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来临时》
文/秦桑枝
2025.9.26
八月,南城酷暑难耐,刺眼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折射进来,留下灼热光影。
手机推送的高温预警信号消息发来一遍又一遍,颜色逐渐变深。
纪柔点进去随意浏览了几秒,退回到微信界面时,“新的朋友”一栏赫然出现一个红点,像是窗边滚烫的阳光那般,毫无征兆地在纪柔的眼睛里烫了一下。
只因新发来的好友添加请求,打招呼的内容为——
裴斯言
纪柔盯着那三个字看了几秒,眉心渐渐聚拢。
她对这个人名不算陌生。
裴斯言,这是家里为她找的结婚对象。
上星期她还和他吃过饭,当然不是浪漫的烛光晚餐庆祝他们即将成为夫妻,准确地说应该是双方家庭一起吃的饭,那也是她和裴斯言见的第一面。
不算陌生也算不上熟悉。只见过一次的人,能熟悉到哪儿去。
在此之前,倒是从母亲张映秋的口中听见过几次这个名字,至于张映秋说了什么,无非是一些称赞的话。听的时候纪柔全程敷衍没放心上,听完也就自动过滤掉了。
不过,纪柔知道,对于裴斯言这个人,张映秋是很满意的。
纪柔没急着通过裴斯言的好友请求,不是她要故意拖时间晚点再通过,好像这样就能彰显出她高傲的一面。
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人总不能表现得太积极。
她倒完全没有想到这方面,只是单纯感到疑惑,因为她实在不知裴斯言现在来添加她的微信是何用意。
当晚吃完饭,在双方长辈的注视下,也有那么点儿监督和强制的意思,她和裴斯言互相交换了手机号,但是没交换其他社交联系方式。
长辈让她们把微信也加上。
当时裴斯言怎么说的?他说有手机号什么社交方式都能添加上,还顺便问了一句她的手机号就是微信吗。好像他真的会听长辈的话似的。
事后,纪柔自然没放在心上,微信肯定是没加的。在这期间,她和裴斯言之间也没有任何的交流和联系。
两人心照不宣,机械地完成长辈交代的任务。
完事,互不打扰。
算是一种另类的默契。
只是,隔了这些天,现在来加她微信做什么?
“咚咚咚”
此时办公室门被敲响。
纪柔的思绪被突兀的声音打断,她熄灭手机,把手机屏幕反扣在桌上。
裴斯言的好友请求暂时被丢在了一边。
现在还有要紧事。
显然裴斯言不是什么要紧的人,他的事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请进。”
纪柔目光平静地移向门口。她知道是谁在敲门,几分钟前她叫的人。
崔敏从门外进来,回身关上门后,站定在纪柔办公桌前。
通常情况,进顶头上司办公室,就算不询问事宜,也会主动打声招呼。崔敏没有,一声不吭,嘴角还挂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似乎对纪柔这个顶头直属领导找谈话不当回事。
纪柔对于崔敏的态度也不当回事,她始终面无表情,精致的面容甚至还有几分冷淡,目光从崔敏意味不明的嘴角往上移,对上对方的眼睛,直接问,“你的稿子我打回去了,你看了吗?”
“还没看。”
崔敏其实已经在后台看到退稿,也知道纪柔找她所谓这事。
她就是故意装的。
对于崔敏的回答,看与没看,于纪柔而言无关紧要。她只是把这句话当作一个引子抛出。
她握着鼠标点了两下,从后台里调出崔敏的稿子,直接点明,“我看过你之前的采访报道,你最近的稿子和你以前的水平不符。”
崔敏唇角仍旧保持着淡淡的笑,“有吗?我一直都是这样写的。”
“是么?”纪柔红唇轻启,随口问了句。目光从电脑屏幕上密集的文字转移到崔敏的脸上,瞬间冷下几分,“你这篇稿子浮于问题表面,也没有深究背后的原因,没有深度。”
面对纪柔提出的问题,崔敏不认可,“我给丽姐看过,她说我这样写没问题。”
崔敏口中的丽姐,就是李丽。她是部门的副主任,纪柔是正的。
原本部门负责人位置空缺,所有人都以为作为副主任的李丽会顶上去,结果纪柔从其他部门空降过来。
纪柔知道,她的空降在部门人眼里,相当于鸠占鹊巢。
崔敏李丽等人一起共事许久,她一个从其他部门过来的人,像是外来入侵物种,占领了她们的领地,自然比不上她们的情谊。
纪柔来到民生新闻部观察了一段时间,据她掌握的资料情况来看,崔敏小她两岁,一直在民生新闻部工作。
两年的工作经历,崔敏的情商肯定不会低到像刚初入职场的新人,当着部门负责人的面说出这样一句话。
那句话像是告诉她,她们把李丽奉为圭臬,你纪柔是部门负责人又如何,她们不认。
