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食骨記 夜拾嫣

35.砚台骨--莲子羹里妒火燃

小说:

食骨記

作者:

夜拾嫣

分类:

古典言情

第一章荷风伴读

同治三年夏,江南暑气正盛,西湖边的白鹿书院却总是飘着一缕若有若无的甜香。周明轩坐在窗边,指尖捻着一枚刚剥好的莲子,晶莹的果肉泛着水光,他抬头望向对面伏案疾书的吴子墨,笑着将莲子递过去:“子墨,尝尝我娘今早新剥的莲子,解解暑气。”

吴子墨抬眼,目光掠过周明轩案头那碗还冒着热气的莲子羹,瓷碗是普通的青花缠枝纹,羹汤却熬得琥珀般透亮,颗颗莲子卧在其中,像是浸了蜜的玉珠。他接过莲子,含在口中,清甜的滋味瞬间漫开,可心底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涩意。

“明轩,你娘的手艺真是越发好了。” 吴子墨放下笔,看着周明轩案头堆积如山的书卷,还有那页刚写好的策论,字迹遒劲有力,论点独到深刻,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狼毫笔。

周明轩浑然不觉,舀起一勺莲子羹,细细品味:“我娘说,这莲子得用西湖里刚采的鲜莲,去皮去芯,慢火炖足三个时辰,最后加些冰糖勾芡,才能有这般清甜。她说我们赶考辛苦,得补补身子。” 说着,他将瓷碗往吴子墨那边推了推:“你也尝尝,还热着呢。”

吴子墨心中一紧,连忙摆手:“不了,我刚喝过茶,怕腻。” 他看着周明轩低头温习的模样,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那样耀眼,那样让人嫉妒。同是寒窗苦读,周明轩却仿佛天生就比他聪慧,每次书院考核,周明轩总能拔得头筹,先生们的夸赞、同窗们的羡慕,都像针一样扎在吴子墨心上。

夜深人静时,吴子墨独自坐在房内,桌上放着一小包从药铺买来的 “乌头粉”。他看着那包黑色的粉末,手指微微颤抖。只要将这粉末撒在周明轩的砚台里,周明轩便会中毒,手指发麻,无法握笔,那样一来,科举考试的机会,就全是他的了。

“我只是想要一个公平的机会。” 吴子墨喃喃自语,像是在说服自己。他想起周明轩每次拿到好成绩时温和的笑容,想起两人一同在西湖边散步,谈论未来抱负的时光,心中掠过一丝愧疚。可一想到科举失利后,家中父母失望的眼神,想到自己多年寒窗苦读可能付诸东流,那丝愧疚很快就被嫉妒吞噬。

次日清晨,吴子墨早早来到书院,趁四下无人,将乌头粉悄悄撒进了周明轩的砚台里。做完这一切,他心跳如鼓,快步回到自己的座位,假装认真读书,可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盯着周明轩的方向。

第二章毒发落榜

周明轩像往常一样,端着母亲做的莲子羹来到书院。他放下瓷碗,拿起砚台,准备研墨写字。当他的指尖触碰到砚台里的墨汁时,突然感到一阵刺痛,紧接着,指尖开始发麻,那股麻意迅速蔓延,顺着手臂往上爬。

“怎么回事?” 周明轩皱起眉头,试图握紧手中的狼毫笔,可手指却不听使唤,连笔都握不住,“啪” 的一声,笔掉在了地上。他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惊恐地发现,指尖竟然开始发黑,那黑色还在一点点扩散,沿着手骨的方向蔓延。

“明轩,你怎么了?” 吴子墨听到动静,连忙凑过来,脸上满是 “关切”,心中却暗自得意。

周明轩抬起发黑的手,声音带着颤抖:“我的手…… 我的手好麻,还发黑了……”

周围的同窗也围了过来,看到周明轩发黑的手,都露出了惊恐的神色。先生闻讯赶来,仔细查看后,面色凝重地说:“这像是中了毒,得赶紧找大夫!”

