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不恰药药

第461章 辽东

小说: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作者:

不恰药药

分类:

悬疑推理


李承乾看着父亲眉宇间那深刻的忧色,正色道:“父皇不必过于忧心。我大唐将士英勇,天兵所至,顽寇必不能久持。**不过困兽之斗,覆灭只在旦夕之间。至于将士们……”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儿臣在青州,必加紧督造军械,筹措粮秣,确保前线补给无忧。
待得来年开春,形势必然好转。届时,必能让更多将士凯旋归乡,与家人团聚。”
李世民收回目光,看向身旁目光坚定的儿子,心中的沉重仿佛被分担了一些。
他点了点头,抬手重重地按在李承乾的肩头:“好!朕在长安,等着你的好消息,也等着你……常回来看看。”
“儿臣遵旨!”李承乾躬身应道。
父子二人相视一笑,许多未尽之言,尽在不言中。
夕阳彻底沉入海平面,暮色四合,青州城内灯火愈发明亮,如同繁星落地,照亮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也暂时驱散了因离别与战事带来的阴霾。
李世民最终起驾,身影渐渐融入苍茫夜色。
李承乾一直站在原地,直到那点点火光完全消失在视野尽头,才缓缓转身。
寒风扑面,他却觉得胸中火热。
父亲的期许、不舍,以及对战事的忧虑,都化为了他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他望向北方,仿佛能穿越千山万水,看到那冰天雪地中仍在奋战的同袍。
“一年……足够了。”他低声自语,目光锐利如刚刚锻打出的陌刀。
“青州,将不仅仅是大唐的利器工坊,更要成为支撑这场战争,乃至未来帝国强盛的坚实基石!”
他迈开步伐,走向那片灯火通明的工坊区,新的征途,就在脚下。
辽东,安市城旧址以南百里,唐军新构筑的前线大营。
时值深冬,朔风怒号,卷起漫天雪沫,抽打在营寨的栅栏和旌旗上,发出噼啪的脆响。
天地间一片苍茫,远山近野皆覆厚厚的白雪,唯有唐军营垒中升起的缕缕炊烟和巡哨士卒口中呵出的白气,证明着这片苦寒之地尚存生机。
中军大帐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些许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
行军总管、潞国公侯君集身披厚重的玄色裘氅,正站在一幅巨大的舆图前,眉头紧锁。
舆图上,代表着唐军控制区域的朱红色标记,已深深嵌入高句丽的腹地,但在更南方的山地险要之处,仍有几处刺眼的黑色标记顽固不化,其中最为显眼的,便是由**残部盘踞的山林一带。
“大总管,斥候来报,乌骨城周边发现小股敌军游骑活动,似在试探我军虚实。”一名将领躬身禀报,“末将请令,率本部精骑出击,定将这些扰人的苍蝇剿灭干净!”
帐内其他几位将领也纷纷看来,眼神中带着征战已久的疲惫,也有一丝被挑衅激起的怒意。自陛下班师后,他们留在此地,与这酷寒和顽敌周旋,早已憋了一肚子火气。
然而,侯君集却缓缓摇了摇头。他转过身,那张因常年戎马而刻满风霜的脸上,并无多少冲动,反而是一种深沉的冷静。
“剿灭?然后呢?”侯君集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追入深山老林,与他们在这大雪封山之时捉迷藏?徒耗兵力粮秣,甚至可能中了埋伏。”
他走到炭盆旁,伸出手烤了烤火,继续道:“陛下临行前,曾面授机宜。此次东征,非为一时之胜,亦非逞匹夫之勇。陛下要的,是一个能彻底融入大唐版图、再无反复之高句丽!
**如今已是丧家之犬,困守孤城绝地,其势已衰。我军若贸然轻进,求战心切,反倒可能予其可乘之机。”
他目光扫过帐中诸将:“当下首要之务,并非斩将夺旗,而是‘消化’!是将我们已经打下来的这片土地,牢牢攥在手里,让它真正变成大唐的州县!”
正说着,帐外传来通报声,是来自长安的户部及工部官员求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