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七零文工团日常 米花白

76. 百钺欲进研究院

小说:

七零文工团日常

作者:

米花白

分类:

古典言情

同学们都震惊了,港城大学来交流的事儿,事先怎么一点儿风声都没有?不过来交流是好事儿,章清云和大家一起鼓起掌来。

几个老师从其他教室搬来椅子,大家一起坐下来聊一聊对文学的看法。有港城的同学就内地最近正流行的伤痕文学做了提问,用词很犀利:“伤痕文学我也看了几篇,说实话,文学价值不高,大多都是宣泄情绪式的发泄之作,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在内地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几个老师有些尴尬,大家都是做这一行的,自然知道伤痕文学的局限性,当初冯教授教写作的时候,就让大家突破伤痕文学的限制,大胆想象,大胆创作,可还是很多人局限在框架里,不会写,也不敢写。

冯教授率先发言:“港大的同学们不理解很正常,华国经过十年的痛苦时期,广大群众需要一个情绪的宣泄点,伤痕文学恰逢其时,成为了大家情感发泄的纽带,引起强烈的反响是正常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情绪会变淡,到时候自然会出现新的文学形式,这都是可以遇见的。”

“您是说伤痕文学会随着时间而消失?”

冯教授摇摇头:“恐怕不是消失,而是衰落,是慢慢转化成其他的文学形式,例如反思、改革等等。看来港城的同学对内地的文学还是很了解的,不知道来内地这些时间都看了什么书?”

“《灵与肉》、《人到中年》”

“《大唐桃夭传》,内地也能有这么优秀的武侠小说,真是少见。”

石墨雨等几个老师都笑了,冯教授指着章清云道:“巧了,《大唐桃夭传》的作者,正是青江大学文学系的章清云,喏,正是这位。”

好几个港大的同学都张大了嘴,没想到看到了真人,更没想到的是,真人是位这么美的女士。那个嚷着看了桃夭的男同学赶紧问:“章女士,您写桃夭是受了金老先生的影响吗?”

章清云点点头:“对,我是大学之后才接触到金老先生的作品,说实话,读了之后特别震撼,也是心痒难耐,想创立自己的江湖,桃夭之前还有两三个前辈,可惜,模仿之作,不登大雅之堂。只这本桃夭,算是发表了出来,能让这么多人喜欢,真是没想到。”

“喜欢,特别是第二本敦煌壁画的描写,巧妙的将谋杀与艺术融合在一起,简直是神来之笔。章女士,您的小说有没有打算在港城出版?港城有金老先生,是有武侠的土壤的,您这本桃夭一定卖得好。”

章清云笑道:“是吗?希望出版社也能这么想。”

一群人都笑,是啊,男生喜欢,不代表港城的出版社就看好,毕竟至今在港城,内地当代文学能引起巨大反响的,还不多。

一群人聊了两个小时,午饭都是教职工打过来,大家一边吃一边聊的,气氛十分放松。一点半吧,交流会结束,大家集体合影,港城大学此行算是圆满结束。

送走了人,章清云他们却还要上课,好在课不多,不到三点就放学了。章清云不急着回去,打算去图书室看看,找找灵感。下一本书的题材迟迟没定下来,她最近有些心焦。

刚走到楼道口准备上楼呢,被一道女声叫住:“清云,等等。”

章清云回头,竟然是秦萍?这可奇怪了,秦萍不是应该在京城上大学嘛,来这里干嘛?

似乎是感受到了章清云的疑惑,秦萍指着身边的女人,介绍道:“这是我堂姐,上个月从港城回来探亲。在家里看到了你的《大唐桃夭传》,说是想购买版权,回去拍电视剧,这不,我领着来见你了。”

嚯,双喜临门啊!惊喜总是来的这么猝不及防!

