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与讨厌鬼合作之后 砚边舟

50. 慈稚伤(五)

小说:

与讨厌鬼合作之后

作者:

砚边舟

分类:

衍生同人

赵灼玉原本想在衙门休息,可一看见笔墨卷轴怎么也睡不着,思及衙门离家也不远,和李逢舟约好见面的时辰就回家去了。

才进家门赵培就闻讯赶来,道:“你昨日差人传话说衙门里有急事要在外过夜,怎么样,没累着吧?”

原是赵灼玉昨夜到都察院之前怕爹娘忧心,请人传话。赵培今日休沐,还不知道赵灼玉被抓到都察院的事。

她略一思忖,觉得有必要告诉父亲,就把昨夜发生的事一一说了。

赵培听罢面色一沉,“他身为左佥都御史,就算监察着安幼局,也不至于亲自出马抓人。要么是想敲打你,要么就是想针对我。若是前者,想必他与此案也有所关联。”

安幼局一连死了两个孩子,身为监察者,秦庸有被问责的可能。

按理说他该竭力查明真相,撇清关系才是,如今却有意阻挠京兆府的人查案,愈发透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

赵培见女儿蹙眉凝思,解释道:“至于针对我,是因我巡抚凤阳,带回来不少好消息,陛下龙颜大悦。如今右都御史要致仕,衙门里有人猜测我会被提拔。眼下安幼局出了这档子事,提拔秦庸的可能就更小了,他在你身上捏错,也好说我教子无方,借机参我一本。”

“原来如此。”

赵培看女儿眼下乌青,催促着她先去休息,其余的事之后再说。

赵灼玉只睡了一个多时辰,起来用过午膳后就去浮云堂找李逢舟。

离开京兆府前,李逢舟告诉赵灼玉:“午时三刻浮云堂见,还有另外一个厉害的人物来。”

赵灼玉猜测另一人应当是江煜或是李逢舟在兵部任职的朋友。可到了浮云堂,见到的却是楚长昀。

三人见过礼后各坐一边,赵灼玉问:“楚小侯爷怎么来了?”

楚长昀笑道:“还不是某人死皮赖脸地求我帮忙。”

“是是是。”李逢舟给楚长昀作揖,“还请小侯爷不吝赐教。”

楚长昀满意点头,面色逐渐平静,缓缓道:“临溪诗社的东家是钱伯清,钱家是皇商,产业遍地,有钱建造规模宏大临溪诗社不足为奇。既是皇商,与权贵熟识也不奇怪。怪就怪在他每半年就会引进不少穷苦,但长相清俊的孩童,美其名曰给他们机会补贴家用,实际嘛……”

他嫌恶冷哼,继续道:“我不信那些文人雅士就当真高雅,背地里做着什么勾当还知道呢,定然有不少喜欢娈童的人。”

赵灼玉感到不可思议,原来不止安幼局的孩子惨遭毒手。

“楚小侯爷是如何知晓的?”她问。

李逢舟接过话来:“楚小侯爷人脉甚广,也去过临溪诗社,知道这些不足为奇。”

“挖苦我呢。”楚长昀用折扇打李逢舟的手背,又道:“若说阿兴的死与临溪诗社无关,傻子都不信。可你们眼下面临的问题已不光是查案这么简单了,临溪诗社到底靠着谁我也不清楚,但传闻……陛下的胞弟常去临溪诗社游玩,这也是我才打听到的。就算诗社背后的大山不是他,想必也不会是个简单的角色。”

空气凝滞了一瞬。

皇上的胞弟——不学无术且喜怒无常的齐王。

赵灼玉只觉得头疼欲裂,但又隐隐觉得凶手不会是他。

毕竟他喜怒无常,有传闻说他打死过下人,手上沾了不知多少条人命,他要是想杀阿兴,何须大费周章地把人运送到燕京东边?

李逢舟道:“案子总归得查下去。”

又看向楚长昀,笑得不怀好意,“我有一计,望楚小侯爷配合。”

……

辞别了楚长昀,赵灼玉心焦道:“你让楚小侯爷去诈安幼局的郭备,成了还好,不成的话岂不是连累小侯爷了?”

“他精着呢。”李逢舟示意赵灼玉安心,又道:“兵部那边我已经知会过了,他说他尽力。”

赵灼玉不料李逢舟如此神速,略显惊讶道:“你没回去歇息?”

李逢舟一脸云淡风,“我平日睡得好,偶尔熬一熬不妨事。”

赵灼玉见他面色略显憔悴却还在逞强,并不揭穿,笑道:“真不愧是李大人。”说完起身往外。

李逢舟跟上,道:“时辰差不多了,去见江煜吧。”

“去大理寺?”

“去水月庵。”

二人策马至水月庵,远远看见有官差不停进出。

赵灼玉下马后急忙上前,恰好江煜从大门出来,见了来人拱手笑道:“赵推官来了。”

又朝缓缓而来的李逢舟见礼。

李逢舟眼看架势不小,想来江煜不负所望,已有发现。

“江兄,这是?”李逢舟看了看来往官差。

江煜面色逐渐凝重,引着二人进到庵内,指着院中用布盖着的、隆起的小山包,沉声道:“昨夜我接到你的消息一刻也不敢耽搁,来水月庵外守了一个时辰,确定不会有人来,我就顺着你给的线索发现了一个地窖,这地窖挖得深,我下去之后沿着路往里走,竟发现了白骨。我让人守着,回京城把此事告诉了正卿大人。”

“论理,此事最先也落不到大理寺手上,可我知道你们落在秦大人手里,不敢把发现白骨的事泄露出去。我知道正卿大人与赵推官的舅舅交好,两位大人都皆是满身正气之人,且赵推官昨夜也在场,我便把所见告诉了他。”

“他觉得这事耽搁不得,便筹划给我调人,忙活到天快亮才到。”

李逢舟和赵灼玉闻言诧异非常,半晌说不出话来。

所以昨夜秦庸突然出现,是怕他们发现水月庵的秘密?那为何不在人走之后湮灭证据?

赵灼玉认为不是不想,八成是没来得及。毕竟大理寺的人搬运尸骨都用了几个时辰。

李逢舟连道辛苦,他知道江煜是个做事要思前想后人,此番麻烦于人,他难免有愧。

江煜却笑道:“说什么辛不辛苦的话,换作别人发现那么多尸骨也会报案的。只是其中缘由,逢舟能否透露一二?”

兄弟二人说话,赵灼玉搭不上,况且她心有余悸,于是点了灯笼准备下地窖。

守在地窖旁的官差不知赵灼玉是京兆府的推官,阻拦道:“下去越往深处走就越臭,姑娘家还是待在上面比较好。”

赵灼玉道了声“无碍”,一手持灯一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