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新房,先不忙拾掇,特意去新庄大队买了西瓜,放井里湃着,这才开始往下搬东西。关百钺边规制,边对师援军说:“好好跟罗姨和师叔叔说,搬过来一起住两个月,你也看到了,房间多,住的过来。叔叔阿姨在院里呆着也没事儿,过来还能跟爸妈一起讨论学问。”
说着冲关盈钺眨眼,关盈钺耸耸肩,她又不是没说过,婆婆还好,跟弟弟相处的时间多,还帮过忙,知道弟弟是什么样的人,公公就不好说了,整个一倔老头,说什么也不来。
关家康微微一笑:“盈钺,你回去就说,我支持量子力学,觉得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就是胡扯。”
梁秀英点点关家康:“你就坏吧,师强听了,不过来跟你争上一个礼拜,他就不是师强了。”
见其他人疑惑,梁秀英笑道:“你们师叔叔和罗阿姨当年是在M国留学的,听过那位先生的演讲,是老先生的信徒。盈钺,没事儿,去说吧,你公公听了一准儿杀过来跟你爸争论,瞧着吧,都不带隔夜的,今晚一定来。”
关盈钺拍手,斜眼儿看师援军:“那我可真说了?”
师援军耸肩:“说吧,这么宽敞的房子,我也想住呢。”
说说笑笑的,很快将东西收拾好。小朱和苏婶子也在前院住了下来。谁也没料到,苏婶子会跟着过来,她家就是科研大院的,只不过是住筒子楼,家里住着虽不宽敞,可也是家。
当时关家决定搬过来,小朱是一早就决定要来住的,他虽然年近三十,可还没成亲,一个人怎么住都行。
苏婶子呢,考虑了一晚上,还是来了。考大学的时候,要不是关家老两口帮着家里的孩子补习、讲解填报志愿的门道,儿子也不可能考上中专。一家子都感激得很,听说要过来,没怎么犹豫就跟着了。
在新房子吃过晚饭,关盈钺几人告辞离开,关家的人呢,收拾收拾就出去散步了,顺便拿着糖,跟左右的邻居散一散,算是告诉大家,他们搬过来了。都是奶粉厂的职工,关百钺认识,很快就熟悉起来,灿灿也有了玩伴,满巷子都是孩子们的笑声。
城里还见不到几个摆摊的,但是郊区这里,特别是奶粉厂家属院和新庄大队中间的这片空地,简直成了小型的集市。卖鸡蛋的、卖各种蔬菜果子的,竟然还有卖小吃的摊子,什么臭豆腐、枣糕、醪糟的,五花八门,大家似乎也习以为常了,吃完晚饭逛的人不少,还有人干脆就在摊子上吃饭。
给灿灿买了一小块儿枣糕,章清云和关百钺还尝了尝醪糟鸡蛋,味道一般,不过真有一股子米酒的味儿,很久没吃了,两人买了两碗,和父母分着喝了。
灿灿闹着要喝,关家康也是宠孩子,用小勺子舀了半勺儿喂到灿灿嘴里:“好喝吗?”
灿灿砸吧砸吧嘴儿:“甜。”只尝出了甜味儿,其他味儿,以灿灿如今的词汇量,还真没办法形容。
快九点了,正准备睡呢,师强果然杀过来了,气势汹汹的,一进来就嚷关家康:“你这个人就是没眼光,广义相对论才是对的......”
