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意阑珊(穿书) 入云栖

79. 第 79 章

小说:

意阑珊(穿书)

作者:

入云栖

分类:

衍生同人

太子率兵离京时,太子妃已经有八个月身孕了。

太后劝他等孩子出生再走,他只答边境百姓等不得了。

李容月来找过一次。

不是在晋王府,而是在坤宁宫。

李自蹊走前一天,就将她挪进坤宁宫居住了,她没问原因,没有抗拒。

哪儿都没他,哪儿都一样。

春寒料峭,程以宁仍不爱关窗,寒风凛冽细细咬着皮肤。

透过窗,点点新绿从花木见冒出头,又是一年新迹象。

“我猜你应该想知道李才良是怎么混上皇位的。”李容月来了有一阵,假模假式寒暄了几句,终于忍不住切入正题。

“我应该知道吗?”程以宁没有收回视线,话也说得轻飘飘,仿佛这个世界与她无关。

“秦双仪和陶絮的事你总想知道吧?”

“说吧。”

“秦双仪跟随兄长出征,陶絮投靠周梦蝶。”

董彰是秦双仪劝死的。

没人知道那晚秦双仪说了什么,让一个年近半百位高权重的尚书令,甘心以死谢罪。

得知此事的李自蹊,沉吟片刻,给秦双仪留了条出路——无论何时,她都可以来投靠他。

她应该是想帮外祖父赎罪吧。

程以宁望着澄黄的茶水,如此想到。

父母与她皆是忠义之人,会赞同她的一切行为做法。

“陶絮这人你也是知道的,本就是抱着攀高枝儿的心思,谁料差点命都要丢了。举家离京许久怕是也遇不上,眼下在京,当然是有什么便靠什么了。”

“你知道,她们俩为什么都能留在京城吗?”

李容月定定瞧着程以宁,后者不接话也不看她,只道:“你说这些有什么用?”

“我父亲能活过来吗?”

“万家布庄能还给我母亲吗?”

“我母家不用吃苦、流放吗?”

说这些话时,程以宁并不激动,反而很轻,如死灰一般轻。

李容月丝毫不为所动:“他有他的苦衷。”

程以宁讥诮勾勾唇。

什么苦衷,都是借口。

李容月叹了口气,也不管她愿不愿意听,重新说起李才良登基前之事。

“关家军与萧家儿女全军覆没后,眉单王攻下盈自庄,士气大增,一路南下,连破两省,一直杀到京兰县。”

那时候,李才良一大家子都住在京兰,他只是个有封地的郡王。来到京兰之前,他也曾去京城求官,文帝重视血脉,李才良又确实有点墨水,就将即便是远亲的他封为京兰郡王,并在吏部安排了个小文官。

他也是有手段的,短短几年便爬到了吏部尚书之位,要不是色胆包天冒犯了如意长公主,估计如今也是大源栋梁之一了。

因冒犯长公主,李才良被革职抄家,其家族永世禁足于京兰。

李才良借着在京城当过几年官的由头,竟在京兰混出点名堂来了,什么房屋田产先不提,光妾就娶了十三房,还生了一大堆儿女。

眉单王打来时,李才良带着几个爱妾及其儿女提前跑了,聪明的听到风声也跑了。

而老实的永远会吃大亏,一时间,死的死跑的跑,可谓是人间炼狱。原李自蹊李容月就是在这时候走丢的。

拿下京兰,所有人都以为眉单会再次进发之时,却悄无声息地退兵了,直退至盈自庄——刚打的京兰及其两省都不要了。

京城早就乱成一锅粥,萧明树为首的萧家与统领八千关家军的关抚,是大源数一数二的将门世家,按道理,不应该输,派他们去也是希望一击必杀,永除后患。

殊不知蛀虫早已啃噬地基,造成血骨累累,江山社稷差点拱手他人。

“李才良就是这个时候进京的,联系了董彰,根据他的引荐在朝上声称自己到了敌军秘报,眉单假意撤退,实则谋划三个月后直捣黄龙,虐屠长安城!”

垂帘听政的萧皇后与如意长公主,商量之下,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开始着手应战了。

果不其然,三个月后,东郊密密麻麻站满了眉单军,后来才得知他们乔办成商队,先后陆陆续续到了长安城。

若是以前,这眉单军连边境都别想摸到,可现在,连兵马才召集不到一万,人数悬殊,气势悬殊,看起来大势已去……

总有那么一些人,明知道凶多吉少,也要殊死一搏,他们以血肉之躯为后人铺路,用誓死抗争筑起城墙,他们为了大国而牺牲小家,为了百姓牺牲自我。

战至最后一刻的盈自庄十万余忠魂是,受尽折辱不肯自/杀的程倾是,曹可的父母更是。

曹郎、秦竹夫妇率先迎敌,鏖战半个时辰难分胜负。

与此同时,眉单另一批人马潜入皇宫,同宫里的内奸里应外合,抢夺金银宝物,奸杀宫娥太监。

萧皇后与如意长公主心以为大势已去,为了少受折辱,带着一众嫔妃与皇子公主,自戕于锦绣宫。

长公主留了个心眼,让李自蹊和李容月换上小宫女和小太监的装饰,用捉迷藏哄着两人藏进宫殿密道中。

“那密道有窥镜,能看到外面,外面瞧不见里面……所以,我和哥哥亲眼看到那些畜生是如何……”

李容月拳头都要攥出水,咚地一下锤在桌面,茶杯里的水都蹬出一大半。

前线,曹郎阵亡,李才良填上指挥的空缺,提着刀就冲杀进阵,又恶战了两个时辰,敌军逐渐败下阵来,眉单将领挥手撤退,李才良乘胜追击,一剑射杀,割下头颅,以振势气。

李才良等人凯旋而归时,看到的却是血流成河的皇宫,李文嫡脉宗亲几乎死绝,无人继承大统。

外人眼里,李才良抵御外敌有功,威望甚高,蕫彰为首的文臣们,纷纷推其上位。

此时争执了一个月,待到安葬好李文等宗亲后,李才良顺理成章的坐上了皇位。

实际上,早在眉单攻入京兰之时,李才良被俘,屡屡求饶不管用,就借着皇室宗亲名头,跟他谈判。

几番交涉,竟真的说动了眉单王,达成了秘密协议——只要他李才良配合演一场戏,助他登上皇位,以后年年以和亲的名义给眉单输送不菲的嫁妆。

眉单也就万把来个兵,不适合打持久战,最多再连拿三成,兵力就得散个七七八八。是以,李才良的建议与他们而言,反而是最优解。

这些事,都是李才良在除夕夜宴,当着大臣们的面,亲口承认的,大概是两次和亲失败,让他预见未来大源必有一战,而不想顶着亡国君的名头退位,又或许是不想在“殉国”与苟且偷生之间多做纠结。

他们对中原固然有着执念,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