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不恰药药

第455章 流水线作业

小说: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作者:

不恰药药

分类:

悬疑推理


李承乾紧盯着那在烈焰中沉浮的灰色坩埚,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能清晰地看到,坩埚壁在极端高温下,隐隐透出暗红色,但它依旧坚挺,没有丝毫软化的迹象。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突然,一直紧盯着坩埚内部的赵铁锤发出一声难以置信的惊呼:“化了!殿下!铁……铁化了!”
李承乾一个箭步上前,透过观察孔望去——只见坩埚内,那块原本结构松散的海绵铁,已经彻底融化成了一汪亮白炽热、如同水银般流动的金属液!
杂质被高温分离,浮于表面形成熔渣,下方的铁水纯净得令人心悸!
那温度,绝对远超他们之前任何一次冶炼所能达到的极限!
“出炉!”李承乾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炽热的石墨坩埚被专用铁钳夹出,将其中亮白色的铁水缓缓浇注入预先准备好的砂模中。
嗤——一股白汽升腾,空气中弥漫着灼热金属特有的气味。
待铸件稍微冷却,赵铁锤颤抖着手,敲碎砂模,取出一柄还带着暗红色的短剑粗坯。
甚至无需仔细打磨,仅仅从断口那致密如丝绒、闪烁着银灰色金属光泽的质地,以及敲击时清越悠长的回音,经验丰富的老匠人就明白——成了!
这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品质极高的钢铁!
李承乾接过那尚有余温的短剑粗坯,指尖拂过那光滑的金属表面,感受着其中蕴含的、远超这个时代的坚韧与锋利。
他抬起头,看向东方海平面上跃出的第一缕曙光,脸上露出了一个多月来第一个真正舒心的笑容。
石墨坩埚的成功,不仅仅是炼出了一炉好铁,更是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温度、更优材料的大门。
青州的钢铁脊梁,终于看到了铸成的曙光。
而他献给大唐的真正贺礼,也迈出了最为关键的第一步。
“玄策,遗直!”他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取我书房东侧第三格暗匣中的图纸来。”
王玄策与房遗直心头一震,立刻领命而去。他们知道,太子殿下真正要动用的“利器”,此刻方才出鞘。
很快,一卷用特制桑皮纸精心绘制的图卷被捧到李承乾面前。他缓缓展开,周围的匠人,尤其是赵铁锤,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图纸上,赫然是一柄造型威猛、结构复杂的长刀——陌刀!
此图远比军中所用制式横刀更为精细,每一处尺寸、弧度、厚度,乃至血槽的走向,都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
更重要的是,图纸旁还附有详细的“热处理”流程与“复合结构”说明,明确指出刀身需采用不同碳含量的钢材,通过特定的折叠锻打与淬火工艺,形成“刚柔并济”的特性。
“赵铁锤,”李承乾的目光落在老匠首身上,“以此图为基准,利用这新出的钢铁,孤要你在半个月月内,打造出一千把这样的陌刀!”
“一……一千把?”赵铁锤倒吸一口凉气,不仅因为这个数量,更因为这图纸要求的工艺远超当下。
即便是用这新炼出的好钢,按传统技法,一年也难造出百把精品。
“殿下,此图精妙,然工艺繁复,尤其是这‘夹钢’、‘覆土烧刃’之法,匠人中精通者寥寥,三月千把,恐……”赵铁锤面露难色。
“孤知道难。”李承乾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所以,不能再用老法子,一炉一锤地去碰运气。”他走到工坊空地上,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划拉起来。
“看这里,”他边画边说,“我们将工序分开!炼铁归炼铁,由高炉和石墨坩埚负责,保证提供优质且稳定的钢料。
锻打成型,设立专门的锻打工位,每个工位只负责一道工序——初锻塑形、复合锻接、或是精修开刃。热处理,设立统一的淬火池和回火炉,由最富经验的老师傅掌控火候与时机。”
他描绘的,正是工业化流水线的雏形。
“这……分工合作?”赵铁锤有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