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二日,林爸林妈跟林希两夫妻以及林南三人,大包小包前往京城。
当天晚上,夫妻两并林南都住在祁家,亲家双方都是品行不错的人,又都很满意这门婚事,一场见面宾主尽欢。
好不愉快!
次日报道,兵分两路。
林希这边有祁博衍陪同,林爸林妈跟林南一道去他学校。
史家胡同距离京大将近二十公里,林希两夫妻用了近两小时才到学校。
此时京大的周遭,完全不是后世那高楼林立,交通四通八达的样子。四周都是50年代建的破房子,还有大片的农田、菜地,完全一副被农村围在中间的样子。
哪怕这样,夫妻两还能听到有人感叹,“京大好大,有好多门,来了两天了,我到现在还搞不清,哪个门是哪个门。”
“大学这么好,难怪人人都想上大学。”
“是的,咱们都考上了大学,都是幸运的。”
目送聊天的几个人远去,林希说道,“这才是年轻该有的样子。”
过去十年的大环境太过压抑,大部分年轻人的性格都被压抑了。
自打高考恢复后,她才偶尔能看到这般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你一直都是这样充满活力的样子。”无论原主,还是现在的她,一直都这样。
“生于这个时代,长于这个时代,她能一直积极乐观,真的很难得。”这是林希佩服原主的地方,“倘若我们真的是互换了灵魂,凭借她的性格和处事作风,一定能在那个世界过得很好。”
“无论你,还是她,都没做过任何亏心事,相信老天爷也会给她最好的安排。”祁博衍坚信道。
“希望如此。”这是个沉重,且无论他们讨论再多,也看不见结果的话题,林希轻易不去触碰。偶尔话赶话触碰到了,也尽量转移话题,“走,咱们找找经济系迎新的地方。”
见她转移话题,祁博衍自然而然跟着一起转,“沿着人多的地方走,应该就能找到。”
果然,如祁博衍所说,沿着人多的地方,没走多远,就看到有一堆堆人聚集的地方,人群后面隐隐能看到用红布条书写着的‘迎新’两个大黑字。
很简陋的迎新方式,但遮不住学生们脸上的愉悦。
两人一个个位置找过去,总算找到经济系的迎新位置。
迎新位置中间摆着一张课桌,桌子后面坐着一男一女两个年轻的,瞧样子应该是学生的人。桌上摆放着一堆资料,还有需要填写表格的地方,桌在前面排着一队等待报道的人。
两人在人后排队,等候报道。
前面等待报道的人,见队伍里难得出现一个女子的身影,转过头来跟他们自我介绍,“你们好,我是来自陕西的林爽,今年二十二岁,搬过石头、修过河道,当过小学校长,也当过教育局干事。高考消息恢复后,请了两个多月假,死命复习,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虽然经济系不是我自己选的专业,也不知道要学什么,但能上大学我就很高兴。”
自报完家门,他问两人,“你们是一起考上大学的吗?”
“我陪我爱人来报道的。”祁博衍回答道,“我们来自冀省下一个农场,我爱人去年6月份才高中毕业,毕业后就留校当老师,虽然只当了一个学期老师,但学生都很喜欢她。”
早就知道这届学生中,肯定卧虎藏龙的,啥来头,啥工作经历都有。
可这一上来就碰到当过小学校长,又当过教育局干事的人,自家妻子只当半学期的老师,确实似乎有些不够看。于是,祁博衍骄傲着语气道,“不过,她整理出来的复习资料,被省教育局推荐给国家教育局出版,如今已经在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开始售卖。”
听到他立马,林爽眼睛当即亮晶晶地看向林希,“你就是林希?”