巴拉巴拉的,后面跟着的关盈钺和师援军两人一脸的无奈,老爷子也是个急脾气,一听关盈钺传的话,家里怎么也呆不下去,说什么也要过来跟关家康说清楚,谁劝都不行。
没办法,一家子收拾了简单的行李,这就往郊区赶。好在离得并不远,骑车五十分钟吧,也就到了。
章清云要去收拾西厢房,罗霞伸手拦住:“住前院儿,前院儿我看有好几个客房呢。住后院儿你们就别想睡觉了,师强能跟老关讲一晚上。”
关盈钺也跟着点头,章清云笑笑,领着人去了前院的客房。
新家规制了两天,住着才算是舒心了。越住,越觉出住郊区的妙处,起码菜蔬肉蛋的,和附近的农户购买,比去供销社划算多了。如今家家户户都养着十几只鸡,想吃肉了就去买,近便得很。
菜干不想晒?没事儿,出钱可以买到。想吃坚果?什么是用钱买不到!买。等章家一家人来看的时候,发现亲家一大家子,过得不知道有多美。
章砚臻就笑:“还以为你们住郊区多苦呢,如今这一瞧,嘿,比我们在胡同里住着可好多了。”
司南拉着章清宇,跟章清云请教高考的事儿。七月初,章清宇参加了第二次高考,这次跟去年就有了区别,开始公布考生的分数了,章清宇将答案默写了下来,想让章清云和关百钺再看看,他能得多少分,能不能上大学。
章清宇:“要是分数太低,我就死心了,继续去三河大队种地去。”
关百钺摆摆手:“谦虚了,这分数上个大专还是行的,三哥介意读师范吗?”历来读师范的,多是以女生为主。
章清宇嗐了一声:“这有什么介意的,只要能上就行。再说,你嫂子就是读的师范,我过去夫妻俩也算团聚了。”
说得司南脸红,忍不住打了章清宇一下。
笑过了,章清云问:“清英没参加这次的高考?”
章清宇摇摇头:“没有,爸给介绍了个对象,厂里汽车队的一个司机,年前就准备结婚的。”
好吧,觉得结婚比上大学重要,也是个人的选择。吃过午饭,等太阳没那么烈了,这才领着章家人去集市上逛,几个孩子跟发现新大陆似的,什么都想吃。鸿星都快十岁了,还闹着要吃臭豆腐呢,章清云一向疼这个大侄子,当即给买了好几杯,几个孩子都有。
整个暑假,都在这种十分放松的氛围中度过。散步、逛集市,感受郊区生活的放松,真跟世外桃源一般。可惜,九月一开学,师家搬回科研大院,学校也迎来了一件大事。
国家要在各大高校选派留学生,公派出国!九月中旬就要举行外语考试,据称,此次能派遣差不多三千名留学生,国家负责学费。
消息一出,好家伙,引发了大家的外语热,可惜,很多人学的都是哑巴外语,一个个会看会写不会说。当然,关百钺和章清云是会的,但是两人不敢表现出来啊,之前可是人人过关似的运动,谁敢有不合常理的地方?不给你来个隔离审查就不错了。
说回公派留学外语考试,九月开学,中旬就要考试,满打满算十几天的时间,够干什么的。
关百钺根本就没打算参加,这个专业就是个会者不难,难者不会的,就是出国了,先进的技术人家也是捂着不让看,能看的,都是已经过时准备往出卖的,既然如此,又何必出去看人家白眼儿呢。有时间可以跟着厂子或者大学,去外国考察,之后走仿制的路子。虽然听着没有自主研发高大上,可什么都有一个慢慢摸索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的。
关百钺想得开,章清云就更不可能出国了,她学的可是文学专业,创作小说,那也必是在华国的文化基础上创作才行,不可能水土不服的去国外写小说。
两个人淡定,其他人可就不一样了。就拿章清云所在的宿舍来说,路秋和叶荣可是积极争取的,章清云曾奇怪地问过路秋:“不是说想孩子吗?这一出去好几年,就不想了?”
路秋摆摆手:“不是这么回事儿。”
说着压低声音:“其实出国留学的事儿,上学期末就在传了,我回去也就提了一嘴,谁知道男人和婆婆都特别支持,说是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比整天陪着孩子强,让我努力争取。我那英语水平,也是赶鸭子上架。”
章清云竖起大拇指:“那你可是遇到好婆婆了。”
路秋就笑得分外得意:“可不是,我好几个表妹堂妹的,都羡慕我呢。”
叶荣的情况则恰好相反,她是自己坚持申请出国的,男人和公公婆婆明确反对。不过这个事儿没人知道,她瞒了下来,开始不走读了,整天呆在宿舍看英语背书,一门心思就是出国。
其他人也差不多,每次来宿舍午休,大家嘴里呢喃的都是英语,就章清云看名著小说或者其他文学书,显得有几分格格不入。
九月十五考试,九月十四正上课呢,叶荣家里来人了,公婆和男人来中文系闹,叶荣的婆婆更是直接来了个坐地炮,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叶荣不顾家人的反对,私自申请出国,放着男人和孩子不管,这是要抛夫弃子啊,就问青江大学管不管?
