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的正房之内,暖香氤氲,珠光宝气,方才那阵因骨肉相见而起的悲声已渐渐歇下,只余下些许压抑的抽噎和衣料摩擦的窸窣声。
然而,在这看似温情脉脉的氛围之下,一道道无形的视线却如同蛛网般,悄然落在了初来乍到的黛玉,以及她身旁那位格外引人注目的兄长身上。
贾母搂着黛玉,心肝儿肉地叫着,那双历经世事的浑浊眼眸,在垂泪的间隙早已将外孙女身旁静立的少年打量了数个来回。
林澜,如海信中提及的义子。
她原只当是女婿病中为安抚玉儿,或是为林家香火计的一步闲棋,或许是个怯懦畏缩上不得台面的小子。
可眼前这少年,身形虽清瘦单薄,面容尚带稚气,穿着一身青布直裰,站在这一屋子的锦绣丛中,却不见半分局促不安。
他微微垂着眼帘,姿态恭敬,脊背却挺得笔直,像一株初生的修竹,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静,甚至……是疏离。
这份沉静与疏离,让贾母心中微微一动,不是个简单的孩子。
她想起林如海信中那寥寥数语——“澜儿敏慧,可托付,望岳母稍加看顾”。
能让素来谨慎的女婿用上“可托付”三字……贾母握着黛玉的手不由得更紧了些,目光却更深沉了几分。
邢夫人坐在下首,手里慢悠悠地捻着一串佛珠,眼神却时不时地瞟向林澜。
她性子愚懦,没什么大主意,此刻心里只在盘算。
这突然多出来的林家少爷,算是个什么名分?
日后吃穿用度,是算在林家头上,还是也要走公中的账?
若是走公中,岂不是又多了一份开销?
她觑着王夫人的脸色,见对方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心里更是没底。
王夫人确实面上不显,心中却已转了几转。
她信佛,讲究个沉稳持重,此刻端坐着仿佛一尊菩萨。
这林澜出现的突兀,义子?林如海那般清高人物,怎会轻易收个来路不明的孩子?还偏偏是在这个时候,送玉儿上京之前。
是真心疼爱,还是……别有所图?
林家虽清贵但人丁单薄,如今林如海病重,忽然冒出个顶门户的义子,难道是想借着玉儿入京的机会,也为这义子在京中谋个前程,或是……分润些贾家的势?
她捻着念珠的手指微微一顿,看来得让凤丫头多留心些才是。
李纨领着贾兰,安静地站在一旁,她年轻守寡心如槁木死灰,向来不多言不多语。
此刻见黛玉怯弱不胜心生怜意,又见林澜护持在侧举止有度,倒也觉得难得。
只是这府中人事复杂,这兄妹二人怕是少不得要经历些风波。
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则更多是好奇。
迎春木讷,只觉这新来的表妹弱质纤纤让人心疼,那位表兄看着倒是稳重。
探春敏锐,已从赵姨娘私下嘀嘀咕咕的抱怨中嗅到了一丝不寻常,觉得这位林表哥绝非池中之物,只怕日后府里要更热闹了。
惜春年纪尚小只顾看着黛玉,觉得这个姐姐好看得像画儿里走出来的一般。
而众人之中,心思转得最快的当属琏二奶奶王熙凤。
她人未至,声先闻,一番唱念做打,将悲喜转换拿捏得恰到好处,既奉承了贾母,又表达了对黛玉的关切,手段圆滑,滴水不漏。
然而,在她携着黛玉的手,连珠炮似的问话时,那一双丹凤三角眼早已如同最精密的尺子,将林澜从头到脚丈量了一遍。
这身打扮朴素清雅至极,与这满堂辉煌格格不入。
可那通身的气度,却非小门小户能养出来的。
尤其是那双眼睛,在她进来时抬了一下,那眼神……清澈却不见底,带着一种冷眼旁观的审视,完全不像个初入豪门,该有的惶恐或艳羡的少年人。
有意思。
王熙凤心中冷笑。
林家这是唱的哪一出?送来个娇弱的外孙女还不够,又搭上个不清不楚的义子?
说是护送,怕不是来探路的石子?
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