纪柔不想去深究崔敏说这句话出于什么目的,是为李丽抱不平也好,还是单纯和她过不去也罢。
她没兴趣知道。
人事调动是上面领导层的决定,不是她一个人能左右的。
来之前,总编找过纪柔谈话,重点是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栏目做好。
这档栏目属于舆情监督类,台里很重视,需要一个严谨细致、慎始敬终、敢于较真的人来做。
敢于较真就是要不怕得罪人,舆情监督牵扯各方利益,怕得罪人那就做不好。
纪柔就是这样一个较真的人,她以前是做财经新闻的,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纪柔曾拿下过市内某行业大佬的独家采访报道。
现在,她一个做财经的做民生,在崔敏等人眼里,简直就是门外汉,有什么资格去指导她们这些专业出生的。
“那作为读者的角度,如果我是当地老百姓,我没有看到我想看到的内容,我需要看到切实可解决的办法,解决我的诉求。”纪柔声音平静,看不出一点生气的痕迹。
这下崔敏无话可说,她把头偏向一边,想了想,就算心里再怎么不服纪柔,毕竟对方还是她的领导,拿捏着她的考核,面子上总不能太难看,况且自己心里门清。
“这需要监管部门作为,我……”崔敏心虚地说,嘴角的那抹弧度也收回。
“那为什么不去?”纪柔无情打断。
崔敏默默垂下眼,她没法说,因为以前采访碰过灰,这个部门的人不好说话,总是端着高高在上的态度,她不想多打交道,所以这次偷懒不想去采访。
“咚咚咚”
办公室的门再次敲响。
纪柔视线越过略低着头的崔敏,看向门口,“请进。”
从门外进来的是总编室办公室的男同事,他满脸笑容,乐呵呵的。
两位女士同时注视着他,他忽而敏锐地感受到与室外高温截然相反的冰点氛围,扬起的嘴角收回一点,目光在两位女士之间来回穿梭,微妙地观察着两位女士的表情,迟疑地问,“在谈事吗?没打扰到……你们吧。”
“没有。”纪柔朝他微微颔首,示意他稍等,转而对崔敏说,“你先出去吧,稿子再改改,下星期给我。”
崔敏抿着唇迟疑了下,很轻地嗯了一声,转头对男同事笑了笑,出了办公室。
男同事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崔敏背影,回头见纪柔正看着自己。
他走近两步,把手里的文件给到纪柔,“新鲜出炉的发言人,总编说你们可能用得着,让我给各部门都复印了一份。”
纪柔接过,“谢谢,辛苦跑一趟。”
“不客气。”男同事挑着眉,饶有兴趣,“怎么,还在磨合啊?到新岗位还习惯吗?”
纪柔随手翻了一页,抬起头看他,嘴角扯了个极浅又不失礼貌的笑,只说,“还好。”
这些人只是抱着吃瓜看戏的心理,她不想和其他人多费口舌,自己部门内部的事,关上门就算吵翻天也不愿向其他人透露一个字。
男同事见她不愿多说,他问了两个问题,也不知纪柔的“还好”具体是指哪方面。
他略感尴尬地挠挠头,心里知道纪柔这副冷冰冰的模样倒不是刻意针对谁,只是在工作上她就是这样,平常话不多,碰到同事也只点头招呼,从不过多寒暄,也不爱像其他人凑一堆唠嗑。
男同事只好打声招呼,“那我先走了。”
“好,慢走。”
纪柔低头仔细翻看文件,前面的文字介绍部分她快速略过,直接翻到最后附件,一个表格名单,全市各单位的发言人名字、职务、工作机构电话都清清楚楚写着。
她大致看了一遍,意外在上面看到一个名字——裴斯言。
短短不到一刻钟的功夫,纪柔再一次看见这个名字。
她没有怀疑是同名同姓的情况。
对于即将成为她丈夫的人,基本情况她还是清楚一点的,知道对方家庭背景不凡,本人也是一名人民公仆,而且职位不低,在他这个年纪中属于翘楚,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前途无量。
至于在什么部门工作,她不知道。也许母亲提过,她没有记在心里。
她不关心他是谁,张映秋相中的,自然有张映秋看重的点。
纪柔看着裴斯言那栏的介绍,前缀写着南城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助理。
她不由地皱了下眉。
一路看下来,各单位的新闻发言人都是部门班子成员副职,唯独裴斯言不是,很特殊。
她再仔细上下看了一遍名单,进行对比。
只有裴斯言是这种情况。
多年的工作经验,纪柔心思细腻敏捷,嗅到一点蛛丝马迹。
她知道裴斯言的名字能出现在这上面,足以说明此人备受信任和重视。
虽然加了“助理”二字,分量却不轻,是重点培养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