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御驾离开京城,沿新贯通的铁路一路东行,直抵上海。龙旗所至,万民跪迎,士气大振。然而朕的心中并无多少巡幸的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与对前线战事的密切关注。
上海船厂,已然成为帝国雄心与力量的象征。
巨大的干船坞内,“永昌号”星槎的钢铁龙骨如同巨兽的脊梁,横亘于天地之间,数以千计的工匠如同蚁群,在其上辛勤劳作。
敲击声、号子声、蒸汽机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工业时代的磅礴交响。朕的亲临,让这座巨大的工坊彻底沸腾,所有工匠如同打了鸡血,日夜轮班,进度肉眼可见地加快。
朕并非只是象征性地巡视。在船厂核心区域,朕召集了格物院大匠、西方受雇工程师以及陈芝儿(通过灵讯符远程连线)。
“陛下,”负责动力的格物院大匠指着复杂的蒸汽轮机图纸,眉头紧锁,“按设计,欲驱动如此巨舰远航,需庞大锅炉与煤仓,这将极大挤占货物与武备空间,且续航力依旧堪忧。”
这正是“星槎”计划最大的瓶颈——动力。
“或许,不必完全依赖蒸汽。”朕沉声道,目光投向灵讯符,“芝儿,北地遗迹的能量导引原理,与那‘神骸动力核心’的构想,可否结合?”
陈芝儿的声音带着思索传来:“陛下,遗迹能量层级过高,直接仿制风险巨大。然其基础符文阵列,或可改良简化,制成一种‘灵炁增益阵列’,附于蒸汽轮机关键部位,或能提升热效,降低煤耗,间接提升动力。然此乃设想,需反复验证。”
“那就验证!”朕斩钉截铁,“朕给你们一个月时间,在船厂旁设立临时灵理工坊,就地研究!需要什么材料,让厉欣怡从北地调运!需要多少人手,让唐若雪从格物院调配!”
朕要将这最前沿的科技与灵炁研究,直接搬到建造一线!同时,朕也默许了工部官员与霍恩海姆带来的工程师进行有限度的交流,汲取他们在船舶结构、流体力学方面的经验。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集天下智慧,共克难关。
---
就在朕于上海全力督造星槎之际,西北与东北两处战场,战报如同雪片般飞来。
西域战线。
罗刹大军果然来势汹汹,其步兵方阵在一种覆盖着厚重铁皮、形如棺材的古怪盾车掩护下,顶着“猛火油柜”的烈焰,艰难却坚定地向前推进。更令人心惊的是,其军中夹杂着少量身披黑袍、不直接参与战斗的随军术士。这些术士手持骨杖或水晶球,每当大夏军队试图以“潜蛟”或**进行重点打击时,他们所在区域似乎会产生一种无形的能量偏转场,使得攻击效果大打折扣!
“陛下,罗刹军中确有掌握异力者!其术法诡异,能偏转、削弱我火器之威!”西域主帅的奏报证实了朕的猜测。
东北海域。
北洋水师的袭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依靠“潜蛟”的隐蔽性与突然性,成功击沉、击伤数艘罗刹运输船与巡逻舰。然而,罗刹主力舰队学乖了,他们不再轻易靠近海岸,而是利用舰炮射程优势,在远海游弋,封锁航道,并同样派出了装备有类似“潜蛟”(可能源自与神圣罗曼帝国的技术交换)的小型潜艇进行反制,海上的战斗变成了更加残酷与技术化的水下暗战。
东西两线,大夏军队凭借装备优势与坚固防御,暂时顶住了罗刹的进攻,但战事陷入了艰苦的僵持。罗刹人似乎在用一场大规模的常规战争,来测试和消耗大夏的新式武器与灵炁应用的底线。
“告诉前线将士,稳住阵脚,以杀伤敌有生力量为主,不必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朕对兵部尚书下令,“尤其是那些黑袍术士,给朕重点标注!命‘暗蜂’设法活捉一二,朕要知道他们的底细!”
“另,告诉船厂,朕不管他们用什么方法,‘永昌号’的下水日期,必须提前!”
压力,巨大的压力,从海上陆上同时传来。但朕深知,越是此时,越不能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