章清云都觉得好笑,这家人就这么笃定叶荣能考上?不是她看不起叶荣,是叶荣远没有优秀到,能打败学校里这么多人的程度。
丁墨雨作为系主任,很快站出来跟叶荣的家人谈,上课的继续上课,只是章清云偷眼去看叶荣,好家伙,一张脸都是红的,不知是气的,还是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觉得丢人。
不管怎么说,这个大学算是挺多姿多彩的,跟上辈子以冠军的身份,在大学里挂名的那种差别很大。是的,章清云上辈子也是大学生,还是985名校,可惜,她没去过几次,也没拿到毕业证,就遭遇空难来到了这里。
出国留学的事儿就跟涟漪似的,扰乱了大家的心绪,却没几个真正被选上的。据称,整个青江大学也就争取到十个出国名额,竞争激烈的很。
这学期的课比上学期要多,也开始接触写作的知识,教学方法也很有趣,有时老师会让大家当堂集体构思小故事,有一次干脆一人一句的故事接龙,怎么离谱怎么来,发挥大家的想象力,让章清云很受启发。
许是接触到了专业知识,中文系第一大专业,新闻专业的同学突发奇想,开始自己办报纸。排版、报花、插图的,全部手写手绘,新闻专业的一个老大哥,大学前就在江省省报工作的谢云飞担任主编,还跟中文系的所有同学约稿。
对文学专业的同学,他是这么说的:“港城那边,报纸上都有连载的小说,写得好的金老先生的明报,销量可是这个!”
谢云飞竖起大拇指,继续游说:“所以说,你们的小说,是报纸销量的基石啊,小说写的好,咱们的报纸才能在学校传看,才能引起校方的重视,是不是这么回事儿?所以啊,文学系的同学们,勇敢的创作小说吧,只要写得好,咱们报纸都给你们登,这也是大家的创作被阅读、被认可的一个渠道......”
不愧是曾经在报社工作过的,嘴皮子是利索。
章清云就是一大俗人,等谢云飞说完换气的功夫,她赶紧问:“咱们报纸有稿费吗?这创作小说,都是有稿酬的,《人民文学》、《十月》、《诗刊》可都给稿费,还不低。”
谢云飞都愣了,不夸张,真的是愣在当场。也是他没想到,竟然有人当场谈钱的事儿!如今谁把钱挂在嘴上啊,作为浪漫主义色彩最浓厚的文学专业,不是应该视金钱如粪土?他稍微一怂恿,一个个不该跟打了鸡血似的,表示不要钱也要踊跃投稿吗?
章清云可不,她时刻不忘了在物资上的追求。精神食粮是好,可物质追求也不丢人啊。
没注意到周遭静的骇人,章清云继续道:“你看,就像是明报,那是人家金老先生自己办的报纸,即使如此,想来也是给稿费的吧?一码归一码,对吧。而且后期出版成书,稿费肯定也不低。我知道,咱们的报纸是同学们自发办的,没钱,那你们能不能跟学院的老师、院长、主任等申请一下呢?就说申请办校报,想来应该是有活动经费的吧......”
“清云,你别说了。”一名叫孙芸的女生一脸的气愤填膺,她也是新闻学专业的,今年才十八,显然没见过章清云这样的人,她说,“你怎么能这么庸俗呢,钱钱钱,你们是搞文学创作的,最不应该挂在嘴上的就是钱。阳春白雪的事儿,非得沾染上钱的铜臭吗......”
