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已成年,东宫尚且空虚。
有史以来太子不单要勤于朝政,更要为天家开枝散叶,唯有如此才能坐稳太子之位。
大昭太子虽无夺嫡之忧,但不成亲还是会让朝臣担忧。
宋孝义带着是二女进京,目的便是如此。
只是他到底是不了解裴祈安和温令仪的,二人若是有这种想法,不,就算只有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后宫都不会没有妃嫔半个。
但对于裴佑玺来说,这是他早晚都要面对的局面,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大昭储君该做的事,他如今已经开始真正的处理朝政了,那么宋孝义的事,就能在群臣面前立威,也表明自己的态度。
宋孝义带着精心准备的厚礼,以及一双打扮得体、经过刻意调/教的孙女宋紫菱和宋紫馨,一路舟车劳顿,抵达了京城。
他并未直接求见帝后或太子,而是先低调地入住客栈,然后开始频繁拜访与北宋家素有往来,或在朝中有些影响力的官员,言语间极尽谦卑,反复强调北宋家对朝廷的忠心,以及对漕运整顿的全力支持,同时,又不经意地流露出对南宋家近年来过度扩张、富可敌国的隐忧。
这些言论,自然很快便通过暗影司,传到了裴佑玺的耳中。
东宫内,裴佑玺听着玄墨的禀报,嘴角噙着一丝冷笑:“果然不出顾总督所料,他这是想借力打力,把祸水引向南宋家。”
“殿下,宋孝义还带了两个孙女入京,据说颇有才名,容貌姣好。”玄墨补充道。
裴佑玺眼中闪过一丝厌烦:“心思不用在正道上,尽想这些歪门邪道。不必理会,且看他下一步如何动作。”
几日后,宋孝义觉得铺垫得差不多了,这才递了牌子,请求觐见皇上和皇后。
裴祈安和温令仪在御书房接见了他。
宋孝义一进门便行大礼,姿态放得极低:“草民宋孝义,叩见皇上,皇后娘娘。草民此番入京,一是为叩谢天恩,朝廷不弃,接纳北宋家些许产业;二是为向皇上、娘娘表明心迹,北宋家上下,必当恪守本分,全力配合漕运整顿,绝无二心!”
裴祈安语气平淡:“宋家主有心了。朝廷用人,唯才是举,亦看重忠义。漕运乃国之大计,望宋家主好自为之。”
温令仪则更温和些,询问了几句中山郡族人的情况,仿佛只是寻常的关怀,并未深究。
宋孝义见帝后态度平和,心中稍定,又小心翼翼地道:“皇上,娘娘,草民此次入京,还带了两个不成器的孙女,她们久仰天家风采,不知、不知是否有幸,能入宫给娘娘请安,若能得娘娘指点一二,便是她们天大的造化。”他试图为孙女创造接近天家,尤其是太子的机会。
温令仪何等人物,岂会不知他的心思?她微微一笑,笑容得体却带着疏离:“宋家主客气了。宫中规矩多,两位姑娘初来乍到,怕是难免拘束。不如先在京中好生游玩一番,若有缘,自有相见之日。”
这话看似客气,实则婉拒。宋孝义心中失望,却不敢表露,只得连声称是。
从皇宫出来,宋孝义脸色不太好看。帝后的态度,比他预想的要冷淡和警惕。
裴佑玺并未让宋孝义悠闲地在京城活动。很快,几道由漕运总督府签发,经太子朱批的政令,便明发各地。
其一,进一步明确了漕运总督对全国漕运事务的绝对管辖权,任何涉及漕运的船只、码头、人员,皆需在总督府登记造册,接受统一调度和监管。
其二,设立漕运专项税银,所有依托漕运进行的商贸活动,均需按新标准纳税,税款直接入漕运总督府库,用于漕运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扩建。
其三,严厉打击漕运沿线欺行霸市、垄断货源、哄抬运价等行为,鼓励良性竞争。
这些政令,条条都像是精准的刀子,切割着北宋家原本在漕运体系中赖以生存的灰色地带和隐性权力。尤其是第三条,几乎是为南宋家北上拓展生意扫清了障碍。
与此同时,裴佑玺授意之下,几位御史联名上奏,**了几位与北宋家过往甚密、在漕运审计中试图暗中阻挠或说情的官员,罪名虽不重,但足够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