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肥妮想到了不少的赚钱法子,比如制盐,制糖,制冰,做豆腐,甚至割漆制胶……
其中盐被官府管控,百姓不能私自卖盐。
而冰块涉及的利益太大,如今的肥妮根本保不住。
至于做豆腐,这个时候还没有豆腐。
做出豆腐,那么豆浆,豆皮,豆腐乳,豆干这些东西也能做出来。
做豆腐的生意,一旦做大之后,他们家就要纳税。
做生意纳税达到一定金额就会变成商籍,商籍是封建社会除了奴籍之外的最底层。
肥妮要走仕途,自然就不能让家里变成商户,那么豆腐这个生意也不能做。
至于隔漆制胶,也依赖漆树,设计的利益也很大。
这个东西可以先留着,等到以后肥妮进了官场,用来给她加官进爵铺路。
所以思来想去一番,加上她的实地考察,她决定带着家人做麦芽糖。
这个时代是有糖的,但是糖的产量不高。
肥妮要做的是麦芽糖,与传统意义的糖不同。
加上他们家没有工坊,只是摆摊做个小生意,卖给的都是普通百姓,涉及的利益不算大,也不用担心被人盯上了。
肥妮处心积虑让家里人做点小生意,并不是想要全靠着他们赚钱供她读书。
而是希望他们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做,同时还能靠着自己的双手赚一点小钱。
人,是不能太过清闲了。
要有属于自己的事情做,只有忙碌起来,才没有时间想东想西。
加上靠着自己能赚钱,日子才能够过得安心舒坦。
肥妮决定让家人做这个赚点小钱,以后主要赚大钱还需要她自己来。
肥妮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里众人,他们这里是没有麦芽糖的,所以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只知道是和糖有点相似的东西。
因为之前肥妮带着他们赚过钱,对于肥妮出的主意他们深信不疑,也就没有什么人怀疑能不能赚钱。
“那,这个做起来难不难?万一我们学不会呢?”
说这话的是林氏,林氏一向胆子比较小,做什么事情都畏畏缩缩的。
肥妮:“不会的,爹爹这样聪明,哥哥们也聪慧,还有厉害的阿娘,你们一定能做好的。”
谢老二闻言忙道:“就是,就算你们学不会,不是还有我在吗?”
林氏见她们娘俩都这样说了,就用力地点了点头。
“那行,那我们明天一起试试。”
次日一大早,肥妮就带着一家人忙碌了起来。
因为是第一次做,他们就没有用太多的小麦。
他们称了五斤小麦,先用清水把小麦清洗干净。
清洗干净之后,需要把小麦放在干净的水里浸泡一晚。
这个时候肥妮就去锻炼了,家里几人也开始各忙各的。
中午又有人过来说亲,肥妮与对方攀谈了两句就回绝了。
看着那人一脸失望的离开,谢月烟忍不住跑过来询问肥妮。
“这一家也不好吗?”
“不好。”
“那你打算给大哥找个什么样的?”
妹妹的要求这样高?
也不知道大哥什么时候才能嫁出去?
大哥不嫁出去,二哥和他又要何时才能嫁人?
肥妮见他的语气里有点不满,便有点好笑的看着他说道:“三哥有喜欢的人吗?”
谢月烟闻言连忙说道:“你在胡说什么,我怎么可能有喜欢的人?”
“既然没有喜欢的人,那三哥就不要着急。你们都是我的哥哥,我希望你们都能嫁得好一点,以后也省得你们受了委屈。”
被肥妮直接点破心思,谢月烟就有一点生气。
他急,他有错吗?
他都及笄了,大哥的名声又那样差,他怕自己这样拖下去,到时候不好找人家。
他没有大哥二哥长得漂亮,如今唯一的优势就是年龄了。
他想要早一点嫁人,早点生个女儿出来,之后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肥妮看了看院门外面,确定外面没有人之后才压低声音对他道:“你别着急,成婚是大事,我们可以慢慢找,最差也要找个镇上的,绝对不能嫁在村子里。”
肥妮以后往外面走,自然就会很少回村子里。
若是哥哥们嫁到村子里,他们想要见面就要难了。
而古代交通条件差,若是他们被人欺负了,肥妮还真的顾不过来。
其实按照肥妮的意思,像是谢月烟谢月筝这样的年纪还能再等等。
最好等到她考上了秀才或者举人,到时候跟着她去县里或者府城再嫁人。
但是看谢月烟的样子,似乎是个等不得的。
肥妮也没有怪他,她知道在这样的女尊男卑的世界,身为男人大多数都是想要嫁人的。
就像是她那个世界的女人一样,有些女人从小的愿意就是嫁个好人家。
肥妮上大学的时候,就遇见过这样一个女生。她说她上大学就是为了让她比其他女人更优秀,然后就能够仗着是大学生的身份更好谈婚论嫁。
肥妮拿她举例不是说她这样不好,每个人都有权力为自己以后做选择。
她身为一个外人,是没有权力指指点点的。
努力找好的婚姻资源,有过得很好的,也有过得不好的。
靠着自己闯事业的,同样也有过得好和不好的。
谢月烟身为女尊世界的男人,他想要嫁人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肥妮并不觉得他的想法有问题,更不会用她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
肥妮看着他说:“之后我们家要做麦芽糖的生意,到时候你们跟爹娘多出去走动走动。不仅你们是被人挑选的对象,你们也可以挑选想要嫁的人。如今咱们家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
次日,泡了一晚上的小麦就泡好了。
肥妮让林氏他们把小麦清洗一遍,然后用粗麻布铺在晒簟上面,再把洗好的小麦平铺上去,放在避光温暖的地方生麦芽。
生麦芽的时候,每天需要早晚各喷洒一次清水。
喷洒的时候要耐心,水要均匀。
这个过程比较长,需要五到六天的时间。
这个时候就可以蒸糯米了,糯米最好提前一天给泡好,蒸出来的糯米才能更粘软。
小麦与糯米的比例,一般在一比五或者一比十之间。
他们做了五斤的小麦,就需要二十五斤或者五十斤糯米。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光是买糯米用的钱,林氏就心疼了好久。
把准备好的糯米蒸熟。
然后把长出来的麦芽,从布上全部扯下来。
扯下来的麦芽,连通麦芽的根部,全部仔细的切碎。
之后把蒸好的糯米摊开放凉,温度放凉到五六十度最好。
这个时候找个大盆,把切碎的麦芽与糯米充分的搅拌在一起。
前面的工作,都是家里的男人做的。
到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