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我在大夏当权臣 青埂峰下

第304章 龙脉共振

小说:

我在大夏当权臣

作者:

青埂峰下

分类:

悬疑推理


鸠摩罗什的《安心法咒》如同在汹涌的灵炁洪流中筑起了一道临时堤坝,虽险象环生,却终究为叶寰、也为朕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叶寰不再时刻处于意识崩散的边缘,虽大多时间仍需在咒力加持下昏睡以保存精神,但每日已能清醒一两个时辰。只是他醒来时,眼神依旧带着茫然与疲惫,对周身那不受控制的淡蓝光晕,既恐惧,又无措。
灵理研究所内的探索,进入了更为艰苦的阶段。
陈芝儿不顾御医劝阻,将病榻挪到了研究所隔壁。她指示匠师改进了那套铜箔水晶共振器,将其制作得更为精密,并让匠师在叶寰清醒且相对平静时,小心地记录其周身灵光波动的细微差异。她则强忍着头晕目眩,分析那些杂乱无章的数据,试图寻找规律。
“陛下,您看,”她指着几张描绘着曲折线条的图纸,声音虚弱却带着兴奋的颤抖,“当殿下听闻皇贵妃寻来的《幽兰》古曲时,此处波动频率会趋于和缓;而当其心绪不宁,回想猎苑变故时,波动则骤然激烈……这灵炁,并非死物,它与殿下的心神、情绪,乃至外界音律、环境,皆息息相关!”
这发现,印证了鸠摩罗什“神识不堪其重”的说法,也为疏导指明了第一个模糊的方向——由内而外,修心为先。
与此同时,厉欣怡重金搜罗的各类古籍奇物,也陆续送达。大部分是些荒诞不经的志怪传说或牵强附会的炼丹方术,看得朕心烦意乱。然而,混在一批来自前朝皇室秘藏、落满灰尘的舆图与堪舆典籍中,一份以特殊颜料绘制、材质非丝非帛的《九州龙脉堪舆图》残卷,引起了朕的注意。
此图与寻常舆图迥异,它不着重山川城池,反而以蜿蜒曲折、粗细不等的金色线条,勾勒出九条横贯神州大地的巨大“龙脉”,而龙脉交汇之处,则标注着一些古老的星象符号与难以辨识的篆文。
更令朕心惊的是,当朕将此图悬于密室墙壁,偶然一次叶寰灵光波动剧烈时,那图卷上的某条龙脉线条,竟也随之泛起了微不可查的、与叶寰身上灵光同源的淡金色辉光!
“共鸣?!”朕与陈芝儿几乎同时脱口而出。
朕立刻命人秘密查勘那泛起辉光的龙脉所在——竟是北地油田与西山银矿所在的区域!难道,厉欣怡大力开发的北地,竟恰好位于一条活跃的龙脉之上?那“火种”的发现,是巧合,还是这龙脉灵炁汇聚,滋养出的天地奇珍?叶寰的灵根觉醒,与这龙脉,又有何关联?
疑问一个接一个涌现,但一条前所未有的思路,也出现在朕的脑海中。
“或许……不必强求寰儿立刻完全掌控这灵炁。”朕看着那堪舆图,目光灼灼,“既然此力与龙脉共鸣,与心神相连,或可借助外力,引导其与龙脉建立更稳定的联系,借龙脉之浩瀚,分担其压力,甚至……温养其灵根!”
陈芝儿眼眸一亮:“陛下圣明!或可尝试制作一种……能放大殿下灵炁波动,并与特定龙脉节点产生稳定共鸣的器物,如同为洪水开辟一条固定的河道!”
鸠摩罗什闻言,亦宣佛号表示赞同:“陛下此法,暗合天地自然之道。以天地为炉,造化为工,或可成就不世之基。”
思路既定,研究所立刻行动起来。陈芝儿负责设计那“共鸣器”的核心原理,鸠摩罗什以其对能量流动的敏锐感知从旁协助,格物院大匠则负责将理念变为现实。而朕,则开始秘密筹划,在确认安全的龙脉节点上,建立对应的“引导法阵”。
---
就在朕为叶寰之事殚精竭虑之时,朝堂与新政,亦在唐若雪的支撑下艰难推进。
军制革新触及利益,阻力不小;新学推广被保守文人斥为“舍本逐末”;五年规划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