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逃荒来了个美娇娘 酒酿狮子头

45. 第 45 章

小说:

逃荒来了个美娇娘

作者:

酒酿狮子头

分类:

古典言情

二月份,舒婉秀跟着大伯父去县城做了几次生意。

她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荀羿了。

前几次去县城时还会想着说不定会在经过某件间铁匠铺的时候碰见荀羿,后来次数多了又从没碰见过,渐渐也就不再想这件事了。

今天是三月三十日。

田地里的麦穗大部分已经变黄,收割近在眼前,售买稻种也到了尾声。

舒婉秀拖拖拉拉到了今日才跟舒延荣一起买下稻种。

其实买稻种的钱两家一直都有,拖到现在才买,纯粹是因为稻种买回家后,家里头没有好的容器存放。

三四月正是梅雨季节,太阳少见,淅淅沥沥的小雨总缠缠绵绵下个不停。

北方人也可算见识到了梅雨天气的厉害,连着半个月的小雨,让人骨头缝里都钻了湿气进去。

舒婉秀家两亩田,买了十四斤稻种,舒延荣家里分下十亩田,买了稻种七十来斤。

劫粮案已经过去,凶犯也得到了严惩,但毕竟发生过一次这样的事,种子又关系到收成,所以舒延荣今日买稻种把两个儿子都带了出来。

平安把自家的稻种运到五里村后,舒延荣亲自送舒婉秀回村子,临别时对着她殷殷叮嘱:“还有一段时日才下种,记得稻种离地放,别挨着墙,别碰着水,防潮一定要做好。”

四月收割小麦,五月中旬左右开始插水稻秧。

而水稻种植前一个月就要开始育秧。

家家户户都是稻麦轮作,小麦不可能未成熟就提前收回家,所以每个村子,每年都会抽两亩或者三亩地出来做育秧的公田。

虽然是各家划分一块地方,自己管自己家的秧苗,但下种的时间必须是一样的。

为何有这种规矩?

因为若是稻种提前发芽,到时候长势会比别家快,太大的秧苗不好插秧是其一,成熟期不一样是其二。

水稻各个阶段需水量是不一样的,倘若不严格控制,你家田地里需要浇水时,他家恰好要晒田,水如何从他家的田里经过?

为了避免打得头破血流,全村都统一时间下种育秧。

今年五牌村下种育秧的时间是四月七日,也就是六七天后。

这已是舒延荣苦心叮嘱的第三遍了,舒婉秀把话刻在了脑子里,再粗枝大叶也不可能忘。

到了家,她甚至先把稻种放好,才去陈婶娘家接的舒守义。

“回来了?稻种买好了?”

陈三禾在家门口的菜地摘晚上那顿夕食所用的青菜,瞧着她的人影了,笑眯眯地如此问。

“是啊,赶着尾巴买回来了。”舒婉秀语气间带有几分玩笑的意思。

陈三禾接话道:“早买晚买不都一个样儿?反正都是铺子里买的,还能差了去?”

两个人唠了两句闲嗑,舒守义发现了舒婉秀的身影,立刻告别了伙伴跑了过来。

舒婉秀手一直垂着,舒守义跑过来后她才抬起手。

舒守义看到她手心里有一个油纸包,随着她慢慢展开,里面的东西露出了真面目。

——是四块绿豆糕。

从去年到今年,总劳陈婶娘帮忙看孩子,舒婉秀很过意不去,如今开春后生意做得还不错,便奢侈了一回,进点心铺子买了几块绿豆糕。

方才分给了舒成林、舒成森的孩子一些,剩下这四块,舒守义一块,陈婶娘的孙子孙女们各一块。

舒婉秀把油纸包放到他手里,“拿好哦,快去请你的朋友们吃绿豆糕吧。”

一股油脂混杂着绿豆产生出的奇特香气,让舒守义闻得陶醉了。

舒婉秀说了两遍他才动起来。

“你赚钱不容易,买这些个吃食做什么?浪费钱呐。”陈三禾语气责怪着,但几个孙子孙女看着那几块绿豆糕挪不开眼,她没办法完全拒绝。

舒婉秀莞尔一笑,“买点吃进肚子里的东西,不算浪费。”

“只要孩子们喜欢吃就行。”

陈家几个孩子都教养不错,拿取绿豆糕时都会说谢谢,看着着实喜人。

当然,最重要的是,分享完一回绿豆糕,舒守义腰板挺直了不少。

不要觉得小孩子不懂寄人篱下。

待在庞家虽然有很多玩伴,比在山上时热闹些,但是也会有不自在的时刻。

比如,他们玩了一阵子,玩累了,庞家几个小孩子就会缠着陈莲或者陈三禾要零嘴吃。

不管是陈莲还是陈三禾,只要给孩子零嘴,甭管是花生啊,还是栗子啊,总会给舒守义拿同等份。

不是客气客气那种给,是正儿八经塞到你手中或者衣服中的那种给。

可次数多了,舒守义难免产生了一种蹭吃的尴尬。

如今轮到他能够跟小伙伴们分享零嘴了,他实在开心得不行。

等离开庞家了,舒守义从油纸里拿出最后那一块来,左看右看稀罕得不得了。

可即便如此,下嘴前他还是问:“姑姑吃了吗?”

“吃了。”

舒婉秀没说谎。

反正都是一个买,大人尝一点又怎么了?于是她心一横多买了一块。

路上掰成四块儿,和舒延荣、舒成林、舒成森三人分享着吃完了。

舒守义确认姑姑没有说谎,才终于把绿豆糕小心地送进了嘴里。

他两岁大的时候吃过几次绿豆糕,不过那时候太小,就算吃过应该也不记得那个滋味儿了。

舒婉秀看着他品尝,发觉他眼睛一点点变得明亮。

“好吃吗?”舒婉秀含笑问。

“好吃!”

舒婉秀把手搭到他脑袋上,“以后姑姑还给你买。”

舒守义唇上还沾着糕屑,咧开嘴得格外傻,但自家的孩子,舒婉秀半点不嫌弃,捏捏他圆润了不少的脸颊,道:“多看着点路,边走边吃可别磕掉门牙啦。”

下种之前就有许多事情要忙。

四月三傍晚,庞知山挨家挨户通知,明日开始耕秧田,各家安排一个人过去出力。

他通知完山底下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