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观音面 intel红茶

4. 宽恕

小说:

观音面

作者:

intel红茶

分类:

古典言情

夜,苍穹飘起了细细密密的雨丝。

闻音盘手靠在门扉前,闭目养神,可每一分神思都落在泥地里下跪之人身上。

她恨不得将其脱皮拆骨,杀个干净。

可公主心软,她不愿让她伤心。

“咳咳咳!”

蓦地,房屋里传来一阵虚弱的咳嗽声,闻音立马冲了进去。

只见公主伏在床侧,青丝绕颈,下面的面盆中已无血色。

她这才吐出一口浊气。

“阿音,小舅舅他还不知晓吧?”

“公主放心”。

“阿音,多亏了你,不然,我恐怕早已骨枯黄土了”。

“公主,这是奴该做的。如果不是公主,奴不会活到今日”。

闻音是个孤女,两年前,走投无路卖身葬父。

茫茫人海里,只有公主伸出援手。

安葬好她阿耶,予她姓名,赐她华服,让她习武读书。

公主,是这世间最良善宽厚之人。

她绝不允许任何人动公主一丝一毫。

……

良久。

落雨的檐下,一女子撑着一把青伞,走入雨幕。

殷长安察觉到头顶的雨丝消失了。

他缓缓抬头。

只见头顶的面容带着一抹病态的白,映在伞面的殷绿里,似乎比任何一尊泥胎观音像都更加易碎,可她的眸光依旧是那样祥和,同寺庙中那浸泡着梵香的池水一般,安宁平静。

她朱唇轻启。

“闻音所说刨坟一事是假的,只为诈你”。

殷长安跪在地上,目光怀疑。

“我知你心里有恨”。

“你恨我来得太迟,未能保住你的母亲。你亦恨自己分明一心向善,却不得善待,对不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或许就是命”。

“你走吧,离开这里重新过活”。

殷长安听着她的每一句,筑起的防备一步步坍塌殆尽。

她竟通晓他的心思。

可他分明差些杀了她。

世间怎会有这样的人?

可这恨,他放不下,也绝不可能放下。

为此,他可以放弃尊严。

此刻,那根从来宁折不屈的脊骨终于伏下,他跪地恳求。

“公主,求您怜惜我”。

“如今我孤家寡人,无处可去。今日是我昏了头,犯下大错,公主要打要杀,绝无怨言”。

“如若公主愿意留我,今后上刀山下火海,绝无二话”。

下一刻,他就重重磕在地砖上。

“公主差点被你害死!你竟还敢如此恬不知耻,让公主收留你!”

闻音忍不住破口大骂。

李昭愿拦住闻音,无奈地叹了口气。

“长安,我也怕了,你拿些钱财离开吧……”。

随后,闻音拉着李昭愿离开。

殷长安看着她离开的背影。

眼里满是不甘。

难道,这就是他的命。

大仇不得报,一辈子屈居人下。

不!

“公主,我知道这城中最紧缺的那味药,藏在何人手中,藏在何处!”

他的话伴着天边那道惊雷,令远离之人停下。

*

数日后,飞雨楼一片喧嚣。

一个小女孩提了水桶正要走,却被拌了一脚,将水撒了旁侧吃酒男子一身。

可那男子并未恼怒,反而将她扶起。

对着赶来的掌柜道,“方才,是我不甚将这孩子绊倒了,勿要责怪她”。

掌柜的看着放进手中的银钱,顿时眉开眼笑,将他送走。

“客官慢些走,下次再来”。

等那人的彻底消失。

“一个女子,竟也喜欢凑这热闹……”

他呢喃了几句,满意地收起银子。

而小女孩看着男子走远的背影,紧张地攥着手中的纸条,不敢出声。

这夜,村中,刺客稳稳落在公主院落,一个蒙面女子早已等待良久。

他掏出怀里的东西。

“女娘,这便是飞雨楼的内部陈设图以及暗卫分布图”。

“好,这些金子你拿着”。

刺客受宠若惊地看着手中的钱袋。

“女娘,如若您用得着,大可开口,我万死不辞”。

他言语忠诚。

心中已然有了算盘,那几日在村内观察许久,这位姑娘该就是公主身边的那位侍女吧,武力高强,脾性泼辣,如若讨好她,也能在公主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只是,他看着她腰间,是一把银花丝镶嵌匕首,那几日她常佩剑,怎么今夜换了匕首?

“郎君放心,此事若成,自当同公主美言”。

……

闻音端着熬好的草药刚进入房间,便见桌上摆着一张纸。

竟是她寻了好几日都不得的飞雨楼地形图。

“公主,这?”

她看向桌边饮茶的李昭愿。

“这是我去村外买的”。

“公主,你大病初愈,还是小心些为好”。

“这件事,还是愈早愈好,如今城中的百姓,已然不能再等了”。

“公主,那……”

“今夜行动”。

“好”。

午夜的长宵城,除却飞雨楼,皆一片漆黑。

可忽然,城南的一处。

“着火了!长安药坊着火了!快来救火!”

一群仆役奔行在火光里。

可火势太大,将要将后面的仓库点燃,甚至有城民趁火打劫。

形势陷入一片混乱。

飞雨楼。

“主人,长安药坊着火了,火势太大,还有贱民打劫,还请主人调遣些人手!”

姜垄正在兴头上却被打断,一把将杯盏砸向身旁正弹奏的琴,极为不耐。

“留十个暗卫,其他人都去那处帮忙!”

“郎君,暗卫留五个足矣,其他五个,不如,就趁乱去搜集这城中美人,如今,她们定是顾不得乔装隐藏”。

角落里研磨的书生缓缓道。

“好,就如此!果真是本郎君的好谋士!”

“正巧,本君敬你一杯,为你践行,还望郎君日后飞黄腾达,继续为本君效力!”

“那是自然”。

内室推杯换盏。

他们未曾看见,烛光所覆的木门,时不时闪过鬼影。

就在姜垄有些酒醉时。

在角落端坐的书生早已站起,听着屋顶的刀剑鸣响,盯着窗纸移动的黑影,步步后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