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反派她只想洗白 吴钩月

82. 神明已逝

小说:

反派她只想洗白

作者:

吴钩月

分类:

穿越架空

七日后,北地的捷报传回王城。

相胥在御前奏报军情:“……我军于镜川城外布合围之局,先遣冥崖侯断波达粮道、封其归途,再令镜川侯伏兵落霞谷,待敌军疲敝攻城,伏兵骤起,使波达主力死伤枕藉,阵型大乱,溃逃时,其主帅行至涟水侯预设隘口,束手就擒。此役共斩敌三万余,波达残部败退。”

他合上军报,露出个发自内心的微笑:“王上,镜川之危已解,您可以放心了。”

青胤淡淡笑道:“不错。”

“听闻长公主于此战中屡出妙计,杀伐决断,先于涟水求援稳住战局,后又谋划妙计围歼波达,”相胥含笑续道,“殿下此番北伐,着实表现出众。”

“等她班师回朝,孤自会论功封赏。”

“殿下似乎并未急于返京,她欲在北地多留数日,一为监察波达残部动向,二来,是想回暮雪村看一看。”

暮雪村?

青胤想起来了,那是罗泱的故乡,她正是在那北地边陲的雪中小村里长大的。

“那就让她回去看看吧,”他道,“北地那几位诸侯怠慢了她,她什么反应?”

“殿下未有怨言。而且臣听闻,如今三川诸侯皆对殿下心悦诚服,正为她设宴庆功。”

“不错……”

青胤声音忽然低了下去。

相胥陡然色变:“王上!”

他看到他正用手死死地捂住胸口,面色惨白如纸,冷汗从额上滴落,呼吸急促而又深重,仿佛正承受某种钻心蚀骨之痛……

相胥当即起身去扶,他拔高音调:“来人——”

青胤抬起一只手:“不必。”

他微微喘了口气,声音低哑:“旧疾罢了。”

相胥面色沉凝,默然伫立少许,才缓缓落座。他紧锁眉头端详青胤神色,直至那抹痛楚渐渐自君王的眉宇间褪去,方沉声斟酌道:“王上最近,病发愈发频繁了。”

青胤深吸了口气,感觉到那阵突如其来刺入骨髓的寒意与剧痛正缓缓退去。

确实越来越频繁了。

甚至比前世更甚。

相胥沉默片刻,道:“如今既有巫女随侍在侧,王上还是……早作决断为好。”

青胤缓慢地抬起头,狐疑道:“你说什么?”

相胥压低声音:“她手中必有医治之法,王上可许以重利,若她执意不肯,略施手段威慑,也未尝不可。”

青胤垂眸:“她救不了我。”

“此事关乎扶桑国祚,更关系到王上性命,您向来深谋远虑,切莫因一念之私,而误江山社稷。”

相胥的眼神极为锐利。

青胤闻言,眉头微蹙:“……此事容后再议。”

殿内静了一瞬。

“英妃节筹备得如何了?”

相胥略作沉吟,回道:“祝由已安排妥当,只是不知长公主殿下能否在节前赶回。”

“孤听闻,神殿祭司们似乎对祝由颇有微词。”

相胥露出惊诧之色:“有这等事?”

不等青胤再问,他便已起身行礼,语气凝重:“臣辅政失察,请王上责罚……北地战事既已平息,臣必当详查此事。只是,不知王上所指的微词,具体是什么?”

青胤笑了,笑意却因身上的病痛显得勉强:“节庆各项账目,事先皆经王叔过目,你竟不知情?”

相胥默然片刻,方低声道:“臣以为是王上默许。”

青胤失笑,微微向后靠去,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讽刺:“王叔真是……幽默。”

相胥城府何等深沉,眼力更是毒辣,此刻竟能面不改色地说出这般话来,青胤不由得在心底暗叹,自己还得向他多学学。

“林间王此战失策,王叔以为当如何处置?”

“林间王轻敌冒进,险些使十万将士覆没,使冥崖城沦陷。臣以为,当褫夺其枢密使之职,遣返封地,闭门思过三月。”

青胤思忖片刻,道:“好,那就按你说的办。”

他顺带着观察相胥,却见对方脸色平静如常,丝毫未见扳倒政敌的得意之色。

静默片刻后,青胤缓声开口:“我缠绵病榻多时,却并非看不见这朝堂上的风起云涌。”

相胥俯首:“王上明察秋毫。”

“我这里有一份名单,”青胤声音低沉,“烦请王叔代我整肃朝纲。那些狼子野心之辈,最好早日铲除,以免日后乱我扶桑社稷。”

相胥眼底划过暗色:“臣领命。”

他接过青胤递来的那份名单,雪白纸张上罗列着许多官员名字,有些自然是被株连的樊离一派,但也不乏他门下的党羽。

这薄薄一纸,承载的却是多少人的半生功名。

相胥不动声色,将这张纸收回袖中。

“王叔,你佐我已有六年之久,”青胤忽然说,“待我他日身去,你也要尽心辅佐好罗泱。”

相胥身形微顿:“殿下天资卓绝,假以时日,必能独当一面。请王上安心静养,臣定当竭诚相佐。”

青胤定定望着他,轻声道:“我已经时日无多,但我走后,你仍是摄政王,这是我对王叔的许诺。希望王叔能将丹心置于社稷,而非尽付党羽相争。”

相胥也定定地回视他,目光似有千钧重。

他说;“臣已历事两朝,深明社稷为重。此心昭昭可鉴日月,臣事扶桑之心亦如松柏,亘古长青。”

他跪地道:“臣今以血立誓,应王上之托。只要臣活一日,王权必归扶桑王血,若违此誓,天地共诛!”

语毕,他额首叩地,久久未起,如承千钧之诺。

青胤目光震动,望着匍匐于殿前的摄政王。

往事倏然翻涌。他想起多年前相胥初任摄政时,自己高坐王位,只能望见那道挺拔的背影;想起王叔昔日的雷霆手段——他曾当庭诛杀挑衅之臣,计除谋逆之党,更曾因前枢密使对青胤不敬,而横剑于对方喉前:

“扶桑王在此,尔等谁敢不从?!”

其实那些年里,青胤无一日不提防相胥,在睡前他会怕闭眼后遭遇刺杀,吃饭时他会怕膳食中被人下毒,甚至在朝堂上,他也恐惧相胥某日会忽然转身,将剑锋架上自己的喉咙……

可相胥从来没有。

颐丹河谷前,他曾极力劝阻青胤出战,可最终,他还是亲手将重虞剑交到了青胤的手中。

六载春秋如水逝去,足以让记忆模糊,青胤已想不起自己是从何时开始不再日夜恐惧,不再倚仗相胥,也想不起颐丹归来后,他可曾向相胥意气风发地夸耀过战功。

此刻,青胤忽然想知道,当年父王临终托孤时,是否也曾与自己怀着同样的心境?

殿中静默良久,最终,他低声道:“王叔请起。”

相胥缓缓直身。

“我信你,”青胤定定望着他,一字一句道,“扶桑和罗泱,今后,便托付与你了。”

……

水雾袅袅,檀香四溢。

幽媓又捧了一怀的书,在本就堆得如山如海的案上添了点乱。青胤抬眸看她,有些好笑道:“这几日看的书也有上百卷了,你竟不觉得累?”

“事关生死,哪有心思累啊,”幽媓在他身边坐下,瞧见他面色苍白,不觉蹙眉,“你怎么了?”

“没事,”青胤淡淡笑道,“查到新的线索了?”

幽媓扶他靠在自己肩侧,又捡起一卷书道:“你别费神了,我来念给你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