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在七十年代精准扶贫 问秋声

22. 第二十二章

小说:

在七十年代精准扶贫

作者:

问秋声

分类:

现代言情

傍晚时分,陈溯华在安排好养殖场的事后,便提着一桶汽油来到大队部。

她将东西递给魏生,又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

“这是油本,以后加油要先来大队部开批准条。”

“明白了,陈姐。”魏生小心翼翼地将东西塞进口袋。

自从陈溯华让他去学开车后,他便天天喊她姐,陈溯华已经说了他好几次了,对方不改,她也没办法就这样应着了。

村里围观的孩子,见陈溯华过来便凑上去问:“陈姑姑,我们能摸摸吗?我们保证不会弄坏。”

这些孩子虽然看着没比陈溯华小多少岁,但是她们父母结婚早,如果叫姐姐不合适,所以村里的孩子都叫她姑姑。

陈溯华点点头,“小心点别摔着。”

孩子们都小心地将手放在上面,其中一个趁大家都没注意顺着轮子,直接爬进了驾驶座。

“哦!我是拖拉机手,我也会开拖拉机啦!”他边转动方向盘边挥舞着手臂。

陈溯华见到心猛地一惊,好在魏生有随手拔钥匙的习惯。

她皱着眉刚想训斥,就见从外面走来一个带头巾的女人。

她二话不说一把将坐在上面的男孩薅了下来。

“魏刚刚,我让你给我犁地,你跑这干嘛!”

“一干活你就偷懒,吃饭的时候你怎么不偷懒。”

小胖子扭动着身体想从他娘手里逃出来,“娘这犁地的活哪是人干的。”

“不是人干的谁干的,少废话回家!”

陈溯华全程保持微笑,目送着娘俩离开。

魏刚刚这小子,上学逃课,干活偷懒,没少挨他娘的打。

她看了眼天色,太阳快下山了。

想了想张口说:“我记得这台拖拉机能耕地是吧。”

铁牛-55是由苏联的拖拉机改进来的,功能和性能上要比本土的好很多。

不仅能犁地,还能播种和运输。

“对,农机局的前辈都教我了。”

“行,那明天村里的地就交给你了,等过段时间我再想办法买个播种机。”到时候村里就能进入半自动化了。

魏生一脸不可置信,“真的!”

“怎么你不愿意?”

“不是,”他连忙将头摇成拨浪鼓,“只是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让我上手了。”

“别高兴太早,有你忙的。你要是觉得累,就提前找个徒弟到时候可以轮流干。”

“怎么可能,就这些地我分分钟就搞定了。”

陈溯华看他一脸自信,无声地笑笑:“随你。”

将事情交代完,村里下工的时间也到了,她顺着田埂走回去,路过魏山家见大门半开便推门进去。

“叔,叔?”连叫好几声,依旧没人答应,正当陈溯华奇怪时,身后的厨房传来一阵响动。

魏山正端着碗,眼睛半眯着看她,“咋了?”

“你干嘛呢,叫你半天都不答应。这吃的什么。”她走过去往碗里一瞅,白水泡杂粮馍。

“叔你怎么又吃这!”

魏山自从孩子结婚分家,老婆去世便一个人住,前些年他还是村支书,还有些事做。

自从陈溯华顶替了他的位置,他便无所事事甚至连生火做饭都懒得做。

魏山一脸无所谓,“这有啥不好,我从小吃到大。”

见说不动他,陈溯华也有些生气。

这脾气怎么这么倔,跟那个小胖子一样。

小胖子,魏刚刚?

“叔,我有个活,需要你帮忙。”

“嗯哼,什么活?”他一边吃,一边问。

陈溯华一把抢过他的碗,一脸正色道:“你知道,花婶家的孙子魏刚刚吗?”

“知道啊,小胖子。”

“对就是他,花婶儿子和儿媳妇都是能拿满公分的人,现在农忙干的更多。”

“可这段时间他两口子为了他孩子,两个人连八个工分都拿不到。”

“你想让我干嘛?”魏山一脸警惕。

陈溯华笑眯眯,心想不愧是当过兵的人警惕心就是高。

“这不看你没事干,想着让您来管管这孩子。”

魏山虽感到奇怪,但还是答应了,“行吧。”一个孩子有什么好怕的。

陈溯华临走时将自己前段时间买的酥油饼给他留下,又叮嘱让他少吃泡馍。

回去的路上她又专门去了趟花婶家,见来的是她对方热情地招呼进去,陈溯华摆了摆手将来意说了出来。

“那可太好了,陈支书你可不知道整天管着这个皮猴子,我什么事也干不了。”

从旁边挤进来的魏刚刚一脸天真的问:“陈姑姑,我听说你要给你要给魏生找个徒弟,你看我行吗?”

陈溯华弯下腰摸了摸他的脸,“不用他,我给你找了个新师傅。”

回到知青点时天色渐暗。

陈溯华一推门就看到院子里正蹲着的几人。

“干嘛呢,你们?”

为首的魏英抬起头,“奶奶说她想在院子里种些菜。”

正说着堂屋的张庆红推门出来,见到陈溯华打了声招呼便兴奋地她规划的菜地走去。

“来来来,一人一个锄头,今晚上我们把院子给翻完,等到明天我就去镇上买种子。”

就连刚回来的陈溯华手里都被塞了一根,几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凑到一起。

“这是怎么了?”

“还能怎么了,问魏英。”

“今个奶奶去县里接我回来,路过别人的家里见人家一院子的果树,十分喜欢。我就顺嘴说了一句咱可以种菜,就这样了。”

“啥!”

这边三人还在商量,那边张庆红已经规划着冬天种什么菜了。

“娘嘞,这是要种到什么时候。”林青红惊叫道。

她实在是不想,白天管皮猴子,晚上回来再种地。

“愣着干嘛,快干啊!”张庆红见她们站着不动。

陈溯华也不想,于是她凑过去小心地问:“婶,我们不会天天晚上回来耕地吧。”

张庆红抬头看了她一眼,“想什么呢,你们今天松松土,我明天就种上了,以后你们想帮忙都用不上。”

“现在先种些黄瓜茄子,等下个月再种些胡萝卜。吃不完的就放地窖里,以后我们每个月都要蔬菜吃。”

“真的,不用再吃红薯土豆了!”林青红问。

张庆红看了她一眼,“刚才谁问要种到什么时候的。”

她嘿嘿一笑,“我干,这就干。”

只要不再吃红薯和土豆让她干什么都好,来乡下这几年,她感觉自己把这辈子的红薯土豆都吃完了。

张庆红家是一个十分规整的长方形,左右两边的长分别是女知青的房间和厨房。

张庆红和魏英住在堂屋的左右两侧。

堂屋的前面有着一大片空地,土地是压实的平常走和洒水都没问题。

现在要是翻土以后就走不了了。

陈溯华看了眼院子,提议道:“要不铺一条路?从门口直通堂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