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晚秋觉得这句话烫得耳根发软。
他原本绷着的那股劲儿突然就散了,像是被戳破的气球,噗地一下就泄了气,还连带着全身的骨头都一起,不知不觉就酥了几分。
不由得垂下眼睫,手指摩挲着帕子上的兰草纹样,他声音低低的,带点明知故问的意思:
“……真的?”
晨光下,谢晚秋眉眼低垂,瞬间像只态度软和下来的小猫。
沈屹盯着他,喉结滚了滚,低哑地“嗯”了一声,像是又给他吃了一次定心丸。
谢晚秋突然觉得自己就不敢看他了,耳根逐渐升起一股陌生的瘙痒感,他随手挠了两下,把手帕装进裤兜,又带上手套。
粗布的质感蹭过指尖,有点粗糙的摩擦感,就像沈屹指腹上的茧子一样……
他转身去拿锄头,却听见身后的人轻轻笑了一下。那笑声低低的、哑哑的、却能让人感到是发自内外的高兴,连带着他的后颈也开始发痒发烫。
接下来的活干得轻飘飘的。
锄头落尽土里,谢晚秋看着地上的杂草,脑中却像蒙了层纱一般,开始回放与沈屹有关的回忆。
既有上辈子自己远远看着他时的场景;也有这一世他们第一次见面时,他坐在驴车上,对方格外严肃的表情;还有方才,他将手帕递给自己时,那格外黑沉的眼睛……
汗珠顺着额头滑到鬓角,谢晚秋瞥了眼沈屹,见他没向这边看,偷偷将丝帕拽出了一角。
天青色的布料在阳光下泛着柔光,兰草的叶尖微微翘起,像是翘进了他心里。
这人,怎么这样啊。
谢晚秋抿了抿唇,又悄悄把帕子塞回去,指尖却忍不住停住了几秒,嘴角微微上扬。
算了,原谅他了。
午间,几人坐在树荫下吃饭,刚吃好收起饭盒,沈屹就把谢晚秋单独叫了出来。
“信带了么?”
谢晚秋点点头,这信他不敢随意放在知青所,这两天都是走到哪带到哪。
“你把信带上,跟我走。”
谢晚秋下意识拎起挎包,问他:“去哪?”
沈屹主动接过他的包,自己背着:“去村里盖章,今天是十五,邮递员会来收信。”
“那我去和宋哥打个招呼。”谢晚秋小跑着回去,和宋成交代了几句。
沈屹站在田埂上,看着对方笑着拍了拍谢晚秋的肩膀,眼神暗了暗。
其实还有一件事,他还没有和谢晚秋说,等会到了队部,他自然就知道了。
沈屹等了半天,也不知道谢晚秋和宋成怎么有那么多的话要说。等待的过程中,快要把他的背影盯出个窟窿,也愈发觉得自己的决定,果然英明。
两人并肩走在乡间小道上,正午的阳光灼人,沈屹不动声色走在西侧,替谢晚秋挡去大半的阳光。
等到队部的时候,村长沈长荣和大队书记赵有德都在。见他们进来,目光齐刷刷地落在谢晚秋身上。
沈长荣手里的蒲扇停了停,将他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了一番,突然开口:“你这小知青……真不错!”
“做事情有勇有谋,心肠也好。”
这毫不吝啬的夸奖让谢晚秋红了脸,他摆摆手,语气十分谦卑:“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随后向沈屹递了个眼色,对方立刻从包里取出那封举报信,递给他爹。
沈长荣把蒲扇搁在桌上,拿起桌上的老花镜戴上,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起。
这一封举报信写得,不仅字迹工整清秀,而且语言通顺,论述有理有据。
他越看越惊讶,想不到,这个平日里不声不响、只是做活的小知青,竟有这般文采!
“好,写得真好。”沈长荣摘下老花镜,目光中的赞赏更加。
随即打开上锁的抽屉,找出章在信纸上盖了个红印,这才把信递还给谢晚秋。
他恭敬地双手接过。
沈长荣这才注意到,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但人长得俊秀漂亮,更难得的是身上透着一股温和的书卷气,一副好脾气的模样。
他想起困扰自己已久的问题,心里不禁冒出个主意,下意识改口:“小谢啊,我记得你是高中文凭?”
谢晚秋有点意外,没想到村长连这个都记得,连忙点头。
沈长荣脸上露出欣慰的笑,沉吟片刻,继续说:“我有个想法,跟你商量商量。”
“村里这些娃娃,眼看都到了上学年纪,可咱们这里条件不好,连个像样的学堂都没有。”
“这年头不识字,不上学可不成啊!不少乡亲们到我这来念叨这事……”
“我想请你来当老师,教教孩子们识字读书,你意下如何?”
见谢晚秋愣在原地,沈长荣怕他不答应,又赶紧补充:“你放心,村里不会让你白干。”
“今后你就不用下地干活了,工分照算,就每天给孩子们上上课。”
沈屹站在边上,看着沉默不语的谢晚秋。他爹这个主意,事先可没跟自己通过气啊。
不过……不下地也好。这小知青,身体这么娇弱,动不动就受伤的,干农活实在遭罪。
谢晚秋但凡一有点头疼脑热的,就整得自己牵肠挂肚。
沈屹的目光落在他脸上,见对方明显愣住的神情,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
“小秋,你觉得咋样?”
谢晚秋抬起头来,眼中的茫然渐渐散去。
当老师?
沈长荣这突如其来的提议,确实让他又惊又喜。
往日的农活实在繁重,回到知青所后又人多眼杂的。他自打下乡起,就想着要抓住机会好好学习,参加高考考大学,但至今,都没有时间和地方来学习。
答应村长的提议,既能帮助村里的孩子识字,自己又能带着复习功课。
岂不是一举两得?
不过……他从没教过孩子,下意识就有些担心,怕自己教不好他们。
沈屹看出他面色上的迟疑,在沈长荣殷切的目光中,帮他开口:“爹,小秋这是怕自己没经验,耽误了孩子们。”
转而又直视谢晚秋,沉静的目光仿佛看穿他所有的迟疑和不安,鼓励道:
“凡事都有第一次,小秋。”
“你字写得漂亮,文化水平也高。教孩子们认字读书,定是比我们这些人强。”
“何况,我爹看人的眼光不会错。在你之前,他可没瞧上哪个知青,放心让他们教孩子们读书。”
“不管行不行,你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