可一切都太晚了。大夫赶来时,周明轩的手骨已经彻底发黑,毒素顺着血液蔓延,不仅影响了他的手部,还损伤了他的身体。他躺在病床上,看着自己无法动弹的手,泪水无声地滑落。科举考试在即,他却连笔都握不住了,多年的努力,就这样毁于一旦。

吴子墨假惺惺地守在病床前,每天都提着 “精心准备” 的汤药,嘴上说着关心的话,心里却毫无波澜。他看着周明轩日渐憔悴的模样,甚至有些庆幸,庆幸自己终于除掉了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

科举考试如期举行,吴子墨如愿参加了考试。他发挥出色,最终高中进士,衣锦还乡。而周明轩则因为中毒,不仅错过了考试,身体也每况愈下。他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飘落的落叶,心中满是绝望。他不明白,自己到底得罪了谁,会遭此横祸。

周明轩的母亲每天都守在他身边,为他熬制莲子羹,可他却再也没有胃口。那曾经象征着温暖与关怀的莲子羹,如今却成了他心中的痛。他看着母亲日渐苍老的面容,心中充满了愧疚,觉得自己对不起母亲的期望。

不久后,周明轩在郁郁中离世。他死的时候,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支笔,脸上带着不甘的神色。周母悲痛欲绝,将他葬在西湖边的一座小山丘上,那里可以看到他曾经读书的白鹿书院,也可以看到满湖的荷花。

第三章噩梦缠身

吴子墨高中进士后,被任命为某地的县令。他春风得意,以为自己终于摆脱了过去的阴影,从此可以平步青云。可他没想到,噩梦才刚刚开始。

自从周明轩死后,吴子墨就常常在夜里做噩梦。他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漆黑的地方,周围静得可怕。突然,周明轩从黑暗中走了出来,他的脸色苍白如纸,手里拿着一根发黑的手骨,另一只手端着一个碗,碗里盛着半碗凉透的莲子羹。

“子墨,我的功名呢?” 周明轩的声音沙哑,带着无尽的怨恨,“你为什么要毁了我?你把我的功名还给我!”

吴子墨吓得浑身发抖,想要逃跑,可双脚却像被钉在了地上,动弹不得。他看着周明轩一步步向自己走来,那碗凉透的莲子羹散发着诡异的甜香,让人不寒而栗。

“不是我,不是我害的你!” 吴子墨大喊着,从梦中惊醒。他浑身是汗,心跳如鼓,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他的脸上,显得格外苍白。

这样的噩梦,每晚都在重复。吴子墨变得越来越憔悴,精神也越来越恍惚。他开始害怕黑夜,害怕闭上眼睛,因为一闭上眼睛,就会看到周明轩那张怨恨的脸。

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的手也开始出现异样。先是指尖发麻,就像当初周明轩中毒时一样,接着,指尖也开始发黑。他惊恐地看着自己的手,想起了周明轩发黑的手骨,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恐惧。

“不,这不可能!” 吴子墨疯狂地搓着自己的手,试图将那黑色搓掉,可一切都是徒劳。那黑色越来越深,逐渐蔓延到手骨,他的手也变得越来越僵硬,无法握笔写字。

由于无法处理公务,吴子墨很快就被罢官回乡。他失去了功名,失去了官职,成了一个人人唾弃的废人。他躲在家里,不敢出门,生怕别人看到他发黑的手,生怕别人知道他当年的恶行。

第四章坟前赎罪

吴子墨在家中躲了数月,精神越来越崩溃。他每天都活在恐惧和愧疚中,周明轩的噩梦从未停止,他的手也越来越严重,已经彻底失去了知觉。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吴子墨看着自己发黑的手,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他想起了周明轩温和的笑容,想起了两人一同读书的时光,想起了周母为他们熬制的莲子羹,心中充满了悔恨。

他决定去周明轩的坟前赎罪。他亲手熬制了一碗莲子羹,按照周母的方法,用西湖莲子慢炖了三个时辰,加了冰糖勾芡。可他的手已经无法正常操作,熬制过程中,烫伤了好几次,羹汤也洒了不少。

