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折骨为谋 鹤汀州

1. 第 1 章

小说:

折骨为谋

作者:

鹤汀州

分类:

古典言情

幽州今年要比往年更冷一些,刚过寒露便迎来连日大雪。

鹅绒般的雪花下了一夜,到卯时方停。即便太阳已经高高挂起,还是抵不住丝丝寒气,大街小巷上也瞧不见什么人。

顺着城门飞奔来一个约莫十岁的孩子,两个脸蛋红扑扑的,不知是冷的还是跑的太急,边跑边大声喊道:“将军回来了!将军回来了!”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城门口聚集的百姓也骚动起来,大家有的探着头向外望去,有的窃窃私语。

有人刚从城门进来,被这乌泱泱的人群吓一跳,虽不明所以也忙着跟着人群向城门望去。

不多时便听到有马蹄声传来,众人抬眼望去,只见一名身着赤色戎装的少年策马奔驰在雪地间,高高束起的发随着寒风飘逸。

城门口原本有些嘈杂的人群瞬间噤声,直到后面押着的一队人马入城,原本安静等在道路两边的百姓犹如被突然打落的蜂巢,瞬间炸开了花,更有甚者还拎了鸡蛋和菜叶子,忙着挤到人群的前面要把菜叶子亲自糊到那劫匪脸上。

不知是谁起头大喊了一句“将军威武!”

百姓们纷纷附和起来,红衣少年纵马而立,回头望了一眼,便策马离去。

彼时衙役才赶忙出来维持秩序。

刚刚入城的一对小夫妻终于找到了话口,忙拦住一位大爷问情况,听完才明白,年初幽州城外突然兴起了一窝土匪,在幽州与瀛洲之间的必经之道上打劫,无论是商贩还是百姓皆心惊胆战,苦不堪言,大家逐渐连探亲都不敢,两州府衙抓了小半年仍一无所获。

眼看着要入冬,一些吃食都要从外州买入,幽州府衙求上了将军府,请求将军府派人出面剿匪。

大爷讲完望着红衣少年离开的方向,意犹未尽地感慨:“不曾想将军竟然亲自去了。”

问话的公子也点点头附和道:“这位将军瞧着年轻,竟这般厉害。”说完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头,又补充道:“就是长的秀气,倒像个姑娘。”

闻言大爷上下打量了一番这对小夫妻,问年轻公子:“郎君是外乡人吧?”

年轻公子忙拉了拉衣襟,点点头道:“老人家您是如何看出来的?”

大爷朗声大笑了几声才回答道:“刚刚打头的那位是北安侯府幺女,陛下亲封的镇北大将军,自然是位姑娘,整个幽州谁人不知呢。”

年轻人闻言大惊,竟然是贺兰将军,活生生的贺兰将军!

少年刚到将军府门口,便有人从里边匆匆出来,附到贺兰瑾耳边小声道:“将军,上京来人了。”

贺兰瑾边往里走边问,“督察司的人吗,还未到年末,今年怎么来的这般早?”

“不是,是位内监。”副将宋萧答道。

贺兰瑾顿了顿步伐,一时困惑又很快反应过来,心中冷笑,这位陛下倒是心急。

贺兰瑾一进中厅,里边的人忙起身迎了过来,打头的掐着嗓子行礼问安:“见过郡主。”

贺兰瑾慢悠悠的脱下披风递给下人,走到前面坐下才抬眼看了一眼,不认识。

也罢,上京的人她能认识几个。

“今日真是不巧,让大人久等。”贺兰瑾冷冷的向外吩咐。

“哎呦,郡主可真是折煞奴才了。”黄天茂忙赶着赔笑,“如今北黎上书和谈,州府越发放肆了,连剿匪这样的小事也敢拿来麻烦郡主。”

贺兰瑾听出他话里恭维,并不接茬,只淡淡回道:“事关百姓,哪里有小事呢。大人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黄天茂忙放下手里的茶回道:“还请郡主移步院中接旨。”