章清云挑挑眉,秦家当年被波及的那么厉害,有海外关系也不奇怪。章清云丝毫没惊讶,看向秦萍旁边的女人。

女人大概三十岁,短发,大红的短裙套装,低跟皮鞋,十分的干练,大概是没想到章清云这么漂亮,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握手的时候还忍不住称赞:“以章小姐的长相,在港城出道绝对能红,一部片子赚上百万都有可能。”

章清云:“......”如果她没记错,如今的港城娱乐圈,还是□□把持着吧?明星可不是好职业,特别是女明星,她笑道,“我就是动笔杆子的,可不会演戏。秦小姐您真会说笑。这样,北街那边新开了一家咖啡馆,咱们去那里聊聊?”

秦燕京耸耸肩:“我的中文名叫秦燕京,不过叫我Lisa吧,在那边习惯了叫英文名。我目前就职于港城电视公司,是做电视策划的,今日来呢,也是想跟章小姐谈谈合作的事,咖啡馆我请。”

许是秦燕京的装扮太过打眼,三人站了没多久,走廊里就叽叽喳喳的,扰到了老师办公,冯教授推开门去瞧,听了半截子,立马开口:“清云,来我办公室吧,如今咖啡馆都成了大学一景了,人多,谈话也不方便。”

章清云感激地看了冯教授一眼,忙领着人进去。

知道是来谈版权的,冯教授心里有数,很快占据了谈话的主导权,公事公办的道:“五本打包肯定不行,目前我们只卖一本。这么做对你们也有好处,毕竟是内地的小说,在港城会不会水土不服,谁知道呢,是吧,拍完效果好,咱们再谈接下来的合作。”

第一本就是敲门砖,版权费不可能高,但要是拍出来的电视剧赚钱,接下来四本的价格可就是天价了。冯教授给了章清云一个眼神,让她不要急,这些话虽然目前听着不好听,可为了以后更大的利益,该忍还是要忍。

章清云:“......”冯老师太好了,有点儿感动啊。以后得对灿灿的师祖更好些才行,每年冬天再送些皮草吧,棉袄毕竟有些臃肿。冯教授是个洋派的人,肯定更喜欢皮草和呢子大衣。

秦萍在一边看看冯教授,又看看秦燕京,低头忍笑。她这个堂姐啊,还没改掉初来内地的傲慢习气。以为谁都见钱眼开呢。打包是价钱高,二十万,一般人听了,可能真的马上就答应下来。可章清云是一般人嘛,人家是宁愿挂靠单位,也不去机关上班的纯文人!

纯文人什么样?视金钱如粪土!

不得不说,秦萍对章清云的误会有点儿深。

秦燕京是真的喜欢《大唐桃夭传》这个系列,才央求堂妹来买版权的。以堂妹家的地位,能跟秦萍做朋友,说实话,就算看在大伯的面子上,她也不会乱开价。二十万,对内地的小说而言,真的是很合理的价格了。

奈何章清云不答应,在心里叹口气,秦燕京再次试探着说:“这样,二十五万,打包版权,这个价格已经很合理了。港城那边一般的作家作品版权,也就是这个价格了。真的,我不骗人,堂妹在这儿坐着呢,就是骗谁,我也不会骗堂妹的朋友。”

秦萍赶紧摆摆手:“我就是带堂姐来认识认识人,你们谈,我不掺和。”

冯教授微微一笑,说出来的话却十分坚决:“我是清云的写作老师,版权的事儿我说的算。就单本单本的卖,不打包。”

秦燕京皱眉,似是十分烦恼的样子,良久才道:“好吧,单本的价格就没那么高了。毕竟您刚才也说了,内地的小说拍成电视剧,有可能水土不服,三万,怎么样?”

