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我在大夏当权臣 青埂峰下

第306章 芝兰孕异

小说:

我在大夏当权臣

作者:

青埂峰下

分类:

悬疑推理


陈芝儿有孕的消息,如同一块投入本就暗流汹涌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深刻改变着宫廷内外的力量格局,也牵动着灵理研究那脆弱的平衡。
文慧宫(陈芝儿寝宫)成为了继灵理研究所之后,又一个被严密守护的禁地。太医院正亲自带队,日夜轮值,所用饮食药材皆经层层检验。
陈芝儿被迫放下了大部分研究,遵医嘱静养。然而,她那科研者的本能并未沉睡。她细致记录着每日体温、脉搏、胎动,甚至凭借其对能量的敏感,向朕描述着一种奇特的感受:
“陛下,臣妾腹中,似有一处微小的……‘漩涡’。”她倚在榻上,手指轻抚小腹,眼神带着探究而非恐慌,“它极安静,却在自发地、缓慢地汲取周遭那些无形的‘灵炁’……比寰儿当初那狂暴之象,截然不同。倒像是……像是……”
她沉吟片刻,找到了一个格物式的比喻:“像是一颗需要特殊养分才能发芽的种子。”
种子?朕心中凛然。叶寰是灵根过显,不堪重负;而这未出世的孩子,却似在主动、温和地吸收灵炁?是因陈芝儿长期处于灵炁环境,还是因朕之血脉与龙气的影响?抑或两者皆有?
朕下令鸠摩罗什与太医合作,密切关注陈芝儿与胎儿的任何变化,尤其是能量层面的。同时,朕去看望叶寰时,也隐约感觉到,研究所内原本因叶寰而躁动的灵炁,似乎有极其微小的一部分,正被文慧宫的方向所牵引。这两个孩子,一显一隐,竟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微妙的能量互动?
这前所未有的情况,让拯救叶寰的计划增添了新的变数,也让朕看到了新的可能。若这胎儿真能天然吸纳、平和灵炁,其存在本身,或许就能成为帮助叶寰稳定状态的“锚点”或“缓冲”?陈芝儿也在静养中,开始思索如何利用这种微妙的能量流动,来辅助设计那尚未完成的“灵炁共鸣器”。
---
然而,新的希望也带来了新的暗流。
皇贵妃,唐若雪。
她将文慧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赏赐、用度皆按最高规格,甚至亲自过问陈芝儿的膳食,表面功夫无可挑剔。但在一次向朕汇报后宫开支时,她似是无意间提及:“如今文慧妹妹有孕,灵理研究所那边,陛下是否需另委可靠之人暂代?以免妹妹劳心伤神,动了胎气。”
她是在关心,也是在试探,更是在提醒朕,陈芝儿的势力因这胎儿而潜在的增长,可能会影响朝局与后宫的平衡。她依旧是那个顾全大局、心思缜密的皇贵妃,但这份“周全”里,多了几分以往没有的、深藏眼底的审慎。
厉妃,厉欣怡。
她从北地回京述职,带来了银矿增产、油田扩能的捷报,但在为陈芝儿道贺时,那份笑容背后,是几乎难以掩饰的锐利与紧迫感。她向朕呈上北地龙脉节点的详细勘探图,并“恳切”建议:“陛下,龙脉引导之事关乎国本,亦或有助于大殿下。北地节点最为明晰,臣妾愿亲自督建引导法阵基础,以确保万无一失!”
她试图将龙脉建设的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中,这是在借国事巩固自身权柄,也是在向朕展示她无可替代的价值。陈芝儿的怀孕,显然刺激了她,让她更加积极地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朝堂之上。
风声终究是漏了出去。虽然“灵根”、“灵炁”之说被严格保密,但“文慧妃有孕”以及“大皇子久病不愈”的消息结合在一处,足以让那些嗅觉灵敏的官员们浮想联翩。一些原本依附于唐若雪或厉欣怡的官员,开始有了新的盘算;而一些保守派,则暗中散布“子嗣不昌,恐非吉兆”的流言,隐隐指向朕推行的新政与格物之道,触怒了“祖宗法度”。
朕冷眼旁观着这一切。内帑的银子、北地的资源、朝堂的人心,皆因一个尚未出世的孩子而悄然流动、重新组合。唐若雪的沉稳,厉欣怡的进取,在此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