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中条山的狼

第295章 老方,我那些设备都用哪了?

小说: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作者:

中条山的狼

分类:

历史军事


“搞,不单要搞,还要大搞,不要小打小闹。你立刻组织最精干的地产和商业规划团队,以这些地铁核心地块为基础,给我拿出一个全面的CBD开发方案来!不止一个,香江几个核心区域,油尖旺、中环、湾仔、铜锣湾…只要有我们拿到的好地块,都给我规划进去!每个CBD的核心,必须包含一座集大型超市、品牌百货、餐饮娱乐于一体的‘黄河生活广场’!要成为区域地标,要引领香江商业的新潮流!”

“CBD倒是容易上口,可是老板搞这么大,我们的资金?”

“黄河实业有多少资金?”

“还有三个多亿港纸,近期我们在建的项目很多,而且老板你又不搞预售那一套。”

“那就改改,封顶了就可以卖。”

“太好了,这样还能缓解销售的压力,不然每次都是挤破头,搞得我们还要弄摇号。”

“摇号?有那么夸张么?”何雨柱只知道黄河的房子卖得不错,因为资金回流他能看得到,他可真没想到还需要摇号。

“嘿嘿,谁让老板你每次都不去现场呢,要不要去看看,我们那些豪宅就要开售了。”

“不去,卖房子有什么好看的。”

“好吧。”忽悠失败阿浪小小失落。

“你抓紧搞CBD,这玩意搞一个出来顶你卖不知道多少楼。”

“明白,老板!我马上去办!规划团队早就储备了这方面的人才,方案很快就能拿出来。不过…港府那边,对地铁上盖物业的审批一向严格,而且我们刚吞了李家,有些人可能会借机卡我们。”

“我们又不是偷来抢来的,真金白银搞建设,还是为了香江的繁荣,让支持我们的立法委员也动一动。”

“是,老板!”

接下来的日子,黄河实业内部高速运转起来。

一支由顶尖建筑师、商业策划师、交通规划师组成的庞大团队被迅速集结,在阿浪的亲自督导下,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规划设计。

他们以李超人遗留的那些黄金地块为基点,结合地铁网络的布局和未来城市发展的预测,勾勒出一个又一个领先时代的CBD蓝图,当然何雨柱也会提一些建议,他没开发过,可他去过呀。

油尖旺核心站:规划了集超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大型购物中心于一体的“黄河世纪中心”;其核心便是超过五层的“黄河生活广场旗舰店”,顶层设计为带影院的娱乐中心。

中环延展区:利用靠近金融核心区的地块,规划了以高端金融、专业服务为主的“黄河国际金融广场”,配套的“黄河生活广场”则主打精品超市和国际奢侈品牌。

湾仔海滨地块:设计为融合滨海景观的“黄河港湾天地”,包含文化展览馆、高端公寓和大型休闲购物中心,其“生活广场”强调家庭娱乐和餐饮体验。

铜锣湾新枢纽:依托地铁换乘站,规划了集潮流购物、时尚餐饮、青年文化于一体的“黄河潮流之城”,其“生活广场”定位年轻化、快时尚。

每一个方案都力求在功能复合性、空间利用效率和商业吸引力上达到极致。

大型超市作为吸引日常人流的核心磁石被置于重要位置,与百货、餐饮、娱乐形成完美互补。

当这些凝聚了黄河智慧与野心的庞大规划方案,带着详细的经济效益分析报告,被正式提交给港府相关部门时,立刻在内部引发了巨大震动。

方案的体量、前瞻性和可能带来的城市面貌革新,都远超寻常项目。

审批的过程很慢,不过在内部(立法委)和外部(媒体、华商会)的共同推动下,天平还是倾斜了。

1978年9月,新加坡黄河半导体研发中心。

“频率稳定,指令执行无误,功耗在预期范围内!”负责测试的工程师艾米莉亚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指着屏幕上一条近乎完美的曲线,“基于我们优化设计的8位微处理器核心,集成内存控制器和基础I/O接口的这块主板原型,成了!”

屏幕上显示的系统自检提示——“SYSTEMREADY”,与一年前在香江成功复制航电核心时的提示如出一辙,但意义却天差地别。

这次,是他们完全自主设计、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计算平台雏形——一块功能完整的主板原型,其心脏便是代号“黄河-1”的8位微处理器(CPU)。

皮特森博士摘下眼镜,用力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声音沙哑道:“立刻整理所有设计文档、测试报告、工艺流程图!特别是‘黄河-1’的核心架构、指令集定义、总线时序,以及这块主板的集成逻辑设计。威尔逊先生那边,需要最详尽的资料去申请全球专利。”

成功的喜悦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紧迫感便重新笼罩了实验室。

所有人都清楚,在半导体这个全球巨头环伺、专利壁垒森严的领域,仅仅是“做出来”远远不够,必须用法律武器将成果牢牢保护起来。

一周后,香江,黄河集团法务部。

威尔逊的办公室俨然变成了一个临时作战室。

宽大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标有“机密”的技术文档,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被不同颜色的图钉标记着关键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局位置。

他正与聘请的资深国际专利律师团队进行电话会议。

“威尔逊先生,情况比预想的棘手。”电话那头,领头的律师约翰·卡森开口道。

“具体说说。”

“我们刚刚收到北美专利商标局的初步审查意见,以及来自欧洲几个主要专利局的反馈意见。”

“他们怎么说?”威尔逊的声音很平静。

“北美方面对我们的‘黄河-1’处理器核心的几个关键架构特征提出了质疑。他们引用了……嗯,主要是来自大洋彼岸那几家顶级半导体公司的几份早期专利和未公开的技术备忘录作为‘现有技术’,告知我们的设计与这些‘现有技术’过于相似,甚至提示我们可能存在借鉴。”卡森律师回道。

“借鉴?”威尔逊冷笑一声,“证据呢?我们的设计文档、研发日志、每一次迭代的芯片流片记录都清晰完整。皮特森团队的创新点有据可查!”

