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水浒种田日志 小土豆爱吃醋溜土豆丝

14. 第十四章:铸犁为剑,暗夜微光

小说:

水浒种田日志

作者:

小土豆爱吃醋溜土豆丝

分类:

古典言情

呼延灼精心策划的连环甲马冲锋,在齐墨布下的“泥潭陷阵”前撞得头破血流,铩羽而归。战场上遗留的燃烧残骸、扭曲的甲胄与哀鸣倒毙的战马,无声地诉说着这场败绩的惨烈。官军大营士气低落,昔日昂扬的斗志被一种难以置信的挫败感和隐隐的恐惧所取代。

与之相反,石碣村与浅水湾内,则是一片劫后余生的欢腾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心。齐墨的威望在此刻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女中诸葛”的名号已不足以形容,在一些底层军士和流民口中,她几乎被神化,视为引领他们在这乱世生存下去的“星主”。

然而,作为这一切的策划者,齐墨却丝毫没有松懈。胜利的喜悦在她心中只停留了片刻,便被更深沉的思虑所取代。

“呼延灼非庸才,此次受挫,必不会甘心。”聚义堂内,灯火通明,齐墨指着沙盘上敌我态势,声音清晰而冷静,“他已知陆路难行,强攻代价巨大。接下来,其用兵策略必会调整。”

吴用颔首表示赞同:“娘子所虑极是。呼延灼可能采取几种策略:其一,长期围困,断我外援,耗我粮草;其二,分兵扰袭,寻找我防御薄弱之处;其三,或许会设法招降纳叛,从内部分化我等。”

晁盖眉头紧锁:“围困?俺们粮草虽加紧生产,又得金沙帮交易接济,但若数千大军长期围困,终究不是办法。”

“所以,我们不能被动等待。”齐墨目光锐利,“需以攻代守,至少,要展现出我们有持续反击、让其不得安宁的能力。同时,内部整肃与技术升级,一刻也不能停。”

她随即提出几项紧迫任务:

第一,工事加固与技术反制。针对呼延灼可能使用的投石机等远程攻城器械,齐墨要求汤隆和木工坊,不仅要继续加固现有土垒木寨,更要尝试制造属于己方的、更大型的远程武器。她根据记忆,画出了配重式投石机(回回炮)的简易原理图,虽然细节仍需摸索,但其远超人力抛射的威力和射程概念,让汤隆等人眼前一亮,立刻投入钻研。同时,加紧赶制更多铁蒺藜、□□,并开始尝试制作毒烟罐(用硝石、硫磺及某些有毒植物混合,威力与效果待验证),以应对可能的密集进攻。

第二,水军力量强化。阮氏三兄弟被赋予更大权限,除了继续利用水障和火攻战术骚扰敌军,更要挑选精锐,训练水下潜袭、夜袭等特种战术。齐墨甚至提出,可以利用现有条件,尝试改装一些速度快、吃水浅的小船,加装撞角或小型拍杆,用于水上的突击和反制。

第三,情报与反间。加派精干哨探,不仅监视官军大营动向,更要留意周边州县有无援军或物资调动。对内,则由吴用亲自负责,借助其心细如发的观察力和人际网络,严密排查内部有无被收买或意志不坚定者,防患于未然。

第四,人心凝聚与生产激励。齐墨深知,长期战争消耗的不仅是物资,更是人心。她与吴用商议后,决定正式启用“功勋簿”制度,将此次防御战中的有功人员,无论是指挥者还是普通士卒、乃至参与后勤的民夫,皆记录在案,公开表彰,并兑现物质奖励。同时,进一步明确“按劳分配”原则,将垦殖、工坊产出与个人工分紧密挂钩,让所有人清晰看到努力与回报的关系,维持生产热情。

整个基地在胜利后并未陷入懈怠,反而以一种更高效率、更具针对性的节奏运转起来。铁匠铺的炉火更旺,叮当之声彻夜不息;木工坊内,工匠们围着那张投石机草图激烈讨论;水寨中,操练的号子声与波浪声交织在一起。

然而,就在齐墨全力应对呼延灼的潜在威胁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悄然降临。

这夜,月黑风高。齐墨仍在自己的营房内(她已从东溪村的茅屋搬至浅水湾一处相对坚固的木屋,便于指挥)对着沙盘和图纸沉思,忽闻窗外传来极轻微的、如同夜枭鸣叫般的三声叩响。

这是与特定哨探约定的暗号。

齐墨心中一凛,悄然起身,手握住了枕边一把短匕(阮小二所赠),低声道:“何人?”

窗外传来一个刻意压低的、陌生的声音:“可是齐娘子?小人奉林教头之命,特来送信。”

林教头?林冲?!

齐墨瞳孔微缩。豹子头林冲,他怎会派人来找自己?而且是在这两军对垒的敏感时刻!

她谨慎地开了一道窗缝,只见外面站着一个浑身湿透、穿着水靠的精悍汉子,脸上涂抹着泥浆,看不清面容,只有一双眼睛在黑暗中格外明亮。那人见窗开,迅速将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筒塞了进来,低声道:“林教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