类:

古典言情

崔翊往年生辰都会邀请不少友人在府中一聚,然而今年答应来的却只有齐久安和唐弛月两人。

他不怨恨曾经的友人,在局势未明时明哲保身,是最安稳的做法。

实际上他也不清楚这次转折会给靖国府带来怎样的变化。

崔翊指着那颗枯木道:“十年前,这颗树枝繁叶茂,有鸟雀在树杈上安家。”

树下人群熙攘,孩童簇拥在树荫底下,玩投壶的游戏。那天也是一个宴会,是节日还是谁的生辰他已经忘了。

不知是谁提出,壶是静物,投中了也没意思,不如去射那树上的鸟雀。

射鸟可比投壶难上许多,不仅高度更高,需要的力气大,还要沉着、冷静和狠心。

稍一犹豫,鸟便惊飞而起。

不够狠心,箭矢就扎不透鸟雀的心脏。

孩童看着单纯天真,但往往也最无情。

长大成人后的他们或许可以作出“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但当时的他们抬头看着巢中雀鸟,一个个都跃跃欲试。

孩童中不乏其他世家大族子弟,那时的崔翊已经知道藏拙的道理。所以轮到他时,他只随意投掷了一下,没有射中。

箭矢在树干上弹开了。

兴许是那树对孩童来说实在太高,他们的臂力又都不够,所以没人“正中靶心”。

只有一人把鸟雀的翅膀钉在了树杈上。

那只鸟飞不走了。

它的母亲或配偶在天上哀哀地鸣叫,不肯离去。

一支支箭影掠过,那只鸟身上的伤越来越重。

此时林子里来了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一群稚童转头一看,是三皇子和荀祜。当时他们已经十四五岁了,在稚童眼中算半个大人。

一个身份尊贵,一个是从小就听闻的“榜样”。

他们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但都下意识噤声,藏起了手中的箭矢。

但他们哪逃得过这两个人的眼睛,不过稍一观察就能推测到他们做了什么“好事”。

荀祜彼时还穿着红衣,训斥他们:“胡闹!”

慕容澈见那鸟雀目露不忍:“怕是救不活了。”

他从壶中抽出一支箭,往上一掷。箭矢疾如流星,孩童甚至看不出射中了什么。

他们等箭停下后定睛一看,才见那支箭接连穿起了几片树叶,最后扎进了鸟雀身下的树干。从他们的角度看,那几片树叶像为鸟盖了一层薄被,遮得些许阴凉。

一群孩童看得目瞪口呆。

穿透数片树叶而不至破损,落点又精准至此。力度和准头都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方才崔翊旁观其他孩童掷箭,心中原本不屑。他认为若他发挥出全部的实力,定可一击毙命。

此刻见了慕容澈这番动作,才知什么叫人中龙凤,什么叫天外有天。

慕容澈却不见丝毫倨傲之色,垂下眼眸,玉面含悲。黑发垂在两肩前,衬得眉间一点红痣熠熠生辉,真是家中长辈提起过的观音相。

他声音温和:“万物皆有灵,你们年纪虽小,却也当知惜生为仁的道理。”

“生灵既逝,回天乏术,我取绿叶为棺椁,盼它来世太平。”

诸孩童莫不诺诺应是。

荀祜始终不发一言,抬头望着那只鸟。

鸟已经虚弱极了,发不出声音,只天上那只鸟还在徘徊不去。说明树上的还没死。

荀祜那时还没有佩刀,亦从壶中抽了一支箭,抬手便将那只鸟从胸口处洞穿。

顿时四下悄然无声。

孩童都惊恐地看向他。

他们方才游戏玩闹时不觉得有错,听了慕容澈的话似有所悟,才知此举残忍之处。此刻荀祜的举动实在不合时宜,有些“明知故犯”的意味,乃错上加错。

那时的荀祜还不以阴狠暴戾的形象示人,所以他做出此事谁也没想到。

慕容澈却没有责怪,而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荀祜缓缓放下手,挪开眼不去看树杈上滴下来的鲜血:“长痛不如短痛,不如早做了断。”

天上盘旋的雀鸟最后啼鸣了一声,终向远方飞去。

慕容澈微微颔首:“亦是一种解法。”

宴会后,荀祜那一箭穿心到底不如慕容澈的穿叶飞花有观赏性。所以孩童们回到自家后叽叽喳喳,议论的都是三皇子如何箭术高超,心怀慈悲。

崔翊在门口送客,客人都走了,三皇子也走了,却没见荀祜出来,他一路去找,才发现荀祜回到了那片林子里。

他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正要将那只鸟雀下葬。

崔翊从前也见过荀祜,在各种各样的宴会上,印象中的荀祜永远是意气风发的模样。

他想过要努力念书,让天下人像称赞荀祜一样称赞他。

他有时还会不服气,就如祖父时常提到荀祜像他这个年纪时已初露锋芒,文能下笔成章,武能枪出如龙。他以为祖父话语中有夸张的意味,且自己也并不逊色。

为何没能名满京城?只是生不逢时。

少年人总是容易骄傲自满,并将一切归咎于时势。

但当他看见荀祜为鸟雀下葬的那刻,他忽然觉得也许传闻都是真的。

这很没道理,因为下葬不需要文武双全。目不识丁、手无缚鸡的人都能做到。

可是崔翊就是这样觉得。大概是荀祜的神情太严肃庄重,让他生出一种为之信服的欲望。

他躲在树丛中看完了全程。荀祜起身拍拍手里的土,向他躲藏的方向看去:“可有帕子?”

崔翊只能讷讷地从树后走出来,掏帕子给他。

荀祜好像很爱洁。

荀祜又恢复了以往的神采:“多谢。”

崔翊鼓起勇气道:“我听闻你武艺高超,可否教我一两招?就当作谢礼。”

他那时候还没窜个子,仰着头看荀祜,就像在看天上的太阳,灼灼不可逼视。

荀祜答应了。

从此崔翊习武带着他的影子。

不过那日在马场,看荀祜的反应,便知他早就忘了他。崔翊虽然有些失望,但却没有改变他这些年的想法。

一个会在林子中为鸟下葬的人,怎会是杀人不眨眼的摄政王?

崔翊把这个故事讲给了齐久安听。

他站的地方就是当年鸟雀的墓。

齐久安听了不知道说什么好。

夸赞荀祜?

他是她完成任务路上最大的障碍。

贬损荀祜?

好像也太不公平。

好在这个时候有仆役来叫他们,说宴会快开始了。

崔翊也没有强求一个答案,让仆役把□□带去他书房妥善安置好,就带齐久安去正厅。

正厅里人声鼎沸。

崔翊被他的父亲叫去拜见几位长辈,崔翊让她随意走动,不必拘束。

齐久安来京城时日尚短,还没有其他熟识的人,只盼着唐弛月早些来。

谁知唐弛月的侍女急急忙忙来传消息,说自家小姐翻墙的时候被老爷抓了个正着,现在正押在书房里勒令背书呢。怕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