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掌握时间回溯就能为所欲为吗 眉芥

23. 雷雨夜

小说:

掌握时间回溯就能为所欲为吗

作者:

眉芥

分类:

现代言情

“读书,是为了交到好朋友!”

“我没想过,西席,大家都来读书了,我就来了。”

“这里读书不要钱,还能吃到好吃的。”

“读了书,能嫁给更好的人家!父母会高兴的。”

都是原因。

但刘听梅却叹了口气。

她望向迟迟没说话的王繁花:“你又是为什么读书呢?”

“少柠姐姐让我来的。”她说,“我想做些让她高兴的事。”

刘听梅下午把自己关在家里,第二天没去授课,而是去见了少柠,将心中的困惑、如今的局面都说与她听。

“阿柠小姐,我知你是心怀仁义,但女子之路实在狭窄,我不忍见那些孩子读完书反而清醒地痛苦着。我是过来跟阿柠小姐请辞的。”

少柠忙扶住她的礼:“西席,若是你请辞了,那谁来教导那些孩子们呢?”

“我们现在做的,真的有意义吗?”

“明晓事理、明辨是非、不受他人三言两语诓骗,如何没有意义?”

“那她们的未来呢?”

“这并非我一个知县之女、您一个教书西席能解决的,如今仍是大煜的天下,运行规则仍是大煜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播撒种子,能发多大的光,就照亮多大的土地。”少柠说到此处,三拜刘听梅,“恳求西席,再教导孩子们一段时间,您饱读诗书,博闻强识,又来自京城,有远见卓识,若您不愿,淮阳再也没有第二位像您这样的西席。”

刘听梅心情沉沉,冲少柠回礼:“我自当竭尽全力。”

她在上课之余,晚间仍构思教授之法,学堂里的每个孩子她都很熟悉。

繁花勤勉内敛、张旻活泼机灵、幼圆仁善聪颖……她决定将孩子们分成小组,结合淮阳实际情况,按组别做出一篇经世致用的文章——当然,对孩子们的要求不能太高,不求他们真能提出,只要有个目标,培养孩子们看、听、想的能力就好了。

*

六月二十八日,夜。

刺破苍穹的亮光过后,便是响彻云霄的震雷轰鸣声。

少柠猛然惊醒,依稀听到外面有敲门声。

她起身开了门,门外是抱着枕头、穿着单衣的王繁花。

“是害怕了吗?”

王繁花点点头,少柠侧开了身子:“那今晚同我一起睡觉吧。”

小孩子爬上了床,乖乖躺在她旁边,睁着一双溜圆的眼睛看向床帏。

“睡不着吗?”

少柠问道,她点亮了烛光,在森冷的夜晚给屋内带来了几分温馨的安全感。

王繁花点头,小声说:“以前在家中,一下雨,屋子里就会漏水,娘亲就会拿盆接着雨水,第二天,爹爹就会修补屋顶。有时候风太大了,把屋顶吹走了,雨全落在脸上,爹爹会拿衣服遮在我们的头顶,娘亲就会抱着我唱着歌谣。”

少柠上床,躺在她旁边,侧身伸手将她揽在怀里,安抚地拍拍她的背。

门外风很大,吹得窗棂阵阵作响,少柠在忧心,淮阳的几个村子,究竟怎么样了。

她几乎一夜未眠。

次日天亮,雷声终止,雨水稍歇。

少柠迫不及待地换上衣服,出门观察情况。

大街上的石板路留有被雨水冲刷过的痕迹,缝隙间滚出了尘土和雨水混杂的脏污,有的商铺招幌和牌匾砸在地上,房门被吹开,货物们被雨浇湿,一片狼藉。

少柠脚步匆匆,快步往县衙走去。

路上遇到了曹满银,他带着活计们重新整理商铺。

“曹家师兄,情况怎么样?”

“无妨,只有间漏了雨水,损耗了小半袋没用完的糯米。”

少柠松了口气。

曹满银问道:“江小姐这么急着去哪里?”

“我怕村子的房屋被摧毁,去县衙问问情况。”她神色急切,曹满银没有多问。

等少柠刚步入县衙,迎头就看见各村村长围着知县、主簿、工房司吏、户房小吏,后面带着十几个差役往外走。

“龙王发怒,昨夜下了好大的暴雨,村子里十几处茅草屋被摧毁,知县大人快去看看吧。”

“刚收的小麦被雨打湿了,不赶紧晒干是要发霉的,百姓们辛苦了一年,可不能被一场大雨给毁了。”

“还有刚栽种的水稻田,积水很深,农户们赶紧在排水,免得淹了苗,影响收成。”

“各位村长,除必要值守在县衙的人员外,我已经调遣了其余所有的差役前往各个村子帮忙修整。”

少柠疾步过来:“各位村长,可有村民伤亡?”

有个村长道:“我们村还有人受了伤,脑袋被刮下来的房梁砸了一个洞。”

“人还活着吗?”

“已经对伤口进行包扎过了,现在醒了,就是可惜房中的财物。”

“还有没有其他伤亡?”

各村村长对视一眼,摇摇头。

少柠松了口气,真是万幸。

“那最要紧的事是晒干小麦、给水稻田排水,至于房屋,不如试试盖水泥房?”

“水泥房?”

“正是。此前在城墙修建中用过水泥,坚硬稳固,不惧风雨,不怕虫蛀。”少柠行了一礼,“既然诸位要去探查村子损毁情况,不如顺路看看以往的黏土石灰和现在的水泥修筑的城墙有何区别。”

村长们对视一眼,又望向了知县。

父亲点点头:“走吧,眼见为实。”

几个人步行至城墙,首先看到的是一处坍塌,此处还没被水泥巩固,又经累年的雨浸和虫蛀,在一整晚的狂风暴雨后,承受不住坍塌。而被水泥修整的城墙,依旧保持原本的模样。

有位村长情不自禁地摸上去,平整、结实。

他转过头,有点难为情地问:“知县大人,这得用多少钱啊?村里筹资的话,最多只有三四十两,昨夜狂风暴雨,还有不少财物损失,三四十两可能也掏不出来。”

少柠看向父亲,父亲点点头:“阿柠,你说。”

“每间水泥房的成本约8两,不算雇佣工匠的工钱,不必一次结清,可以先欠着,以后县里有做工的活,鼓励农户参加,以工钱抵消欠款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