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被疯狗将军觊觎了 竹清安

47. 使臣

小说:

被疯狗将军觊觎了

作者:

竹清安

分类:

古典言情

云宸殿。

大殿之上,季晔高坐上位,两旁文武官员肃立。

季晔抬眸瞧了眼身旁的太监,太监瞬间会意,清了清嗓子,高声道:“传太子殿下,沈少卿入殿!”

太监话音刚落,大殿门便忽地敞开。

刺目的阳光从门外照进来,季砚一身绣金玄袍,从殿外踏步进来,沈清臣紧随其后,身上穿着四品少卿的绯色官袍,身姿清越,君子如珩。

季砚和沈清臣一前一后跪地,恭敬行礼:“儿臣/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季晔咳了两声,略显苍白的脸上勾起笑意:“近年北边匪患猖獗,皇儿与沈少卿自请前去剿匪,不过半年便大胜而归,深慰朕心。”

“德才,宣旨!”

被唤作德才的太监上前一步,站在御阶前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季砚剿匪有功,特赏良田千亩,黄金万两,别庄三座,流光锻七匹;少卿沈清臣辅助太子剿匪,在职期间功勋卓著,擢升至礼部侍郎,令为特使,年后出使苍澜,负责边贸一事,以修两国之好。”

季砚本来还垂着头听旨,忽地听见季晔令沈清臣出使苍澜,猛地抬头看向上位:

“父皇……”

德才往旁边站了些,挡住季砚看向季晔的视线。

他将手上的圣旨合上,眉眼微弯,声音里却带着些威胁:“沈侍郎,还不速速接旨。”

季砚还想说些什么,却被沈清臣扯住了衣袖,硬生生拦截住。

“臣——”

沈清臣垂着头,双手贴近地面,缓缓叩首:“谢陛下隆恩。”

待下朝时,沈清臣被大小官员在紫宸殿外紧紧围住。

“沈大人不愧是第一公子,当年科考连中三元,一举夺魁,不过两年便升至少卿之位,如今才将将及冠之年,竟是直接连跳数级,直接升到侍郎了!”

“沈大人果真不愧是沈太傅的公子,将来必定是人中龙凤!”

“沈大人今年刚及冠,不知可有婚配?我家小女今年正好及笄,与沈大人可谓郎才女貌……”

沈清臣年少成名,早已习惯被人这般围着,处理这等事来得心应手。

他简单地应了周围人几句,然后便随口找了个理由,匆匆拜别了还想接着跟他攀谈的一众官员。

待沈清臣走到宫门外,正欲抬步走上马车,身旁忽地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表兄。”

“尧礼?”

沈清臣的步子顿在原地,回头看向白尧礼:“你一直在这等我?”

白尧礼穿着绯袍,站在马车旁看着沈清臣,笑意温和:

“恭喜表兄升为侍郎。”

“表兄这趟剿匪,一去便是半年,家父前些日子还在念叨说想你,昨日听说表兄要回京,千叮万嘱要尧礼请你去肃国公府一聚。”

沈清臣和白尧礼是同年科举的考生,沈清臣为状元,白尧礼稍逊一筹,被点为探花。

两人都是衡京世家公子中的英才,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屡屡升迁,已然成了朝堂上最为瞩目的新臣。

衡京世家之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为了防止官场上世家势力独大,世家少主一代只要在官场上站稳脚跟,原先的家主就要渐渐退下官场,将权势渐渐移交给诸位后起之秀。

但鉴于沈岳均和白城都是随季晔一同长大的好友,季晔并未向历代诸位帝王一样直接要求他们移转爵位、告老辞官,而是以老臣之名特赐他们不用上朝的权利。

沈岳均和白城也会意,干脆不再理会朝事,安心处理世家族中事务,同时培养白尧礼和沈清臣成为下一任家主。

这未来的沈家和白家,总归会是他们二人的。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白尧礼和沈清臣两人之间的相处,已经没了少时兄弟间调笑的肆无忌惮,只剩下面对外人时用的那张温和假面,谨守礼则,找不出半分瑕疵。

沈清臣点头,笑意里带着些疏远:“好,劳烦你回去转告舅舅,清臣不日定会携礼上门拜访。”

白尧礼拱手行礼,清润的眉眼弯着:

“那尧礼便在府上恭迎表兄了。”

沈清臣掀开车帘,登上马车。

车行辘辘,宫门渐渐驶远。

沈清臣喜饮茶,好诗书,马车里也常设有小案,上面摆放着书卷和茶具,小案底下垫着雪狐皮减轻震动,任凭马车如何晃,案上的东西都掉不下来。

沈清臣拿起茶壶倒了两盏茶,拿了一盏递给旁边的人:“怎么不坐自己的马车回去?”

“阿砚。”

季砚端起茶盏浅抿了口,偏头对他笑道:“若我说我走累了,到你这马车上蹭口茶喝,结果一不小心就忘记下去了,你信吗?”

沈清臣:……

“说实话,可是有事找我?”

季砚看沈清臣表情严肃,也歇了跟他调笑的心思,轻叹一声道:“方才殿外人多眼杂,我不能直接将你拉出来问你,便在你这马车上等你。”

“清臣,你明知出使苍澜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做得好了是分内职责,做得不好了那就是杀头的大罪,为何还要答应父皇?”

“方才大殿上的那般场景,我若是不应,明日沈家人藐视皇上、当朝抗旨的话便能传遍整个衡京。”

沈清臣伸手掀开马车侧帘,看着街边人群熙攘,颇为气定神闲地回他:“这事,我非应不可。”

苍澜国和东熙国是邻国,两国一向交好,边境百姓虽然偶尔有些小摩擦,但都无伤大雅。

直到——

当年季珩被派往驻守边关后,苍澜正在巡逻的戍边将领跑到城墙下挑衅,季珩直接将那将领首级斩落,挂于城墙上示众数日,虽然季珩在边关立住了威名,却也彻彻底底打了苍澜的脸。

虽然苍澜皇并未追究季珩,但两国一早便订好的边贸协约却被一拖再拖,两国边境的百姓交往也被新来的戍边将领阻断。

季晔令沈清臣年后出使苍澜处理此事,摆明了是为难他。

事关两国交好,若是稍微有些差池,那便是滔天的大罪。

季珩当年十余岁便去驻守边关,父皇对他心中有愧,再加上他战功累累,也就没有追究他。

但沈清臣就不一定了。

季砚蹙眉看向沈清臣,心下不忍:“清臣,你剿匪有功,若我去和父皇求情,他定能收回成命。”

“不必。”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