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府崔家。
打从出了一个崔东昊后,名声更甚从前。
可越是如此,崔家反而更低调,几乎极少看到崔家人出门走动,许多富户乡绅登门拜访也都被婉言谢绝。
如此做派,反而让许多百姓更推崇崔家门风清正了。
裴佑玺带着萧鼎、萧曦来到了毓秀山的山脚下,确实如皇姐所言,要想去崔家,得崔家人来接引,眼前郁郁葱葱的竹林拦住了去路。
“在下裴佑玺,登门拜见。”裴佑玺十分恭敬的对着竹林拱手一礼。
萧鼎和萧曦站在身后,萧鼎现在看裴佑玺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就差冒星星了。
身为太子,未来储君,雷霆手段有,礼贤下士能,就这份能屈能伸都够自己学了。
崔家人出来的很快,竹林分开的时候,萧鼎决定自己要学奇门遁甲,这简直太神奇了。
崔振率领族中几个一同下山迎接的年轻人跪倒在地:“不知太子殿下莅临寒舍,有失远迎,请殿下恕罪。”
“崔家主请起,未曾递帖子就登门,是孤的错,何来恕罪一说。”裴佑玺双手搀崔振起身:“母后市场提起这里如世外桃源一般的美景,孤便想要看看,叨扰了。”
崔振请裴佑玺入内,心里却想到了当年温令仪登门时的情景,十五载光阴恍惚而过,如今温令仪的孩子又来崔家,当年种种历历在目,可如今世道却天翻地覆的变了。
当年温令仪离开江南府后,父亲和母亲就说过,这样的女子有母仪天下之姿,可是自己到底目光短浅了,没想到裴祈安和温令仪竟是一对儿,天下百姓之幸啊。
“攀缘了,多年后能见到故人之子,老朽的福分,百姓仰赖大昭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不容易啊。”崔振感慨。
裴佑玺微微颔首:“如今,户部的崔大人正值壮年,为国为民殚精竭虑,是大昭和百姓的福气,崔家教子有方。”
“殿下,谬赞了。”崔振长叹一声:“时也运也,当初东昊治理泾水河,若非皇后娘娘点拨和鼎力相助,也没有今日的成就。”
拾级而上,裴佑玺知道母后所言非虚,崔家所在之地确实犹如世外桃源,莲花村的鸡犬相闻,让人心思都澄澈了许多。
崔家宅院古朴清幽,与山水融为一体。裴佑玺一行人被引至待客的花厅,早有仆役奉上清茶,茶香袅袅,沁人心脾。
裴佑玺并未急于说明来意,而是与崔振品茶闲谈,从毓秀山的风物谈到江南文教,言辞恳切,态度谦和,全然没有太子的架子。萧鼎和萧曦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两人交谈,心中对这位太子表哥的敬佩又深了一层。
崔振人老成精,岂会不知太子殿下亲自登门,绝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山水?他捋着花白的胡须,笑道:“殿下日理万机,亲临寒舍,想必不只是为了看看老朽这山野之地吧?若有老朽能效劳之处,殿下但说无妨。”
裴佑玺放下茶盏,神色坦然:“崔家主慧眼。孤此次南下,奉皇姐之命,督办江南女子书院一事。皇姐对崔家门风、崔氏才学向来推崇备至。如今书院虽已初具规模,然师资、管理仍觉不足。孤冒昧前来,是想请崔家能荐几位德才兼备的女先生,或精于算学,或通晓经史,或擅长安抚管理,助书院一臂之力。当然,此事全凭自愿,崔家若无合适人选,孤也绝不敢强求。”
女子书院?崔振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虽居于山中,但并非不通世事,对大昭近年来鼓励女子读书、甚至允许女子为官的政策也有所耳闻。只是没想到,皇室对此事如此重视,竟由太子亲自出面延请师资。
他沉吟片刻,缓缓道:“殿下为女子教化之事亲力亲为,实乃江南女子之幸,大昭之福。我崔家虽不敢说满门才俊,但族中确有几名适龄女子,自幼读书明理,于算学、诗书略有涉猎。只是……”他顿了顿,有些迟疑,“山野之人,恐不堪此重任,且女子抛头露面,只怕未必能胜任。”
裴佑玺明白崔振的顾虑,这是时下普遍的看法。他温声道:“崔家主过谦了。皇姐常言,才德无关男女,只看其心其志。大昭如今已有女官,如大司农温大人,便是女子为官之典范,造福万民,备受敬重。女子书院旨在开启民智,让女子亦能明理、自立,并非要她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