贺兰瑾接过这道没什么实质内容的圣旨,只觉得皇上有病。

宋萧忙上前向黄天茂道谢,掏出一个荷包递过去。

黄天茂心中嘀咕,传闻这位侯府郡主性子冷又跋扈阴狠,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面上却不显,脸上赔着笑,肉都挤在一处,显得眼睛越发精明,上前一步压着声音说道:“郡主戍边辛苦,陛下一直惦记郡主,如今北黎求和,自然是郡主有功。”

贺兰瑾没看黄天茂一眼,冷着声答道:“北黎自然是畏惧天威与北境诸军才着急求和,陛下仁德,在下不敢居功。”

黄天茂的话倒不全是恭维,贺兰瑾在北境三年未有一场败仗,北黎自然是不得已才上书求和。

黄天茂听闻贺兰瑾嚣张跋扈向来不把上京乃至皇帝放在眼里,才忙着恭维,不曾想贺兰瑾并不接茬,一时有些脸色难看。

“陛下另有一道口谕,嘱咐奴才说给郡主即可。”黄天茂压低声音,踱步到贺兰瑾身边。

贺兰瑾抬眼,直到黄天茂被盯的有些后背发凉,才开口说道;"大人请。"

中厅平日里并无人服侍,贺兰瑾示意宋萧候在门外。

“陛下命奴才转告殿下,郡主年少离京,辗转于玄鹤山求学,艰苦卓绝,幽州一战郡主临危受命,不负皇恩。如今北黎求和,北境可安稳数十年,实在不该再留郡主于幽州苦寒之地。”黄天茂说道。

“陛下要召我回京?”

“陛下给郡主两个选择,郡主自幼于江湖长大,三年前不得已才下山,如今事了,郡主尽管卸了军务,继续回去做自由自在的江湖侠士。”

贺兰瑾不语,静了好一会儿,问道:“那北境军务谁来接手?”

黄天茂显然对此问题早已准备,立刻便回道:“自然是北安侯。”

“第二个选择呢?”

黄天茂微微俯身说道:“郡主宿卫忠正,驻边有功,又是陛下亲封的镇北大将军,陛下特准郡主回京领赏,只是上京到底是皇城脚下,便不能事事由着郡主任性妄为,陛下体恤,知道郡主自幼逍遥,特许郡主不必着急着答复,多想几日也是……”

“我选第二个。”还未等黄天茂说完,贺兰瑾便已做出决定。

黄天茂有些惊讶,追问道:“郡主不再多考虑几日?”

“不必了,有劳大人替我回禀陛下。”

黄天茂出门时才恍然大悟,即便师承于玄鹤山这样仙风道骨的地方又如何,还不是放不下权势地位这些俗物。

看到黄天茂独自出来,宋萧忙上前说道:“大人自上京来辛苦,请大人去驿馆休息吧。”

宋萧在送黄天茂出去时多问了一嘴,“听说北黎要送一位公主前来和亲,大人可知是真是假?”

“奴才也听说了,想来是真的,萧将军请留步。”

***

“太子殿下此番言论差矣,这和亲使团若要尽显我大靖重视之意,怕是唯有太子殿下亲自前往接待,方能压得住阵脚。”

宣政殿内,气氛庄严肃穆。诸位大臣仿若被施了定身咒的鹌鹑,一个个脑袋低垂,不敢随意动弹。

究其缘由,无他,只因二殿下慎王又与太子殿下在这朝堂之上明里暗里的较劲起来。

太子殿下素来沉稳持重。此刻,他身姿挺拔,面容沉静,目光沉稳地望向皇座之上的建宁帝,字斟句酌地说道:“北黎此番求和,派遣使臣赴京。我大靖为彰显大国风范,以示诚意,理应出一位皇子前去接待,如此方显妥当。”

建宁帝俯瞰着大殿上那乌泱泱一片的臣子,只觉太阳穴突突直跳。

接待一国使臣,固然是朝堂之上的要事,可实在没必要让众人如此推三阻四,像躲避瘟神一般。

此次北黎派来求和的乃是其当朝四皇子,大靖这边自然也需派出一位皇子,才足以彰显对此次求和之事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