巴拉巴拉的,十分气愤的样子。章清云耸耸肩,瞄了眼孙芸打着补丁的衣服,忍不住腹诽,你阳春白雪,宁愿吃糠咽菜,也要追求文学,可不能拉着别人跟你一起啊。
再说。她这么说,还不是为了给大家争取福利,写肯定是会写的,毕竟支持同学们办报的热情嘛,可不能白写吧,再说,不去争取,怎么知道学校没有校报的活动资金呢。
章清云没理孙芸,继续低声对谢云飞道:“跟院领导说说,应该是有资金支持的。就以校报的名义嘛,校内学生为创作主体,老师和领导们把关主方向,肯定是可以的。”
谢云飞冲着章清云拱手,孙芸那里也没冷落,约了两篇稿子,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才走。孙芸哼一声,梗着脖子白天鹅似的上三楼看书去了。
等不见人了,路秋才低声道:“别理孙芸,她喜欢谢云飞,这不是知道谢云飞在省报有关系,巴巴凑上去了嘛。她啊,是想毕业了也去省报。”
怪不得,不过,“谢云飞不是结婚了吗?”
路秋嗐了一声:“他媳妇儿要去R本工作,两人闹离婚呢。”
好吧,貌似今年和R关系是进入了新的阶段。
不过路秋也提了,自从去年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发布《关于试行新闻出版稿酬及补贴办法的通知》,如今刊物投稿的稿酬,普遍实行低稿酬制度,一般就是千字三到五块,六七块钱已经是名家的标准了。
章清云:“......”她还真没关注过这个,不都说这个时候写文章赚钱嘛,怎么这么低呢!哎,真是没想到,有一天创作路上的拦路虎,竟然是稿酬。
另一边,因着章清云的提醒,新闻专业的手写报,一跃成为了青江大学的校报,校长特意拨了办报资金,每个在校报上发表文章的,都能得到相应的稿酬。当然,比外面报纸杂志给的要低,但谁让他们是青江大学的大学生呢,得支持大学自己的报纸,一个个都凑趣儿开始投稿。
得益于卢新华《伤痕》和刘心武《班主任》两篇文章的发表,以及由此引发的热度,如今中国文学界最流行的就是伤痕文学了。各种受迫害、被整治的惨事,固然对那十年起到了反思的作用,但章清云不喜欢那个灰色的调调,她想到了谢云飞提到的金老先生。
凭借武侠成为华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作家,说明国人的文化是认同武侠的,且每个人的心里,怕是都有大侠梦呢。这说明什么,说明每个国人都是武侠生长壮大的基石。那她何不以女性的视角,写一个女性侠客,走江湖遇到冤案,帮着破案伸冤的案子呢?
武侠加悬疑的题材,还有一项好处,那就是容易创作大IP,跟西方的福尔摩斯和大侦探波罗似的,写得好的话,很容易成为一个系列。
说做就做,章清云立马起身,去图书室看看能不能找到狄仁杰或者类似《施公案》、《三侠五义》、《龙图公案》的书。一旦进入创作状态,时间过的还是很快的。不知不觉,七八年进入尾声,下学期很快结束,章清云的第一本十万字的小说,也创作完成。
也是因为沉迷创作,让章清云错过了一件大事,什么事呢?还是京城大学那边传过来的,著名诗人北岛、芒克等,于十二月中旬创刊了民间诗歌杂志《今天》,据说是拎着铁皮桶子将杂志粘在各大高校的院墙上,请学子们阅读诗歌。
青江大学的才子们也心痒痒啊,校报创刊了,真正买去读的人不多,怎么办呢,这不是燕京的诗人们给大家蹚出一条路了嘛,很多人都在大学城附近到处粘贴校报,请大家免费看报纸。高校保卫科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大运动之后的第一批学子们,可谓是呵护备至了。
只说考完试,章清云修改了两稿,才大着胆子,在放寒假之前,敲响了老师办公室的门,请教授文学创作的老师帮着看。
老师姓冯,是个四十五六岁的中年女人,很瘦,一脸的书卷气,知道章清云写的是武侠题材,还很惊讶:“坐,怎么想着写这个题材?”