冯教授摇摇头:“您既然特意来了,就是看中了《大唐桃夭传》的价值,三万不可能,低于五万不卖。您是港城电视公司的吧?我记得那边还有一个亚视,也是不错的电视台,您要是觉得不合适,没事儿,我在港城也有朋友,找找亚视的人,应该是能牵上线的。”

秦燕京挑挑眉,这个冯教授还真不好对付。《上海滩》、《京华烟云》火了之后,如今全港城一股脑跟风拍民国戏,秦燕京却觉得不能跟风,明年后年热的一定是武侠。金先生的作品固然好,可就是太好了,几乎人人看过,缺少新鲜感。

这次跟着父母来内陆探亲,本来心里挺排斥的,毕竟她生在港城长在港城,对内陆没什么感情。谁知无意中看到《大唐桃夭传》,一下子觉得没白来,要找的本子这不就来了!以为能捡个漏儿呢,谁知遇到了难缠的。

秦燕京想了想,说道:“五万可以,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剩下的四本桃夭传,我们有优先购买权,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冯教授笑了:“自然,不过话要说清楚,优先购买不是独家购买,我们可以根据价格,选择对我们最合适的买家,这个您没意见吧?自然,在卖给其他人之前,我们肯定会询问Lisa小姐的意愿的。”

秦燕京点头:“成交。”

冯教授不疾不徐:“秦小姐别急嘛,我这里卖的是电视剧版权,不包括电影和漫画、图书以及小说衍生人物的版权,包括但不限于桃夭人物玩偶、道具等等。另外版权时间咱们还没说......”

秦燕京:“......”这老太太挺懂行啊。

就这么的,章清云卖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版权,迅速完成了万元户的梦想。直到签了合同,章清云都还不敢相信,这就卖了?虽然如今港币没人民币值钱,可再不值钱,她也成万元户了!

秦萍也很惊讶,没想到写文章这么赚钱!

送走两人,冯教授敲了敲章清云的脑袋:“行了,回魂了。”

感觉到头上一疼,章清云赶紧伸手捂住:“老师,您下手也太重了!”

冯教授呵呵两声,翻个白眼儿:“小没良心的。”

章清云赶紧起身,狗腿地给冯教授倒茶:“那什么,老师,您喝茶。您不是说国外有专门的经纪人,专门负责洽谈版权、出版之类的事儿。您给我当经纪人怎么样?咱们就按最高的,百分之十五算代理费,怎么样?”

冯教授摆摆手:“不用,你是我的学生,帮你是应该的。我不想看我的学生受骗。那些港台过来的,最会压价。听说老多内地的小说,都被他们低价买走了,今日正好我看见了,也不单是为了你。”

她指指手边的文章,章清云一看,是强调版权重要性的,可见冯教授是真的在关注这方面的事情,只听冯教授继续道:“我准备在校报、江省日报和国家性报纸都投稿,让大家认识到版权的重要性,也普及一下港台那边的小说价格,什么样的书能卖什么样的价格,让大家心里有数。就算要低一些卖,也不能低的太离谱。”

对那边市场这么熟悉,章清云更不想放过了,冯教授不想做经纪人,肯定认识懂这方面的朋友,章清云赶紧恭维:“老师您就是高瞻远瞩。那什么,您也知道,我脸皮薄,不好意思跟人家提钱的事儿,不知道您有没有认识的朋友,以后版权、港台那边出版的事儿,甚至海外出版发行,都需要人替我去谈。”

冯教授点点章清云:“你还缠上了。”

嘴上嫌弃,手上却很诚实地刷刷写下了一个人名和电话,递过去道:“这人叫曲桓,如今在京城杂志社混日子。不过电话是他们筒子楼的公用电话,你晚上打就行。

他家在港城和岛那边都有亲戚,M国、F国也都有远亲,人脉广。而且他家以前就是做图书生意的,海内外的亲戚目前也都从事这一行,这方面人头熟。打这个电话,他会过来给你做经纪人的。今天上午港城大学的学生提到的,在港城出版的事儿,找他绝对能给你办好。

不过我建议他还是留在京城的好,毕竟是文化中心嘛,呆在那里,风向政策能知道得更快,你在青江只管好好写作,卖书的事儿交给他。”

章清云忍不住啧啧两声,这家境,估计那些年没少受罪吧。她一把接过来,笑着道:“行,老师介绍的肯定差不了。放学了我就给他打电话!”