林希虽不知道对方为什么突然这么激动,还是礼貌地回应道,“你好,我是林希。”
得到她肯定的回答,林爽激动地伸出自己的手,“我能考上京大,全赖你那份复习资料。虽然我当过小学校长,还在教育局当干事,但从读五年级开始就开始运动,我的知识并不是非常扎实。恢复高考消息传来后,我四处找复习资料,后面从一个到山西下乡的同学那里,得了你整理的复习资料。”
“我就是照着那份复习资料复习,刷题,最后成功考上大学的。”
“当时我虽然到处找资料,但抱的希望很渺茫,毕竟那么短的时间,我觉得就算有人真有资料,也不一定愿意拿出来跟别人分享。毕竟多一个人分享那资料,就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当时我同学说有资料的时候,我就把自己的疑惑说出来了。”
“他说这份资料的整理者,对于分享自己整理的资料一点都没藏私,还把你不藏私的那番话说给我听。”
“当时听了,我就在想,哪天有机会见到本人,我一定要好好感谢她一番。”
说完,林爽当即放下自己手上的大蛇皮袋,非常正式地跟林希鞠了一个躬,“谢谢你,林希同志!因为你的大方无私,让我顺利考上了这么好的大学。”
“以后你有什么需要尽管说,能帮的我一定想办法帮忙。”
林希完全没想到,自己跟眼前的男子还有这样的渊源,更没想到,他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跟自己鞠躬。她想伸手去扶人,发现自己两只手上都拿着东西,还好祁博衍反应比她快,已经放下行李将人扶起来。
放下行李的林希,连连对他摆手,“那资料拿去出版,我是拿了稿费的,不是白送给人的,你不必这样。”
林希真心不觉得自己那样做,有什么了不起的。
就像她先前说的,她不过是占了先机,才能趁机得第一波好处。
她当时要是把那资料藏着掖着,现在再拿出来,起不到之前拿出来那样的效果了。
说白了,她拿出那复习资料,也是为自己博名头。
当真不值当这样被夸奖。
别人却不这么觉得。
早就关注这边动静的人,知道事情始末,纷纷对她竖起大拇指,“知识的力量是不能用金钱来估量的,而且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稿费很低,还是一次性的,你那些资料哪怕给你再高的稿费,也没多少钱。”
“而且你大可以等自己考完,再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可你没有这样做,你真是太无私了。”
“对,这事换很多人身上,都做不到你这样。”
“……”
就这样林希还没报道上,就被一小圈的同学所熟知。
直到报道完往宿舍楼走的时候,林希耳朵里还是各种各样的赞美声,她有些状况外地说道,“我没想到这事竟然能给我带来这么多的赞美。”
“就像刚才一位男同志说的,知识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的衡量的。所以,用你那份复习资料,并且顺利考上大学的人,感激你,也是应该的。”
“那些有意考大学的人,被困住太多年了。这份资料带给他们希望,让他们实现希望,你得到这样的赞美不为过。”
“只能说这个年代,大家都还很淳朴。”得了人家的好,就记在心里。
先他们报道完,在前边等他们的林爽,看到他们两夫妻,迎了过来,“我没想到因为自己的举动,会引来这么多人,希望没给你们带来困扰。”
“困扰倒是没有,就是没听清咱们系的情况。”填写资料的时候,负责迎新的一男一女有介绍经济系的情况,但当时周边吵吵闹闹的,她听得断断续续的,听得不是很清楚,“能麻烦林爽同学给详细说一下吗?”
“咱们系总共招生80人,年纪最大的31岁了,家里孩子都上小学了。年纪最好的18岁,跟你一样去年才毕业的。68名男同学,12名女同学。咱们的宿舍在37号楼,八人一间宿舍,你们女生那边大概有四名同学要跟其他系同学住。”
“谢谢林爽同志,我记住了。”
林爽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要不是我,你也不会没听清两位学长学姐的介绍。”而后解释道,“我就是没想到能整出那样一份条理清晰,知识全面的复习资料的人,竟然还这么年轻。”
他一直以为对方大概是某个单位,已经工作很久的人了,完全没想到对方这会儿才19岁,“对了,你是自己选择经济系的?还是跟我一样被调剂过来的?”