如今大部分学生的创作,都是在伤痕文学的圈子里打转,冯教授也是心急,想让大家放开思路,百花齐放,可惜,听的很少。章清云算是第一个打破常规的,冯教授很想听听她是怎么想的。
章清云便说起了校报、明报以及金老先生的事儿,并强调:“国内的悬疑小说,和国外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国外悬疑小说重视推理的过程,将证据全部摆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跟着侦探一起去猜谁是凶手。而国内的古典侦探小说呢,很少有推理的过程,很多都借助于神明指点之类虚无缥缈的东西。我觉得这块儿是可以改进的,就想着结合金老先生的武侠,创作了这本侠女小说。”
“以唐为背景?”
章清云点头:“对,唐是华国最辉煌的时代,可以说没有之一,在国外的知名度也高,容易打开市场。而且唐初推崇侠客,诗人李白都曾仗剑走天涯,可想当时的社会环境。”
冯教授:“......”你倒是想得多,打开国外市场都想到了。行吧,该高兴的,有野心好啊,总比觉得什么都不如人家来的好。
冯教授很高兴,拍了拍桌子:“行,放这儿吧,我会好好看的,这一段儿为了创作忽略了很多吧?快回吧,回家看看孩子,陪陪丈夫,我可还记得,你不想要相敬如宾的感情的话呢。”
章清云:“......”这个美学小老太哦,没想到你知性优雅的,也是个八卦的小老太太。
不过确实,进入创作阶段后,章清云基本跟人很少交流,回家就钻进书房,埋头苦写,周末也是,什么都不干,一早起来就是写写写,关百钺肯定忙坏了吧?
刚开始决定创作的时候,才是九月末十月初刚入冬那会儿,如今都十二月末了,也是时候犒劳犒劳那父女俩了。章清云离开冯教授的办公室,却不知道小老太太为了看她这篇文章,晚上十二点了才回去。也是一时看入迷了,忘了时间。
当然这都是后话,只说如今章清云特意去接关百钺,想给他个惊喜。在自动化专业的教室外边往里瞧,没看到人,但是最后一排桌子上放着的杯子,章清云认识啊,那没找错,该是去上厕所或者找老师了。
章清云走过去,坐在座位上等人,旁边的男生扭过头一看,脸立马红了,刷一下扭过头不敢再看。
没过几秒,可能是反应过来了,很快又扭过来,不确定地问:“你是关百钺的媳妇儿?我记得在食堂见过。”
是那两个同桌中的一个啊,章清云笑着点点头:“对,中文系放学了,来看看你们什么时候放学。”
男生嘿嘿笑了两声:“快了,上完这节专业课就放学。”
说着还挠挠头:“我还以为你是来约稿的。对啊,你就是中文系的。”
忍不住拍手:“那你们中文系也是挺奇怪的,你就在中文系,还是关百钺的媳妇儿,怎么不让你来约稿,让其他人来?”
“还跟关百钺约稿了?”
男生点头:“是啊,百钺高考作文是满分,当然要约稿了。”
章清云不动声色,继续打问:“哦,都是谁来约稿的?”
男生什么也没听出来,老实答道:“一个女生,每次都是她来,好像叫孙芸,听说是校报的专栏作者。”
行吧,孙芸喜欢谢云飞,来这里估计也是为了在谢云飞面前表现。而且章清云看过孙芸的文章,怎么说呢,不认识孙芸的,光看文章,可能以为这是位理想主义者,不谙世事的那种。可惜,现实生活中却远不是如此,孙芸这人,比谁都现实,只搭理能给她带来好处的,其余谁都不理,就是辅导员都不行。可能越是善于写文章的人,越会骗人吧。
章清云没放在心上,可还是在心里给关百钺记了一笔,这是个能招蜂引蝶的,明明她长得更好,可惜跟系里的同学相处多了,都知道她是个大俗人,张口闭口都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