时间也不早了,一看手表,快六点了,又说了几句话,章清云很快骑车回家。一路忍不住高兴地咯咯笑,到家了却什么也没说。灿灿还小,正是学舌的时候,这么多的钱还是不要让她知道了。反正家里不缺钱,灿灿从小什么也不缺,又没有养成骄奢的习惯,那就一直如此下去好了。

至于关百钺,嘿嘿,等过几天收到汇款单,再说不迟。

回到家,正好关百钺没回来,章清云赶紧给曲桓打了个电话。如今公用电话得先说找谁,那边知道后会告诉你几分钟之后再打来,然后双方挂断,守着公用电话的人起身去找人。时间到了章清云再打过去,才能跟人说上话。

今天就是,五分钟后再打过去,一道有些颓废的男声道:“喂,哪位?”

“我是章清云,是冯梦梅冯教授给我介绍的,说您可以做我的图书经纪人。”

话筒里的声音明显高亢许多:“对,对,对。可以,这活儿我家是干惯了的,这样,我过去亲自跟你谈,你等我,咱们面谈。”

章清云迟疑:“您方便吗?冯教授说您有工作......”

“方便,假还是能请来的,你别担心。到了青江我直接去你们学校,咱们过几天见。”

行吧,面谈就面谈。

不过先于曲桓到的,是来自港城的汇款单。距离签约也就过去大半个月,港城的汇款单来了。这么大额的资金往来,还是港城那边寄来的,银行格外重视,不仅让人专门来家里通知,还看了很多证件,连关家康和梁秀英的都看了,这才将汇款单交给章清云,并说了取款该带哪些证件。

好家伙,这下子全家都知道了。等人离开,就连四岁的灿灿都伸出手指头,想数数五万是多少钱。章清云扶额,她真傻,真的,完全没想到银行会亲自上门!也是她疏忽了,如今就是京城,国际汇款都不常见,更别提青江了,还是这么大额的,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关百钺看看手边的米饭,怎么觉得有点儿软呢。

章清云轻咳一声:“那什么,前几天秦萍带着她堂姐,一个在港城那边做娱乐策划的,看中了我的小说,这是卖版权的钱。”

关百钺眨眨眼:“几本书的版权?”

章清云笑着伸出手指:“一本,老师说先试试水,要是反响好,后面四本的价格肯定高,要是不好,反正五万也够咱们花一段时间了,我再写就是了。”

“够,怎么不够。”梁秀英眼里都是惊喜,聪明,长得漂亮,还会赚钱,这儿媳妇简直太好了,也不知怎么眼瘸,看上她儿子了。梁秀英忍不住啧啧两声,嫌弃地看了儿子一眼。

关百钺:“......”会赚钱的儿媳妇,果然比亲儿子还受欢迎。这饭,是越来越软了。

如今有外汇兑换业务的就一家银行,当时签合同的第二天,秦燕京没走,专门领着章清云去办了银行卡,并询问了汇款的一些细节才走。

如今有了汇款单,章清云带着所有证件,连《北方文学》寄来的证明材料,证明章清云就是作家章清云,可以说做了完全的准备,这才在第三日下午,和关百钺骑车去银行兑换取钱存钱。

也是到了银行才知道,根据最新的《外汇管理条例》规定,凡是华国境内的华国公民、外国侨民或者无国籍的人,收到国外、港台或者濠州汇入的外汇,都必须结售给华国银行;而对人民币三千元及以上的大额汇款,允许个人留存10%的外汇。上述结售给华国银行所得的人民币,皆享受优待侨汇的有关待遇。