来到周明轩的坟前,吴子墨将莲子羹放在墓碑前。墓碑上刻着周明轩的名字,字迹清晰,却透着一股凄凉。他看着墓碑,跪倒在地,放声大哭:“明轩,对不起,是我害了你!我不该嫉妒你,不该对你下毒,我错了……”

哭声在空旷的山间回荡,显得格外悲凉。吴子墨哭了很久,直到声音沙哑。他抬起头,看着墓碑上周明轩的名字,又看了看自己发黑的手,心中涌起一股绝望。

“我知道,我欠你的,这辈子都还不清。” 吴子墨从怀中掏出一方砚台,正是当年他下毒的那方砚台。他紧紧握着砚台,猛地砸向自己的手骨。

“啊!” 剧烈的疼痛让吴子墨发出一声惨叫,鲜血瞬间流了出来,染红了他的衣服,也染红了墓碑前的土地。他看着自己血肉模糊的手,脸上却露出了一丝解脱的笑容。

羹碗从他手中滑落,“啪” 的一声摔在地上,碎裂开来。碗中的莲子混着鲜血散落一地,那清甜的香气与血腥气交织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像是在诉说着这段悲惨的故事。

吴子墨倒在地上,鲜血不断从他的伤口涌出。他看着周明轩的墓碑,喃喃自语:“明轩,我把功名还给你了…… 我们…… 还能做朋友吗?” 说完,他头一歪,再也没有了气息。

第五章味魂录

数十年后,江南有一位名叫陈墨的书生,他不仅喜爱读书,还对各地的美食情有独钟。他听说西湖边流传着一个关于莲子羹的悲惨故事,心中十分好奇,便四处寻访,想要了解这个故事的真相。

陈墨来到白鹿书院,找到了当年认识周明轩和吴子墨的老书生。老书生将这个故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当讲到周明轩中毒身亡,吴子墨坟前赎罪时,老书生不禁潸然泪下。

“那碗莲子羹,本是周母对儿子的关爱,对两人友情的见证,却没想到,最后竟成了这段悲剧的象征。” 老书生叹息着说,“周母后来将莲子羹的食谱传给了邻居,希望能让这份甜香继续流传下去,也希望人们能记住这段故事,不要被嫉妒蒙蔽了双眼。”

陈墨听了这个故事,心中感慨万千。他来到周明轩的坟前,看着墓碑上模糊的字迹,又看了看地上生长的杂草,仿佛看到了当年吴子墨在这里赎罪的场景,看到了散落一地的莲子和鲜血。

他找到了周母流传下来的莲子羹食谱,那张纸已经泛黄,上面的字迹却依然清晰:“西湖鲜莲,去皮去芯,慢炖三时辰,加冰糖少许,勾芡成羹。” 简单的几行字,却承载着一段沉重的往事。

陈墨回到家中,按照食谱,亲手熬制了一碗莲子羹。他坐在桌前,看着碗中晶莹的莲子羹,轻轻舀起一勺,放入口中。清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可他却尝出了一丝苦涩,那是嫉妒的苦涩,是悔恨的苦涩,是生命的苦涩。

他打开自己正在撰写的《味魂录》,这本书记录了各地美食背后的故事和情感。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这个关于莲子羹的故事,从周明轩与吴子墨的同窗情谊,到吴子墨的嫉妒下毒,再到吴子墨的坟前赎罪,每一个细节都写得细致入微。

“食物本是温暖的象征,可当人心被嫉妒扭曲,温暖也会变成利刃,斩断情谊,毁掉生命。” 陈墨在书中写道,“这碗莲子羹,甜的是滋味,苦的是人心。愿世人以此为戒,珍惜友情,莫让嫉妒吞噬了灵魂。”

写完这段话,陈墨放下笔,看着窗外的月光,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这个故事将会永远留在《味魂录》中,留在人们的心中,提醒着人们,食物承载的不仅是滋味,还有人情与人性。而那碗莲子羹的甜香,也会带着这段故事,在江南的烟雨中,永远流传下去。

