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考不进长安?那就打进长安! 映山时光

第333章 朕觉得并不难

小说:

考不进长安?那就打进长安!

作者:

映山时光

分类:

悬疑推理


哪怕是像房玄龄魏征这样的人,也不认为朝廷花大力气去教田地里的耕夫、桑民,和草原上的牧民,以及担土砌石的力工识字认字有何意义。
不过他们并没有这么直白的去反驳赵仙罴的看法,而是由房玄龄牵头提出一个致命问题道:
“陛下,如今四海八荒,百姓不计其数,其中未启蒙认字的数量众多,有些认识些许字的,也是在日常生活接触,经人教导学会。
可如果要让所有百姓学习认字读字,用‘反切法’,首先要掌握大量基础字,用‘直音法’同样如此。
并且遇到没有同音字可注的情况下,‘直音法’也用不了。
再说写字,就更难了。
笔墨纸砚这些对普通百姓来说,本就金贵。
另外学习握笔写字,总要把字写好,至少能让人认出来是什么字,这也需要花费很大精力。”
大殿内众人纷纷点头。
“是啊,要想普及这件事,确实不容易。
关键是有些百姓恐怕还不愿意学,因为他们日常生活并不太需要获得这项技能。”
“还有一些偏远地区,一些深山里的村落,就算他们想学,谁去教呢?
如果是由朝廷派人去,恐怕也未必有多少人心甘情愿去深山里教人写字。”
“陛下,依臣之见,教百姓认字写字这件事,咱们不如逐步推广,先从大的城池开始,再往小的城镇,再到村落,到深山。”
“嗯,此法可行,可以先试试嘛,看看在大的州郡里普及这种教育的效果如何,再根据成效做调整。”
赵仙罴看着不断发表看法的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一个接一个说的差不多了,渐渐安静,注视着赵仙罴,等待着赵仙罴这位天子做出决定。
赵仙罴扫视群臣道:“朕不是要强制所有百姓学习认字写字,而是鼓励倡导。
眼下在有些地方,有些百姓甚至连生计问题都无法解决,他们如何能抽出时间来学习认字写字?
所以鼓励百姓学习认字写字,提高文化修养,必须建立在所有人能吃饱穿暖的情况下。
穿暖这件事,棉花已经开始普及,棉花纺织技术,朕当初在长安时,也借卢国公之手由前朝朝廷普及。
可百姓种植棉花的土地,就不能用来种植稻、粟、麦、黍。
当然,朕有说过,往后大秦帝国不缺农田,还可以大量开垦荒地。
另外关于各类农作物,朕自建立大秦,吞并各国,就已经成立专门的‘司农署’,统计研究所有地区的粮食作物、瓜果蔬菜,将他们的适宜种植环境以及培育改良方式,记载在册。
以后朕会向各地区传发土地最优利用方案,哪些地区百姓可以加种哪些作物,都会有明确的建议。
种子方面他们也不用担心,朕早就让司农署收集储存,到时候可以卖给一些生活环境富裕的地区,另外一些贫困地区则可以在当地官府,免费领取。”
关于自己早先吞并各国获得一切资源,赵仙罴早有盘算。
不是所有资源直接免费送给百姓,就能促进社会繁荣发展。
有的地方百姓生活并不困难,那么百姓该出钱还是得出钱买。
有的地方百姓生活贫困,则可以让他们免费或者以极低价格,领取朝廷救助的物资。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货币流动,市场活跃。
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人听了,无不情绪振奋。
赵仙罴之前打下大唐周边诸国,究竟获得了多少金银财宝以及其他物资,到今为止,对他们来说还是个迷。
有些国家,赵仙罴对其态度还算温和,并没有大肆掠夺物资。
可像天竺的戒日王朝,以及骠国、真腊、林邑等国,他们都曾听说赵仙罴初建大秦派军征伐时,对这些地区采取的政策极其铁血。
尤其是戒日王朝,整个王朝的人都沦为了奴隶。
而戒日王朝面积并不小,一个偌大王朝积累的财富,如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