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我在大夏当权臣 青埂峰下

第301章 永昌启明

小说:

我在大夏当权臣

作者:

青埂峰下

分类:

悬疑推理


朕以漕帮之血祭旗,以北地烽火砺刃,终为这大夏劈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窗口。朝堂之上,衮衮诸公或许只看到海疆暂宁、边患稍息,但朕的目光,已穿透这短暂的平静,看到了更远处潜藏的危机与机遇。
“革新军制,扩建水师,普及新学,五年规划。”
朕在朝会上提出的这十六字,如同四道惊雷,再次炸响在太和殿内。与前次开海之议的激烈反对不同,此番殿下群臣,大多垂首屏息,即便心有疑虑,也不敢再轻易置喙。朕用漕帮的人头和睿亲王的暂时蛰伏,换来了这推行新政的宝贵时机。
军制革新,首当其冲。
“昔日之军,卫所败坏,营兵孱弱,遇强敌则一触即溃。”朕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朕要的,是一支能征惯战、忠于朕、忠于大夏的虎狼之师!”
“即日起,裁撤冗余卫所,汰弱留强!于京师设‘讲武堂’,于各地设‘武备学堂’,遴选良家子及有功将士入学,**新式战法、火器操演、舆图测绘!教官,由朔州、舟山血战之宿将及格物院精通新器之匠师担任!”
“全**队,仿‘潜蛟’、‘猛火油’部队旧例,设‘技术兵种’,与战兵、辅兵并列!待遇从优,遴选严格!”
“兵部之下,设‘总参谋部’,统筹全**务,拟定作战方略,直属于朕!”
朕要将军队,彻底从旧式**、农闲操练的泥潭中拔出,打造成一支专业化、技术化的近代军队!此举触动无数旧军官利益,但朕手握“潜蛟”与朔州、舟山两次大捷的威望,更有唐若雪统筹后勤、厉欣怡提供财力,阻力虽大,却已难成气候。
水师扩建,迫在眉睫。
“‘文慧号’之建造,乃国之重器,工部、格物院需全力以赴!”朕看向相关臣工,“然,一艘巨舰不足以威震四海。朕要的,是一支足以纵横四海的舰队!”
“以上海、广州、天津为三大基地,同时开工建造新式战舰!大小搭配,火力梯次!‘潜蛟’之生产技术,需严格保密,并继续改进,力求射程更远,威力更巨!”
“水师将士,需学习天文、航海、炮术!朕准水师提督,可高薪招募闽浙一带经验丰富之老船工、老水手,充任教**!”
大海,是未来!朕必须掌握制海权!
普及新学,功在千秋。
此议一出,文官队列中终于出现了一丝骚动。
“陛下!”一位翰林学士出列,语气激动,“治国之道,在仁义,在纲常!格物之术,不过奇技淫巧,岂可登大雅之堂,与圣贤书并列于学宫?若使童子皆**此术,恐人心不古,国将不国啊!”
朕看着他,目光平静:“爱卿可知,罗刹巨舰凭何横行?舟山之胜又凭何取得?非仁义,乃炮利船坚!非纲常,乃‘潜蛟’之威!”
“朕并非要废弃圣贤书,而是要于圣贤书之外,开一扇格物致知之窗!于各州府县,设‘新学学堂’,与官学并行!授数学、物理、化学(朕暂定此名)、地理、博物!教材,由格物院编纂!”
“科举,亦需改革!除经义策论外,加试新学常识!朕要的官员,不仅要懂牧民,更要懂如何富民强国!”
这是动摇儒家独尊根基的一步,但朕必须走。陈芝儿病榻之上的呕心沥血,让朕深知,一个国家的未来,绝不能系于几本故纸堆!思想的解放与技术的进步,才是真正的强国之本!
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朕抛出了一份由朕口述、唐若雪组织人手细化的宏大纲要。
“其一,路:五年内,京城至北地铁路,必须全线贯通!并开始规划南北干线!”
“其二,矿:全面勘探国内矿产,尤其是煤、铁、铜!北地银矿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