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之时,伴随着第一缕日光洒至上京,金黄的琉璃瓦与初生的朝阳远远辉映,初春生芽柳树新发,整个上京的百姓同过去千千万万个日子里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由宫外而至宫内,一切都异常祥和安谧。
直至一阵齐灵的脚步声与迅疾跑动时衣料擦起的刷刷声撕开了清晨宫道上的静谧,瞬而带起来一天的紧张气氛。
“外头可是出了什么事?”寻竹压下心底莫名的心悸问道:“怎的比往日里吵闹许多?”
“今个得是去永寿宫给太后娘娘请安的日子呢,”沉香比划着手里头的钗子,笑着说:“许是有旁的宫里娘娘起的早,路过咱关雎宫。这两支钗子,娘娘可喜欢哪一个?”
“简单点就好,今日毕竟是第一日去永寿宫内,太后常年清修又好佛法,想必是不乐意见着后妃太过张扬。”
“可娘娘也是一宫之主啊,今日衣裳选了件淡青素色也就罢了,若是钗饰也如此简易,会叫旁的宫看清了去。”
沉香徐徐道:“奴婢虽然没伺候过旁的主子,可也知晓这后宫可是都瞧见了陛下初入后宫便来了娘娘的宫里头,指不定今日那些人都想着怎么讥讽您呢。”
“您还不如穿的明艳些,去打一场胜仗回来,索性还有陛下在后头撑着呢。”
沉香的年纪也不大,想法也直接一点。
寻竹又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她一开始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只是今早晨起的时候莫名觉着心底有些发慌。
貌似是有何要事要发生,她便不免有些警惕与在意。行事上也下意识小心翼翼。
太后是个什么性子,从前这个年纪的自己定然是不知晓的,可她身体中已不再是十六七岁的那具魂魄,自然明白太后娘娘的心思实则最是难以琢磨。
永寿宫的佛堂,那是自先皇过世不久便建起来的,迄今为止也八年有余了。
起先寻竹还是个小丫头的时候亦听说过太后的些许事迹,天下人的眼中她可谓是无上慈悲的国母,而宫中的许多宫女太监却始终缄口莫言。
太后日常总是为天下人吃斋念佛,最爱佛法而已,这是宫内外都晓得的事情,也是自她垂帘听政起便逐步兴起的传言,六年的时间足以深入人心。她有读过些许佛家箴言,也明白若是真的早已一心向佛,又怎会执掌政权多年后而不愿放手。
权力是个好东西,我执......放不下,又哪里来的潜心修佛。
可尽管后来的皇帝与太后之间和谐不再,寻竹显然易见是站在陛下的身后与太后娘娘为敌,并且已不知多少次承担对方莫须有的怒火。怨恨与不忿是不可谓不深,可是她心底却也不曾放下最初对太后的那些敬畏。
能在后宫里厮杀出来做到太后的位置,能是什么简单的女子,而能扶持着小皇子垂帘听政六年的太后又焉能没点手段。
虽则如今陛下和太后之间仍是保持着母慈子孝的局面,可是寻竹知晓今日这请安不给她一个下马威,太后不会答应,那些后宫的妃嫔们亦是不会答应。
但是她没想到这“下马威”属实来的早了些。
沉香刚刚将选好的一只簪子簪好,关雎宫的宫门突然被撞开,永寿宫的大太监带着一众宫内太监闯了进来,尖锐的声音惊得进殿收拾的小宫女打翻了茶盏。
“娘娘恕罪!”那小宫女顿时抖擞着下跪求饶。
于此同时,殿外传来齐嬷嬷与那太监交涉的声音,以及那尖锐蛮横足以穿透墙壁的声音:“关雎宫的主子可在?太后娘娘有请!”
“娘娘!”沉香拦住她摇了摇头,“要不还是派个小太监先去禀报陛下吧。”
寻竹却觉得这件事不是那么简单的。不管太后娘娘再不喜欢一个宫妃,也不会公然派人撞门闯进其宫殿、更别提这样子带人走,毕竟她等皆是陛下的妃子,此等行径扇陛下耳光又有何异?
能让太后娘娘的人都不顾规矩了,唯一的可能便是......或许她认定,陛下不会救、又或者是帮不了她这个小小的嫔妃。
寻竹拍了拍沉香的手,“跟我出去。”
院子里的公公见着殿内走出个似有着远山芙蓉般样貌的美人来,眼底闪过一瞬间的惊艳,只一刹那的工夫便将眼珠子收了回来皮笑肉不笑道:“想必这位便是熙嫔娘娘了,陛下昨个才封赏,今日奴才便得罪了,太后娘娘请您走一趟。”
“敢问公公可是出了什么事?竟让太后娘娘放出如此大的阵仗?”
十几个太监宫女,莫不是怕她跑了,恐怕皇后出行也没有这么大的排场吧。
那太监自然是不肯说的:“娘娘去了就晓得了,可别为难我等,毕竟太后娘娘已经候着多时。”
寻竹面上笑了笑,还是一副自然的模样:“那便请公公带路吧。”
可这路哪里是去永寿宫,两辈子在宫里头待了近二十年,往来宫道上哪块砖头生了青苔她都能指出一二,又怎么不晓得去永寿宫该走哪里?
可如今问好似也失去了意义,太后是有准备的,或许便是冲着她来的。
按理说不论怎样的刁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可直到宫人将她引到一处宫殿......她再熟悉不过的地方。
乾清宫。
心底的迷雾散开几分,多了几息澄澈,太后娘娘在这大清早的出现在陛下的寝宫。
只能是,陛下出事了。
在主殿的殿外,已经密密麻麻堆满了人。最外层是宫女太监,越靠近陛下寝殿门口已经围满了身着甲胄的侍卫,一个个目光狠厉,谁也不肯放行。
而在这之余......寻竹算是见到了陛下后宫的其他女子,有的目光焦灼、有的眼眶发红正揩拭眼角的泪花、还有的.....垂下眸子隐于众妃嫔之后不知是个什么神情的。
众妃嫔是都站着,而放置了凤位坐于上首的不是太后又是谁?
这一群人簇拥、事实上应当是押送或者“请”了寻竹上前,将众妃嫔的目光都吸引了去。
寻竹余光里瞧见,为首的两位最是衣着出众的女子,应当便是刚封的淑妃同良妃。良妃眼角微红,而淑妃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