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那日惊天动地的变故,其掀起的滔天巨浪在京城乃至整个大昭明朝持续发酵了数日都未曾平息。
滴血认亲的结果,谢淮的“死而复生”,以及赵尚书,孟徹与拓跋修明那桩桩件件足以诛灭九族的惊天罪行像是一连串的滚雷似的在每个人的头顶炸开,震得人晕头转向。
江湖上有关这件事的风向来了个滚**转变,孟煜城不再是那个传闻中冲动莽撞,为女色昏头的亲王,而是成了算无遗策,为民除害,力挽狂澜的能臣贤王。
至于花无眠更是成了京城最具传奇色彩的女子。
从人人都可调侃一句的“傻子王妃”,一跃成为智勇双全,忍辱负重,最终协助夫君揭露奸佞的巾帼女英雄。
民间茶楼酒肆的说书先生们将此事编成了好几个版本,每个版本里花无眠都是绝对的主角,之前所有泼向她的脏水也成了全京城最大的笑话。
朝堂之上风向更是变得彻底,那些曾经跟在赵尚书和孟徹身后对煜王府冷嘲热讽的官员,如今一个个惶惶不可终日。
而另一批嗅觉敏锐的墙头草则开始想方设法地往煜王府递拜帖,门槛几乎都要被踏破。
至于风满楼,这个曾经让江湖人闻风丧胆的**组织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京城据点被连根拔起,各地分舵也遭到官府和江湖正派的联合清剿,陷入一片混乱。
而那个幕后黑手拓跋修明则如同人间蒸发,在布下的天罗地网中狼狈地销声匿迹,他只能愤愤地留下一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你们给我等着!”
这一日,孟煜城刚处理完几份关于清剿风满楼余孽的密报,宫里便来了人。
皇帝在御书房单独召见。
孟煜城抵达御书房时,殿内气氛凝重得有些异常。
皇帝屏退了所有伺候的内侍与宫女,偌大的书房内只剩下君臣二人。
“煜城,这次你做得很好。”皇帝负手立于窗前没有回头。
“臣分内之事,”孟煜城躬身。
皇帝转过身,他脸上带着一丝难得的疲惫,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赵尚书跟孟徹已在大理寺天牢招认了所有罪行,牵扯其中的党羽,朕一个都不会放过。”
“一个是朕的二哥,一个是跟了朕很久的大臣,真是令朕寒心啊!”皇帝深深地叹出一口气,他顿了顿,话锋一转道:“但是,关于拓跋修明……有一件事,朕必须告诉你。”
他走到龙案后坐下,示意孟煜城也坐。
“拓跋修明……他的母亲,是朕的七皇姐,号长宁公主。”
这个名字一出孟煜城整个人都定住了。
长宁长公主?
这是皇室宗亲卷中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名字。
先帝在位时,为缓和与北**邻北狄的关系,被迫将皇女七公主远嫁和亲,自那以后史书上便再无这位长公主的片纸记载。
“七皇姐远嫁北狄后郁郁而终,她育有数名子嗣,朕曾派人暗中探访但都不得要领。没想到……他竟是其中一个,不知何时潜回了京城,还发展出如此庞大的势力。”
皇帝的声音透着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这些年,他隐藏得太好了,好到连朕的眼睛都骗了过去,至于风满楼,不知道是否是北狄安插在大昭明的势力做的幌子。”
孟煜城终于消化了这个惊人的秘辛。
怪不得拓跋修明对皇室有如此深的恨意,怪不得他处心积虑要动摇国本。
他并非单纯为了权势,更深层的是一种源自血脉的,被抛弃的怨恨。
“此事,关乎皇室最后的颜面。”皇帝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绝不能公之于众。”
孟煜城垂下头颅没有作声。
“朕已下令,封锁所有通往北狄的边境关隘,严查所有过往商队与行人。以他目前的处境,应还未逃出大昭明国境。”
皇帝的指节在龙案上轻轻敲击,发出沉闷的声响。
“但明面上的大规模搜捕必须逐渐降温,朕不能让天下人知道皇室出了一个企图谋朝篡位的逆贼,更不能给北狄任何兴兵来犯的借口。”
“朕知你恨他入骨,他害你妻儿,罪该万死。但眼下,需以大局为重。”
皇帝站起身,一步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