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商战 > 清穿之御膳房咸鱼只想干饭 蝶梦之花

第122章 御书房的海盐味

小说:

清穿之御膳房咸鱼只想干饭

作者:

蝶梦之花

分类:

都市商战


胤礽的手刚松开,宋甜就往前走了两步。

雪还在下,她袖口的碎冰碴子被风一吹,蹭到手腕上,凉得人一个激灵。那串银链贴着旧镯子,一路叮当响到了乾清宫门口。

门是开着的。

康熙坐在里头,没抬头,手里捏着一份折子,指尖压着纸角,像是已经等了许久。

“进来。”他声音不高,却像锅盖猛地掀开,热气扑脸。

宋甜跨过门槛,靴底带进几粒雪渣,在金砖上化成黑点。胤礽没跟进来,只在门外站定,手按在刀柄上,目光扫了一圈廊下太监。

御案前摆着个乌木托盘,上面堆着厚厚一摞账册,封皮发黄,边角卷起,像是从库房最深处翻出来的陈年旧物。

康熙抬手一挥,整叠册子哗啦一声砸在她脚边。

纸页散开,一股子陈年墨臭混着湿气冲上来。宋甜蹲下身,没急着捡,先用鼻子轻轻嗅了一下。

咸味。

不是海风那种清爽的盐香,也不是厨房里晒干的大青盐,而是一种闷在泥里沤久了的腥涩,像是有人把盐巴埋进河滩烂泥,又偷偷扒出来晾在阴沟边上。

她伸手翻开最上面一本,指腹蹭过一行数字旁的污渍——那痕迹泛着油光,边缘微微发黑,像是被人用手指反复抹过。

舌尖无意识地顶了下上颚。

【食材共鸣】悄无声息地开了。

这纸吸过潮,墨迹晕染的地方藏着微弱的“情绪”——苦、涩、带着点腐坏的钝痛。

它不想被写满数字,它本该是干净的白纸,却被一遍遍涂改、盖印、压进箱底。

更奇怪的是,那咸味……熟悉。

她猛地想起庆功宴那天,桌上那碟调味盐。颜色偏灰,颗粒粗糙,她当时尝了一口就吐了,说这不是官盐。

李公公还笑她嘴刁,说是西北运来的粗盐,将就用着。

可现在看来,那根本不是什么粗盐。

是私晒的劣货,混了河泥和碱土,专用来冒充正经盐引。

“这盐,”她抬起头,“出在扬州官塘。”

康熙终于抬眼。

“你说什么?”

“产盐的地方不对。”她指着账册上的一个红戳,“两淮盐政上报的产地是盐城灶户,可这纸上沾的盐渍,是河滩低洼处的日晒盐。

那种地方晒出来的盐,吸水快,结块硬,吃一口舌头疼。我闻得出。”

康熙眯起眼:“就凭味道?”

“不光是味道。”她翻到另一页,指甲轻轻刮过一行小字旁的墨团,“您看这里,记录的是三月十七日入库盐三千斤,但实际入库的盐粒含水量超标,按规矩该打回重晒。

可这笔账不仅过了,还加了批红‘准销’。谁批的?”

康熙没答。

她也不需要他答。

继续往下翻,忽然指尖一顿。

夹层。

极薄的一道缝,藏在装订线内侧,若不是她刚才用力掰开粘连的纸角,根本发现不了。

她慢慢抠进去,抽出半张折叠的银票。

纸面泛旧,边角有磨损,但最扎眼的是——边缘一抹淡淡的红痕,像是谁涂了胭脂的手指不小心蹭上去的。

她凑近闻了闻。

香气很淡,却绕着鼻尖打转。凤仙花汁混着蜜蜡油,宫里只有几位主位娘娘用得起这种膏脂,而其中最爱在银票上留印子的……

“宜妃娘娘的胭脂铺。”她声音平得像锅铲刮锅底,“在扬州有三处分号,专走南货北运的船队。这张票,是从她名下的钱庄流出的,编号前缀是‘江陵裕’。”

御书房静得能听见炭盆里火星爆裂的声音。

康熙没动,可呼吸沉了一分。

宋甜把银票轻轻放回托盘,指尖在上面点了点:“她不光卖胭脂,还顺带帮人洗银子。

这张票原本应该是一整张,另一半去哪儿了?说不定就是付给私盐贩子的尾款。”

“你怎知这票是真的?”康熙问。

“假不了。”她冷笑,“昨儿庆功宴上,有个小太监给我塞了个荷包,说是赏钱。

我打开一看,里面全是这种带胭脂印的零票。我当时觉得怪,就收着了。今早一查,编号连着这张。”

她顿了顿,补了一句:“我还拿辣汤泡了泡,防伪水印浮出来了——是‘南’字暗纹,和官票不一样。”

康熙终于站起身,绕过御案走到她面前。

他盯着那半张银票看了很久,忽然伸手,抓起她手腕。

两只银饰贴在一起,链子还带着体温。

“你爹当年流放,经过扬州码头。”他说,“那会儿正好赶上巡盐御史暴毙,尸体捞上来时嘴里塞了块盐砖。上面刻了个‘宋’字。”

宋甜没缩手。

她只是眨了眨眼:“所以您怀疑我来查案,是为了翻旧账?”

“朕是想看看,”他松开手,“你到底能不能分清,哪一坨盐是吃的,哪一坨是**的。”

她笑了下:“盐本身不**,人用它做什么才要命。”

康熙盯着她,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