第六章功名利禄下的暗流

吴子墨高中进士的消息传回江南故里时,整个镇子都沸腾了。锣鼓声、鞭炮声此起彼伏,乡邻们纷纷上门道贺,吴父吴母笑得合不拢嘴,忙前忙后地招待客人,脸上满是骄傲与荣光。吴子墨身着崭新的官服,站在人群中,接受着众人的恭维与敬仰,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得意。

“子墨啊,真是好样的!咱们镇上终于出了个进士老爷!”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握着吴子墨的手,激动地说道。

“是啊是啊,以后子墨老爷可要多关照咱们家乡啊!” 周围的乡邻也纷纷附和。

吴子墨笑着点头,嘴上说着 “一定一定”,可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了窗外。他想起了周明轩,如果周明轩没有出事,此刻或许也能像他一样,享受这份荣耀吧?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他强行压了下去。“我这是凭自己的本事考上的,和他有什么关系?” 他在心里对自己说,试图掩盖内心深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安。

当晚,吴家摆了盛大的庆功宴。酒过三巡,吴子墨已有几分醉意。他端着酒杯,看着眼前觥筹交错的场景,听着耳边不绝于耳的奉承话,恍惚间觉得自己仿佛站在了云端,一切都那么不真实。可就在这时,他的目光无意间落在了桌上一碗甜汤上 —— 那是用莲子熬制的甜汤,虽然做法与周母的莲子羹不同,可那一颗颗饱满的莲子,却瞬间勾起了他的回忆。

他想起了周明轩递给他的那枚新鲜莲子,想起了周明轩案头那碗琥珀般透亮的莲子羹,更想起了自己偷偷将乌头粉撒进周明轩砚台时的情景。那一刻,心中的得意瞬间被不安取代,他只觉得喉咙发紧,再也喝不下杯中酒。

“子墨,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吴母察觉到他的异样,关切地问道。

吴子墨连忙回过神,强装镇定地摇了摇头:“娘,我没事,可能是酒喝多了,有些头晕。” 他放下酒杯,借口身体不适,提前离席回到了房间。

房间里很安静,没有了外面的喧嚣。吴子墨坐在桌前,看着桌上的烛火,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他从怀中掏出一方砚台 —— 这是他新得的砚台,质地精良,比周明轩那方普通的砚台不知好上多少倍。可他却看着这方新砚台,想起了周明轩那方被他下了毒的旧砚台,想起了周明轩中毒后那双发黑的手。

“我没有做错,我只是想要一个公平的机会。” 吴子墨再次在心里对自己说,可这一次,他的语气却没有了之前的坚定,反而多了几分自我安慰的意味。他走到床边,躺了下来,却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脑海中不断交替出现着众人奉承的笑脸和周明轩痛苦的面容,让他备受煎熬。

几天后,吴子墨接到了朝廷的任命,要去外地担任县令。启程那天,乡邻们再次前来送行,吴父吴母依依不舍地叮嘱着他在外要保重身体,好好为官。吴子墨一一应下,踏上了前往任地的路。坐在马车上,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他的心情复杂无比。他既期待着在官场大展拳脚,实现自己的抱负,又隐隐担心着那段不堪的往事会被人发现,担心周明轩的鬼魂会来找他。

第七章噩梦深处的挣扎

到任地后,吴子墨很快投入到了工作中。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将当地的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和百姓的好评。每当听到百姓们称赞他是个好官时,他心中的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那段往事带来的不安也会暂时被掩盖。

可每当夜晚来临,当他独自一人躺在冰冷的床上时,噩梦便会如期而至。

这一晚,他又梦见了周明轩。梦中,他回到了白鹿书院,回到了那个夏日的午后。周明轩坐在窗边,端着一碗莲子羹,笑着对他说:“子墨,快来尝尝我娘做的莲子羹,刚炖好的,还热着呢。” 他犹豫着走过去,却看到周明轩的手突然开始发黑,那黑色迅速蔓延,很快就覆盖了整个手骨。紧接着,周明轩的脸也变得苍白如纸,眼神中充满了怨恨,他伸出发黑的手,向吴子墨抓来:“子墨,你为什么要害我?你把我的功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