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之所及,尽是朝河村的惨状。
土路泥泞,低洼之地蓄了水,反射出亮光,有几个村民正在追赶着从篱笆里逃出来的鸭子。
往前延展,是一块块发亮的田地,雨水几乎漫过了庄稼,只有一点绿尖可怜地漂泊在田地里,村民们正在挖水渠,往沟里排水。
至于房屋,有些家中条件比较好,修的木头屋或石头房,就还伫立在原地,只是漏水,有些家中条件不好,住的茅草屋,已经全然倒塌,锅碗瓢盆陷在泥地里,屋顶不知道被大风吹到哪里去。
又往前走了几步。
小孩子们把裤脚挽起来,踩在泥泞中捡家中物品,筷子、小碗、草鞋。
差役们协助农户一起,搬运潮湿的小麦到较高处位置,摊开晾晒。
村长把大家都喊来一起,村民们一眼就认出了这是本县的江知县。
“知县大人啊,您是个好官,亲自来看我们。”
父亲说了些宽慰的话,又提到了接下来的打算:“至于房屋修缮,我县研制了一种叫做水泥的新材料,用在城墙上已起到了斐然效果,想必用在房屋上也是。茅草屋被摧毁了,不妨试试水泥屋,自己住着安心,也不用担心风雨。”
见众人目光迟疑,少柠说了定价,也提到了县衙可以先垫付,之后做工慢慢还。
不少人松了口气,但没人见过这个水泥房长什么样子,不敢冒险,其中一人道:“是必须住水泥房吗?我习惯住茅草屋了。”
这事不便强求。
“不是必须,有意愿的可以在我这里登记,水泥材料需要提前做准备。”
村民们面面相觑,没有愿意当第一个报名的。
少柠宽慰自己,没事的,慢慢来。
村长端详着少柠的脸色,打了个圆场:“江小姐,给村民们一点时间想想吧,太突然了他们也没法立刻决定,您说是不是?这件事交给我吧,有想修水泥房的在我这里报名,我做好名册再送到县衙。”
“多谢村长。”
此事正要告一段落,一个膀大腰圆的婶子声如洪雷:“俺报个名!”
少柠抬眼看去,就见是一个高大强壮、皮肤黝黑的女人,她的头发胡乱盘着,脸上还有刚才下田沾的泥泞。
对上少柠的目光,她嘿嘿一笑,怕吓着小姑娘,努力把声音放得轻柔了些:“江小姐,俺家要住水泥房。”
“好的。”少柠从户房司吏手中接过了纸笔,也对她露出了一个和善的微笑,“这位婶婶,你叫什么名字?”
女人还没回答,有个瘦矮男人就皱着眉抢先开口:“石婶,你来凑什么热闹?你家男人挣钱不容易,钱可不是像你这样白白花的。”
他手里还卷着一本书,尽管这书是被雨打湿糊成一团的“书尸”。
石婶没察觉到他话里的讽意:“俺也挣钱,俺杀猪杀鸡杀鸭可有力气了。”
“你!”
少柠皱着眉头,对着矮瘦男人冷声道:“你有什么意见吗?”
矮瘦男人看了看知县,又看看逐渐围拢过来的差役,忙道:“我就住在石婶隔壁,昨夜下雨,她家根本就没有倒塌,就是为了给知县大人卖个好,才说报名的话,看着老实,其实可有心眼了。”
少柠懒得跟他多费唇舌:“我早说了全凭自愿,你自己不愿,何必言语污蔑别人,如此小肚鸡肠。”
石婶憨笑着:“阮秀才,小肚鸡肠是啥意思啊?”
众人发出哄笑。
这个阮秀才并未过院试,只是个童生,不算个秀才,大家戏谑他为秀才,他自己竟还真的认了,一天到晚到处说教,说人这不对那不对,徒留个年迈的父亲种田养他。
村民们早就不满他,只是对读书人保持敬重,任他蹦跶,如今撞到铁板上,可不要笑个痛快吗。
阮秀才一张脸涨得通红,灰溜溜地跑了。
——石香。
少柠在纸上登记了这个名字。
石香笑着解释:“俺家男人就是个工匠,他跟俺说,这水泥是个好东西,坚硬稳固,用得久,只是各处买不到,官府独有的修城墙去了。还觉得可惜呢。
刚巧小姐来了,说要修水泥房,可不就正好么?错过这次下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俺自己住原来的房子倒是没什么,只是怕俺家那漏风漏雨的房子淋着我家的崽。”
“你家的崽?”
石香的衣襟处,一颗灰棕色的狗头钻了出来,哼哼唧唧撒娇。
*
有了石香的带头,朝河村又有三户报了名。
紧接着又去了其他几个村,陆续也有几户,总算起来有二十户。
量不算大,可以先靠淮阳自己生产、制作。
其他材料好说,但是煤炭不行,得从外面购置。
少柠还是想去净阳看看情况,再做打算。
净阳现在情况不妙,少柠肯定不能孤身前往,她需要同行之人。
脑海里慢慢浮现了几个人。
李小风,天生神力,武艺高强。
曹洒金,去过净阳,熟悉情况。
曹满银,懂点商贸,可以谈判。
只是曹洒金和曹满银之间的关系并不算融洽。
少柠想了想,还是将曹满银的名字划去,此次只是为摸清情况,还是不要去太多人了,两个会武功的,加上她能在危机关头进行时间回溯,应当就差不多了。
她并不准备告诉父亲,父亲的态度很明显,不会同意她去的。
她准备写一封信留在家中,免得父亲担忧。
然而,出发之前。
一条从京城快马加鞭传来的官方文书阻断了她的计划。
——大煜皇帝已龙驭上宾,国丧三年,各地需遵从丧礼制,着素衣,忌喜嫁。
虽然皇帝在去世前未设立太子位,但在百官举荐下,遵从嫡长子继承制,由皇后之子朱涟登基为新帝,改年号为兴隆。
因新帝年岁十二、政务不熟,原来的皇后、现在的太后垂帘听政、亲自教习新帝。
此举引爆了朝中多数官员的不满,外戚干政的言论纷飞在京城的每个角落。
但太后铁血手腕、权势滔天,很快镇压局势,不少年老官员扛不住压力,只得告老还乡,保全最后的体面。
刘听梅听到这个消息,最近授课时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学生们疑惑不解,但又不敢多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