“问题就在于‘现有技术’的定义。”另一位负责欧洲事务的女律师接口道,“他们引用的某些‘备忘录’和‘内部技术报告’,我们甚至无法在公开渠道查询到其完整内容。这是他们惯用的方法,目的就是拖延甚至扼杀新兴竞争者的专利授权。欧洲方面虽然相对客观,但也受到了来自北美同行的游说压力,就算是通过,审核周期也会非常长,长到有肯能下一代产品上市还在审。”

威尔逊沉默了,来自大洋彼岸的阻力,他早有心理准备。

仙童团队本就是那个“巨无霸”的衍生品,如今带着突破性成果自立门户,对方不可能坐视不理。

打压新兴挑战者,维持技术垄断,是资本的本能。

“硬碰硬,走法律诉讼,可行么?”好半天威尔逊才问道。

卡森律师回道:“非常不智,威尔逊先生。对方拥有顶级的法律团队、近乎无限的诉讼资金以及在当地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一旦陷入旷日持久的专利诉讼泥潭,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我们都会元气大伤,宝贵的市场窗口期将彻底丧失。而且,在对方的主场,胜算渺茫。”

威尔逊站起身,走到办公室的世界地图前,目光缓缓扫过上面标记的点。

硬的不行,那就必须“曲线救国”。

“卡森,既然这样,我们的专利布局策略就需要立刻调整。”

“你说,我们都在听。”

“第一,分拆核心专利。将‘黄河-1’处理器最核心、最具独创性的微架构设计、指令集扩展部分,与相对外围、可能引起争议的接口、总线设计分开申请。集中火力保护最核心的‘心脏’。”威尔逊道。

“明白,这可以降低整体被驳回的风险,核心部分也更容易论证其独特性。”卡森回道。

“第二,先在瑞士和新加坡申请。瑞士拥有完善且相对中立的专利体系,国际声誉良好。新加坡作为我们重要的研发基地,本地申请具有地利。优先确保在这两个关键司法管辖区获得核心专利授权。特别是新加坡,这里将是‘黄河-1’初期的重要生产地,必须确保本地生产、销售无虞。”

“利用新加坡和瑞士作为跳板?”电话那边的卡森眼睛一亮,“获得这两地的授权后,我们可以凭借《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优先权,以及正在发展中的《专利合作条约》(PCT)体系,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主张权利,这将大大增加我们谈判的筹码,也能部分抵消来自北美方面的直接压力。这确实是个可行策略!”

“第三,我们还要“准备‘B计划’,我会告诉技术团队,对可能被重点关照的争议点进行微调,准备替代方案。同时,开始着手设计下一代兼容但架构优化的‘黄河-2’内核,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拉开独创性差距,绕开潜在的专利雷区。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是,威尔逊先生!”卡森律师团队的成员们精神一振,思路被打开了。

硬碰硬不行,但利用规则、寻找缝隙、多线布局、持续迭代,这正是顶级商业律师和战略家的拿手好戏。

“抓紧时间行动,皮特森博士那边会全力配合你们提供所需的一切技术细节。记住,速度是关键。在对方编织更严密的网之前,我们要在尽可能多的关键节点插上属于黄河的旗帜。”

“明白!”

会议结束后,威尔逊跟何雨柱做了汇报,何雨柱只说了一句:“现在才刚刚开始,以后这种仗还有很多,威尔逊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我知道,老板,这个从我们汽车的销售情况就能看出来。”

“拆的更细一些,最好把每个能单独拆出来的都进行注册。”

“这老板,有必要么?”

“有必要,这样我们最多就是采购一些小部件,然后就能出成品。”

“明白了,那以后其他需要注册专利的我也会优先考虑这个方案。”

“这个你到时候跟技术部门确认,以对我们最优的方案来。”

“是。”

接下来的日子,黄河法务团队与皮特森的技术团队紧密协作,使用了专利池战略和‘核心专利+外围专利’的构建方式(类似于5G、6G专利注册方式),全球跑专利注册。

而实验室已经开始把‘黄河-2’的设计提上了日程,至于说批量生产,何雨柱没安排,再加上专利的问题,就暂时搁置了。

时间到了12月底,一次影响历史的会议闭幕,何雨柱那份关于在“宝安”进行综合性开发的庞大投资计划,终于有了具体消息。

何雨柱接到电话已经到了1979年的元旦,电话是梁行长亲自打来的,声音带着难掩的振奋:“何先生,好消息!你那份关于宝安县综合开发的方案,上面高度重视!虽然具体细节,比如土地政策、合资比例、管理模式等等,还需要进一步磋商,但大方向已经明确——欢迎黄河集团这样有实力、有诚意的伙伴参与国内的建设!粤省很快会成立专门的对接小组,邀请你方派代表团过去进行实质性谈判!”

饶是何雨柱一向沉稳,此刻也不禁握紧了话筒:“梁行长,多谢。开年就得到这么好的消息,我这一年一定很顺!”

“哈哈哈哈,一定顺,一定顺!”梁行长笑道。

“我们可以去多少人?”

“人数倒是没限制,可何生你总不能带几百人过去吧。”

“那倒不至于不过几十个总还是要的,该跑的地方我们都会去看看,总需要一些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不是。”

“那是肯定了,不过你们这么多人过关是个问题。”

“总会有办法的。”

“那是自然,以何生的手段,应该都是小事,小事!”梁行长很高兴,因为真要谈成了,他这边后面几年都会好过很多。

挂了电话,何雨柱就让小满通知到了所有人,让他们把人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