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目光微动,示意侍卫取过那柄陌刀。
入手沉甸,刀身线条流畅,寒光内蕴,与他熟悉的制式横刀形制相似,细看却又处处不同,更显精悍。
“试。”李世民言简意赅。
一名侍卫领命,取来随身的精钢横刀,又让人搬来一副测试用的铁甲。
持陌刀的侍卫深吸一口气,运足臂力,大喝一声,陌刀化作一道寒光劈下!
“铿——嚓!”
一声刺耳的金铁交鸣后,是令人牙酸的撕裂声。只见那精铁锻打的甲叶,竟被陌刀如同切朽木般从中劈开,断口光滑!
而侍卫手中的精钢横刀,在与陌刀微微碰撞时,刃口竟崩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全场寂静。只有炉火还在不知疲倦地燃烧,发出呼呼的声响。
所有匠人,包括赵铁锤,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大唐皇帝的反应。
李世民脸上的淡然终于被打破,他眼中闪过一丝震惊,快步上前,亲自接过那柄陌刀,手指拂过冰冷的刀锋,感受着那非同寻常的质感与重量。
他又看了看被劈开的铁甲和崩口的横刀,目光最后落在李承乾身上,变得无比深邃。
“此刀……何名?日产几何?”他的声音里,已没了之前的冷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专注的审视。
“回父皇,此乃改进型陌刀。因采用新法冶炼、新式流程,如今日产可达八十柄以上,若全力运转,犹可提升。”李承乾如实回答,心中稍定。
“日产三十……新法……新流程……”李世民重复着这几个词,目光再次扫过那秩序井然的工坊,看着那些因长期劳作而显得精悍的匠人。
他并非不懂军事和技术,正因如此,他才更清楚,能稳定产出如此品质兵器、且有如此效率的工坊,意味着什么。
这绝非简单的“广蓄私兵”所能概括。这背后,是整套全新的、高效的生产体系,是足以改变大唐军事实力格局的力量!
李世民沉默了。
他看着躬身立于面前的儿子,看着他那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眼中尚未完全熄灭的、属于开拓者的光芒。
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的锐意进取,想起征战天下时对更强兵甲、更高效后勤的渴望。
良久,他缓缓将陌刀递还给侍卫,伸手扶起了李承乾。
“起来吧。”
他的语气缓和了许多,甚至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陪朕……好好看看你这青州。”李世民的目光投向工坊之外,那更广阔的、烟囱林立、帆影点点的天地,“看看这把‘剑’,究竟是如何炼成的。”
李承乾心中微定,知道最危险的关口或许已经过去。
他起身,恭敬地侧身引路:“父皇请随儿臣来。”
他没有首先炫耀那锋锐的陌刀,而是带着李世民,走向了工坊区更深处,那片支撑起陌刀生产的基石所在。
首先来到的是经过改良的高炉区。数座砖石砌筑的庞然大物巍然矗立,水排驱动的鼓风皮囊发出沉闷的呼吸声,炉顶冒着滚滚浓烟,显示着内部正在进行的激烈反应。
“父皇,此乃儿臣指导匠人改建的高炉,鼓风更强,炉温更高。虽仍未能直接流出铁水,但产出的海绵铁品质远胜以往,为后续精炼打下了基础。”李承乾解释道。
李世民看着那不断被投入炉中的矿石、煤炭,听着那震耳的鼓风声,微微颔首。他征战多年,深知军械之利源于材料之精。
紧接着,他们来到了石墨坩埚炼制区。匠人们正在将捣碎的石墨粉与黏土等物按比例混合、捶打、塑形、阴干。
看到那乌黑不起眼的“石头”竟能变成承受极致高温的容器,李世民眼中再次闪过惊异。
“石墨坩埚,乃实现高温熔炼的关键。”李承乾拿起一个烧制好的灰色坩埚,“以此熔炼高炉产出的铁料,去芜存菁,方能得到锻造陌刀所需的优质钢水。”
离开核心的冶炼区,李承乾又引领李世民参观了实行“分工法”的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