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内,空气凝重如铁,仿佛连光线都已冻结。
殿外,那由数百名太学生汇成的、悲壮的圣贤诵读声,如同一阵阵不祥的浪潮,隔着厚重的宫墙,隐隐传来,拍打着在场每一位朝臣那早已绷紧的神经。
大朝会开始,议程刚刚过半,一名须发皆白、在都察院以“铁骨”著称的左都御史钱振,猛地越班出列。
他手持**笏板,竟是未语泪先流,声音嘶哑而悲愤,直指殿外。
“陛下!宫门之外,五百余名国子监学子,正长跪于地,以死明志!此皆因青阳县令张煜,以妖术乱政,以私利坏国本!臣恳请陛下,斩此妖佞,清君侧,以安天下士子之心!”
此言一出,如平地惊雷!
“臣附议!”另一名清流言官立刻跟上,声色俱厉,“张煜倒行逆施,将圣人教化之地,变为铜臭熏天之所!此风若长,国将不国啊!”
“崔总宪泣血上书,字字珠玑,请陛下圣察!”
“请陛下斩妖佞,正国本!”
王相派系的官员与清流文官们如同排练好一般,纷纷出列附议。
一时间,整个太和殿都充满了对张煜的口诛笔伐,他们引经据典,将张煜的行为定性为动摇国本的滔天大罪,将**的压力推向了极致。
就在这群情激愤的顶点,宰相王安石缓缓出列。
他先是“痛心疾首”地对着御座之上的女帝,深深一揖。
“陛下,张煜乃老臣举荐,如今酿成大祸,臣亦有失察之责,愿领其罪。”
这番话,说得恳切无比,仿佛一位真正为国分忧的肱骨之臣。
然而,他话锋陡然一转,将那淬了剧毒的矛头,不偏不倚地,直指皇权!
“然,陛下三日之期,已令朝野离心,民怨沸腾。若再庇护此等酷吏,恐失天下人心!届时,悔之晚矣!”
这是他最后的**,是用殿外那滔天的**,裹挟御座之上那至高无上的皇权!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龙椅之上。
面对这几乎一边倒的**,女帝那张绝美的脸上,首次露出一丝“疲惫”与“为难”。
她沉默了许久,许久,久到王安石的眼底都浮现出一丝得意的微光时,她才缓缓开口,语气似乎有些松动。
“众卿所言,关乎社稷……朕,知道了。”
这句话,如同一道天籁,让王相及其党羽心中狂喜!
他们交换着彼此心照不宣的眼神,以为女帝终于在这滔天压力之下,准备妥协了。
就在王安石准备乘胜追击,逼女帝当场下旨,将张煜定罪之时——
“青阳八百里加急军报——到!”
殿外,一声尖锐高亢、足以刺破耳膜的通传,毫无征兆地炸响!
“军报”二字,让整个大殿的喧嚣,在这一瞬间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愣住了。
青阳一县之地,无战事,无兵祸,何来的军报?
在众人惊疑不定的目光中,一名风尘仆仆、浑身泥泞、几乎要虚脱在地的信使,被两名殿前侍卫架着,踉跄着冲入殿中。他高举着一个用牛皮包裹、以火漆三道密封的厚重皮筒,声嘶力竭地嘶吼道:“青阳……青阳大捷!”
王安石的心,在那一瞬间,沉入了谷底。
女帝面无表情,声音却不容置疑:“呈上来,当众宣读。”
太监总管王振亲自上前,接过那沉甸甸的皮筒,用小刀划开火漆,从中取出的,却不是传统的捷报,而是一卷厚厚的、写满了数字的账册!
王振清了清嗓子,用他那不阴不阳的、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耳中的声音,开始宣读。
“青阳发展司‘奇迹一号项目’初报:青阳盐碱地三万亩,以‘地髓菇’之法,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