允许个人留存10%可以说是意外之喜了,秦燕京的汇款是伍万元港币,留存10%就是五千港币,也不少了,以后和秦燕京继续合作的话,外汇只会更多。在国内,外汇无法直接流通,不过可以换成外汇券,在外事商店等处购物,买一些国内其他商店很难买到的东西,当然也可以留在银行,以后出国玩的时候用。

章清云暂时没有换外汇券的打算,想用的时候随时都能用。除了外汇的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后面那句“享受优待侨汇的有关待遇”这句话了。这就要说说侨汇券这个时代产物了。

侨汇券诞生于一九五七年,是计划经济时期,为了平衡国家外汇短缺和保证侨眷生活而推出的制度。

早年外汇到了国内,得强制结汇,变成人民币才能在国内流通。可外汇购买力多强啊,强制变成人民币,华侨又不傻,汇款慢慢变成了汇实物,外汇一度减少。

为了鼓励华侨多给侨眷们汇外汇,这才在五七年发行了侨汇券,其实就是用物质奖励,主动让侨眷们鼓励国外亲属寄送外汇。

侨汇券由主票和副票构成,主票由侨汇数额、发行机构名称及印章、编号等构成,副票就是所谓的物质奖励了,由一个个更小的票据构成,上印各种可以购买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例如粮票多少多少斤、糖票、肉票等。

自五十年代起,凡是境外外汇折合人民币一百元的,凭借侨汇券的副票,可依价额外购买供应粮食六公斤、食用油一公斤、白糖一公斤、鲜肉一公斤和棉布十尺。

侨汇券副票不能单独使用,需要搭配人民币同时使用才行。这么多年,侨汇券附票的副食品券没怎么变。可外汇券主票的购买能力和范围在不断增加,如今外汇券主票不仅能购买生活物资,还能去外事商店,购买罕见的日用品、工业品等,更可以和一些票证、购物券互换,在华国一度被称为“超级货币”。

按照如今人民币和港币的官方汇率,四万五千元港币约等于一万三千七百人民币,按照如今外汇券兑换副食品的数额,这笔稿费,能给家里增加一千六百多斤的粮食,两百七十多斤的食用油、糖和肉,还有一千多尺的棉布。

听着柜员一一报账,章清云和关百钺都傻了,要知道如今买什么东西可都要票!外汇有这么多好处,看来以后得多和秦燕京合作了!

本来还想问副票里的副食品能不能减少一些,换成棉布、白糖、工业券等耐储存的,可一看柜员拿出来的侨汇券就闭嘴了。

为啥?那券都是印好的,柜员也没有权利更改。

忙活了一上午,柜员们还帮着计算了要交的手续费和税费,并且提前去税务局请了工作人员,现场交税,十分具有服务精神了。

出了银行的门,关百钺笑:“这下真成吃软饭的了。”刚才工作人员看他的眼神儿啊,不敢想。

章清云笑;“那就有点儿吃软饭的自觉,把我服侍好了,给你赏钱。”

看看左右没人,关百钺忍不住调侃:“怎么,昨儿没服侍舒服?那今晚我再努力努力。”

“流氓!”

耍了回花腔,两人看着多出来的粮票、油票、糖票等一堆票证,还是很震撼的。关百钺咽了咽口水,说章清云:“快,给爸妈送过去一些,这些够咱们吃一两年的了,别过期了。”

几乎所有票据都是有时效性的,外汇券的副票也不例外,他们拿到的是一年期的,也就是说,一年后就过期了,按照人口数量,章清云拿了约一半的副票送回家,把章砚臻和陈静吓了一跳。听说是取稿费时白送的,陈静比闺女还高兴:“以后多挣外汇,如今国家正缺外汇购买新技术呢。”

他们这一代人对外汇是有执念的,报纸上天天报道,只有外汇才能买最新的技术,才能发展国家的工农业,让国家走上富强的新道路。

没在家多呆,下午还有课呢,因为汇款单而带来的冲击,就这么短暂的过去了。两人上辈子都是见过钱的人,还不至于被一万多块钱吓着,吓着他们的是那些票证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