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临川羡榆 金裕

6. 主动

小说:

临川羡榆

作者:

金裕

分类:

古典言情

漓江的雨季来得猝不及防。

连绵的雨水敲打着画室的窗棂,舒榆站在画架前,眉头紧锁。

她正在创作一幅以"江雨"为主题的大型画作,想要捕捉雨幕中漓江特有的朦胧诗意。

画面已经完成了七分,远山近水都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唯独江心那艘乌篷船的轮廓,始终找不到合适的色彩来表现。

她需要一种特殊的青灰色矿物颜料,产自宣城的"雨过天青"。

这种颜料调出的灰色,既不失水墨的温润,又带着雨后天晴的微光,正是她想要的感觉。

"周老板,您这里真的没有这种颜料吗?"舒榆第三次走进镇上唯一的美术用品店,语气里带着难掩的急切。

店老板无奈地摇头:"舒老师,这种冷门的矿物颜料,我们小地方确实没有。要不您试试网购?"

"问过了,最快也要一周才能到。"舒榆轻叹一声,"可我现在的创作状态正好,等一周后,感觉就接不上了。"

这种创作中的微妙状态,艺术家们都懂。

就像一场好梦,一旦中断,就很难再续上。

回到画室,舒榆望着窗外连绵的雨幕,心情也如同这天气一般阴郁。

画架上的乌篷船还是一片空白,仿佛在无声地嘲笑着她的无能为力。

犹豫再三,她还是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求助信息:

"急寻宣城产'雨过天青'矿物颜料,漓江附近如有货源请联系,万分感谢!"

配图是那幅未完成的《江雨图》,江心特意留出的空白格外显眼。

此时远在江市的李璟川,正在参加一个文化艺术基金的评审会。

会议间隙,基金会负责人特意向他展示了他们重点关注的一些艺术家近况,这是基金会的常规工作,旨在及时了解艺术家的创作动态。

"这位舒榆老师最近在漓江创作,作品很有特色。"负责人一边说,一边展示了舒榆的朋友圈截图,"不过好像遇到点小困难,在找一种特殊颜料。"

李璟川的目光在手机屏幕上停留了片刻。

画面上那幅未完成的作品,江心留白的乌篷船,还有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焦急,都让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舒榆遇到的困境。

"这种颜料很难找?"他状似随意地问道。

"确实不太常见,是宣城特产的矿物颜料。"负责人解释道,"我们已经帮忙联系了几个供应商,看看能不能尽快调配一些。"

李璟川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但会议结束后,他特意让秘书去详细了解这种颜料的供应情况。

"市长,这种颜料确实比较冷门。"秘书很快回复,"不过文化局那边说,他们合作的一个原料供应商那里可能有库存。"

"让他们尽快调配一些送到漓江。"李璟川的语气平静,"就以基金会的名义,别说是我过问的。"

"要通知舒榆老师吗?"

"不必。"李璟川整理了一下袖口,"让基金会按正常流程处理就好。"

窗外的江市也下着雨,雨丝斜斜地打在玻璃上,模糊了城市的轮廓。

李璟川站在窗前,想起舒榆画中那片留白的江心,忽然理解了艺术创作中那种转瞬即逝的灵感是多么珍贵。

---

雨声渐密,舒榆望着窗外发呆,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壳。

她的指尖在通讯录里滑动,最后停在那个没有存名字的号码上。

这个号码,是李璟川离开漓江那天给她的。

那天也是个雨天,他撑着一把黑色的伞站在她的画室门口,西装笔挺,与这个江南小镇格格不入。

"今天回江市。"他的声音平静,听不出什么情绪。

舒榆站在门内,点了点头:"一路顺风。"

雨水顺着伞骨滑落,在他脚边溅起细小的水花。

他沉默片刻,从西装内袋取出一个精致的皮质名片夹,抽出一张名片,却又停顿了一下,将名片放回,转而从另一个口袋取出便签本。

"如果有需要,"他低头在便签上写下一串数字,笔迹苍劲有力,"可以打这个电话。"

舒榆没有立即去接,她的目光从他修长的手指,移到那双深邃的眼睛。雨水打湿了他的肩头,深灰色的西装颜色变得更深。

"以什么身份呢?"她轻声问,"李市长?还是..."

"以李璟川的身份。"他打断她,将便签递到她面前,"只是李璟川。"

便签在两人之间停留,雨水打湿了纸张的边缘。

舒榆最终接过,指尖不经意触碰到他的手指,温热的触感一闪而过。

"不一定会有需要。"她说,将便签攥在手心。

他微微一笑:"我希望有。"

---

回忆让舒榆的心跳快了几分。

她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串数字,指尖在拨打键上方悬停。

为什么要给他发短信?他们之间,明明说好了只是那一夜。

可是刚刚那盒恰到好处的颜料,那个精准及时的帮助...

陈站长打电话说货源调到了马上就能给她送来的那一刻她是欣喜的,以为是漓江这边终于调到了,但她去取的时候却听到说是从江市调来的。

那一瞬间她就知道,一定是李璟川。

想起他走之前的志在必得的眼神,舒榆放下手机,走到画架前。

未完成的乌篷船在雨中等待着,就像她此刻的心情,悬在半空,找不到落脚点。

窗外的雨声越来越大,舒榆深吸一口气,终于还是拿起手机。

她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

"颜料收到了,谢谢。"

发送完毕,她把手机扔在沙发上,像是扔掉一个烫手山芋。

心跳快得不像话,仿佛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她走到窗边,看着雨水在玻璃上划出蜿蜒的痕迹。

这个号码,她以为永远不会拨通,就像那个清晨,她以为他们永远不会再见。

可是现在。

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提示音在雨声中格外清晰。

舒榆拿起手机,上面只有七个字,"不客气,期待成品。"

简单,克制,就像他给人的感觉。

可是不知为何,舒榆却从这短短的几个字里,读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温度。

她放下手机,重新拿起画笔。

这一次,当她蘸取那抹"雨过天青"时,心情已经完全不同。

细腻的矿物粉末在调色盘里晕开,呈现出她想要的那种带着微光的青灰色。

画笔落在画布上,乌篷船的轮廓渐渐清晰,在雨幕中若隐若现,仿佛正在等待某个归人。

窗外的雨声不知何时变得轻柔,画室里的灯光温暖而明亮。

舒榆专注地画着,心中某个角落,也如同这江心的乌篷船一般,渐渐找到了方向。

雨幕中的漓江显得格外宁静,远处的山峦在雨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舒榆的画笔在画布上轻轻挥动,将这一刻的意境永远定格。

而在江市的办公室里,李璟川放下手机,望向窗外。

雨中的城市别有一番韵味,他忽然想起舒榆说过的话:"艺术的意义,不在于震撼人心,而在于轻轻触碰内心某个柔软的地方。"

这一刻,他好像也触碰到了那个柔软的角落。

雨还在下,两座城市,两个人,因为一盒颜料,重新连接起了那条若即若离的线。

——

连日的阴雨终于停歇,舒榆的《江雨图》也迎来了最后一笔。

当那艘乌篷船在江心完美呈现出“雨过天青”的独特韵味时,窗外,真正的阳光也恰好穿透云层,洒在漓江粼粼的波光上。

画作完成了,那种充盈在胸口的创作满足感,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想要分享的冲动,让她再次拿起了手机。

她点开那个只有一条往来记录的号码,指尖在屏幕上方悬停。

这一次,不再是因为焦急的求助,而是一种更私人、更微妙的情愫。

她斟酌着用词,反复输入又删除。

“画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