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寒门锦绣 陳卜谷

2. 第2章

小说:

寒门锦绣

作者:

陳卜谷

分类:

穿越架空

晨光熹微,赵楠已经坐在窗前,手握毛笔,在粗糙的宣纸上工整地抄写着《千字文》。三个月来,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直抄写到深夜。手腕酸痛时,就用热毛巾敷一敷;眼睛发涩时,就闭目养神片刻。

"楠丫头,歇会儿吧。"孟氏端来一碗热腾腾的姜茶,"你这几日抄得太辛苦了。"

赵楠接过茶碗,热气氤氲中露出笑容:"孟姨,您看,这是今天要送去书肆的十本《三字经》。掌柜的说,现在私塾开学,蒙书卖得特别好。"

孟氏翻开一本,只见字迹工整如印刷,笔画间透着灵秀之气。她不禁感叹:"你这字,比城里那些秀才写得还好。"

确实,赵楠的抄书生意渐渐有了起色。起初书肆掌柜还半信半疑,但见她字迹工整,价格公道,便开始定期收购。现在,她每月能挣到一两多银子,比绣花多出好几倍。

"孟姨,我想着,等攒够了钱,咱们买些好纸,抄些诗文集子,能卖更好的价钱。"赵楠眼中闪着光。

孟氏欣慰地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今日是休沐日,璟昱去溪边读书了。晌午你给他送些吃食去吧。"

赵楠提着竹篮,沿着蜿蜒的田埂走向村外的小溪。篮子里装着两张葱花饼、一碟咸菜和一小壶米酒。初夏的阳光暖融融的,田里的稻苗青翠欲滴,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叫声。

溪水清澈见底,岸边垂柳依依。赵楠远远看见王璟昱坐在一块青石上,手持书卷,正专注地诵读。他穿着月白色的长衫,衣袂随风轻扬,宛如画中走出的文人。

"表哥。"赵楠轻声唤道。

王璟昱抬头,见是赵楠,微微颔首:"有劳了。"

赵楠将竹篮放在一旁的石头上,正要离开,忽听王璟昱道:"听闻你的抄书生意不错?"

"还好,"赵楠转身,阳光透过柳枝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勉强贴补家用。"

王璟昱放下书卷,认真道:"你的字很好,比书院里许多同窗都强。"

这是三个月来,他第一次夸赞她。赵楠心头一暖,嘴角不自觉上扬:"谢谢表哥。我......"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只见一个穿着绸缎的中年男子气喘吁吁地跑来,满脸焦急:"这位公子,可曾见到一个锦囊?里面装着二十两银子,是在下准备买田的定金!"

王璟昱起身作揖:"在下未曾见过。不知阁下何时遗失的?"

"就在半个时辰前!"男子急得直跺脚,"我在这溪边洗手,将锦囊放在石头上,走时忘了拿。回来找时已经不见了!"

赵楠注意到王璟昱眉头微皱,目光扫过溪边的草丛。忽然,他快步走向一处水流较缓的浅滩,弯腰从水中捞起一个湿漉漉的锦囊。

"可是此物?"王璟昱将锦囊递过去。

男子一把抢过,打开一看,顿时喜极而泣:"正是!正是!银子一文不少!"他激动地掏出一块碎银,"这点心意,请公子笑纳!"

王璟昱后退一步,正色道:"物归原主,理所应当。这银子,在下不能收。"

男子再三坚持,王璟昱始终推辞。最后男子深深一揖:"公子高义!在下余姚城东李记布庄的李掌柜,日后若有需要,尽管来找我!"

待男子走后,赵楠好奇地问:"表哥怎么知道锦囊在水里?"

王璟昱指向那块石头:"石上有水痕,说明锦囊曾被浸湿。溪水湍急,若是掉入水中,必被冲走。只有这处浅滩水流缓慢,锦囊才会沉在此处。"他顿了顿,"我在此读书两个时辰,未见他人经过,故而推测锦囊仍在水中。"

赵楠望着王璟昱清俊的侧脸,忽然觉得这个平日沉默寡言的表哥,竟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直的品格。

谁曾想,这件小事竟在余姚城传开了。

三日后,赵楠去书肆送抄本时,掌柜的笑着问:"听说你表哥拾金不昧?现在城里都在传,说王家公子品行高洁,是难得的君子呢!"

赵楠一愣:"这事怎么传得这么远?"

"那李掌柜逢人便夸,"掌柜的压低声音,"听说连县学的教谕都知道了,说要举荐你表哥参加今年的'孝廉方正'评选呢!"

回到家中,赵楠将此事告诉孟氏。孟氏又惊又喜:"真的?若是能得'孝廉方正'的称号,对璟昱的仕途大有帮助啊!"

傍晚,王璟昱归来,孟氏迫不及待地问起此事。王璟昱却神色平静:"娘,孩儿只是做了该做之事,不值得张扬。"

"可是......"

"况且,"王璟昱打断母亲,"拾金不昧本是本分,若借此沽名钓誉,反倒失了本心。"

赵楠在一旁静静听着,心中对这位表哥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又过了几日,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登门拜访。

那日赵楠正在院中晾晒抄好的书页,忽听门外车马声响。抬头望去,只见一辆青布马车停在门前,车上下来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穿着藏青色直裰,面容威严。

"请问这里是王璟昱家吗?"男子拱手问道。

赵楠连忙行礼:"正是。家兄在书院未归,先生请先进屋用茶。"

男子微微一笑:"老夫姓周,是县学的教谕。今日特来拜访王公子。"

屋内的孟氏闻声出来,听闻是教谕亲临,又惊又喜,连忙将人请进正堂,奉上最好的茶。

周教谕环顾简陋的屋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