“我是自己选择的。”
林爽又意外了,“感觉你更适合当老师,我以为你第一选择会是师范类专业呢。”
“我这人喜欢新东西,经济系感觉起来比老师新颖,我就选择它了。”林希笑着解释了一句。
“反正毕业后都是为国家服务,学什么都一样。”
都还有去宿舍打扫卫生,两人没继续多说,就各自往各自的宿舍走。
林希的宿舍是205,果然如林爽所说,她住的是混合宿舍。
205宿舍除了他们系剩下来的4名女同学,还有两名中文系,两名新闻系的女生。
宿舍的床铺是上下两层的铁架床,宿舍里除了八张铁架床外,还有两张看起来很破旧的四角桌,每张桌子边上摆放着同样斑驳的四张椅子。另外,还有几个铁架子,看起来像给人放箱子的。
他们到的时候,上铺的床只剩靠近门口那张,下铺倒是还剩三铺。
林希不想睡下铺,只能选靠门的上床。
这年头的宿舍,不像后世那种带有卫生间和浴室,就单独只有一个宿舍,洗刷上厕所,都要到公共的洗浴间和厕所去上。
地板大概有人打扫过,虽然很久,但看起来蛮干净的。
两人一起去打了水回来擦床铺,擦完,祁博衍又帮着在床铺上装好铁丝线。
然后林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用几块颜色比较明亮的布拼接好的床帘,挂到铁丝线上,把自己的小床铺隔成一个小空间。
跟这个时代的人不一样,她比较注重个人隐私。
现在条件有限,她只能这样给自己创造一个私属的空间。
至于为什么不用整块一样的布做床帘,那是因为她深谙低调的道理。
挂床帘的行为,本就很难被这个时代的人所理解,她要还用一整块好的布,不知道别人在背后怎么嘀咕她呢。
她无意当个鹤立鸡群的人,所以这样做正合适。
刚擦的床铺还没干,她没着急装被单,弄好床帘,又放好箱子,两人就去食堂觅食……
这个年代上大学,不止免费,国家还给补贴。
这补贴除了固定每个月给钱外,还给饭票菜票。
学生一日三餐的饭食,凭票自己到食堂吃。
刚才报道的时候,已经领了这个月的饭票。
林希两夫妻在宿舍楼问清食堂的位置,就前往食堂。
京大现有三个学生食堂,两个在百周年纪念讲堂所在地上,一大一小,较大的那个食堂被称作“大饭厅”,学校有大型活动需要用的时候,也被拿来当礼堂使用。小的就叫是小食堂。这两座食堂是五十年代建设的,整个五十年代京大只有这两座食堂。
直到1964年,学校才又盖了新食堂—学一食堂。
林希上辈子逛过京大,彼时学一食堂还在,是当时京大最古老的食堂。
这是她往后四年学习生活的地方,有的是时间去对比现在的学一食堂,与后世的异同。所以她没选最新的学一食堂,而是选了在后世已经不存在的大小饭厅,去一探究竟。
这时候的京大校园,道路还是土路。土路最大的问题,就是下雨天时,但凡人或者车,在上面留下印记。雨后没专门平整,路面就会坑坑洼洼。
不凑巧的是,开学前几天下过雨,这两天天正好放晴,学校大概安排不出人来平整,所以走到哪里的地面都是坑坑洼洼的。
虽然走起来有些硌脚,但比起下雨的泥泞,硌脚一点不算什么。
不过,林希还是小声跟祁博衍说道,“我上辈子只在极小的时候,走过这样的土路。后面,哪怕我去偏远的农村,水泥路也基本都通到各家各户的门口,鲜少再看到这样的土路。”
祁博衍早就听她说过,后世一二三线城市基本都有飞机场,动车路线几乎经过每个县,高速公路更是四通八达。不用几个小时,就能从南飞到北,从东飞到西,甚至很多国家都是当天飞当天就能到达的。
虽然他有限的想象力,很难想象她口中描述的世界,是何等的盛景。
但他知道,那一定是一个非常便利的世界。
他想现在任何人,都想象不到,几十年后现在这个落后的国家,能发展到那地步。
而他因为遇到林希这个有特殊际遇的人,他提前知道了这国家往后的样子。
想到世界上,独有他这么幸运,祁博衍的心情就好得不行,“到那个时候,咱们也才六十岁左右。照你说的,那时候人的人均寿命已经将近八十岁,咱们都好好保养,争取活到平均寿命以上。那样,咱们就有二十几年时间,可以享受那个年代的便捷生活。”
“必须的。”所以她在吃的方面,从来都很舍得,“我想到时候我对那个时代的感觉,肯定跟上辈子决然不同。”
上辈子的她,哪怕拥有让人羡慕的工作,收入高,也稳定,可被高房价压得,也有种死气沉沉的感觉。
加上全网都在说:神采奕奕的老年人,死气沉沉的年轻人,以及生不如死的中年人。【1】
她当时按年龄算,即将迈入中年人,可既没结婚,又没小孩,相比较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已经算好很多。
但她也有她的烦恼,那就是走到哪里都要被催婚,搞得她特别不喜欢回家。
被催烦了,她甚至萌生了跟那些七大姑八大姨断亲的想法。
可惜上辈子的她,并不是个多有主见的人,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只能暗中想想而已。
“等到那时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