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日季珩都会来言语侮辱她,似乎对看她黑脸乐此不疲,苏轻虞越难受,季珩越是轻松,直到他们说的那个好日子一周前才堪堪停止。
一早,甚至说是几日前起,太子作为私宅的别院渐渐被红色填满,红色的绸缎逐渐填满视线。
一早就有人解开苏轻虞脚上的脚铐,但并未解开脖子上的铁锁。
几个下人齐心协力把铜镜摆到房间的窗前。每个人都对苏轻虞脖子上显眼的的铁锁熟视无睹,至少来了五个丫鬟围绕着她开始梳妆打扮,一人轻柔的以温水柔帕轻轻擦拭苏轻虞一张小脸。然后就有两个丫鬟开始为苏轻虞盘发。
紧接着腆着笑脸的丫鬟嘴中念念有词,“小姐,这是珍珠粉做的上好的脂粉,小姐肤白貌美,只需要浅浅一层。”
说着一层薄薄的脂粉敷了一层,苏轻虞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花香味,镜中的自己皮肤立刻流光溢彩如同出水芙蓉一般。
面对冷着脸的苏轻虞,丫鬟喜气洋洋的祝贺道,“呀,小姐外貌可谓沉鱼落雁,新郎官一定喜欢的紧。今后这日子一定过的如鱼得水,夫妻俩的感情定是长长久久、水乳交融。”
“梳头梳到头,一梳青丝到白头,二梳白发齐眉长相守,三梳儿孙满堂长长久久......”
苏轻虞心想,竟然对着她这冷脸也夸的出和和美美的话,不知道是从哪里请来的丫头,丝毫不冷场。
眼见着丫鬟又拿起一个圆形的小饼,一打开里面是嫣红的胭脂,捻起盒中的包着棉团的绢团蘸了蘸胭脂粉,自额至颊轻扑三遍,苍白的冷色一下子变成了花团锦簇的红晕。
许是见苏轻虞还是脸色不悦,顺势取了统一的浅粉与浅檀色混合在一起,扫出一片桃花晕。看起来顾盼生姿,硬生生营造出一种羞涩之感。
“胭脂是最时兴的‘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说完几人还瞧瞧苏轻虞的反应,只是苏轻虞还是一言不发。几个丫鬟也不多问,倒不是不好奇,只是怕自己的好奇心一重,命就不长久了。
这几个丫鬟是太子宣兰恒请来的服侍过宫里娘娘出嫁的姑姑,一点不清楚苏轻虞到底是什么情况,只知道不要生事。接着从锦盒中拿出了螺子黛。
“为小姐画一对远山眉,祝小姐‘春山长不改,画眉深浅,百年犹不足。’”
镜子中,苏轻虞看着她先在白绢上画了几笔,螺子黛流畅后,细若蚊足的笔锋先从山根一笔笔晕开,再沿眉骨拖出流畅的山色,用小指稍稍揉搓,眉色便似远山含烟,青色的远山开在轻蹙的眉峰。
苏轻虞哪怕这时候还在苦中作乐的想,这几位手艺是巧,自己阴郁至极的面色都变成喜不胜喜了一样。
侍女依次拿出几个鎏金小盒,一字排开在苏轻虞眼前,“小姐,看看您喜欢哪个?
这个是‘石榴娇’,是五月榴花捣汁,和着云母蜂蜡凝成的,抹上水红透亮,波光粼粼;这个是‘朱砂脂’是朱砂与玫瑰露做的,是正统的宫墙红,最衬小姐冰肌玉骨,保证看得夫君欲罢不能......”
还有不少其他的,但是苏轻虞丝毫没有挑选的意思。侍女们彼此对视几眼。拿了里面最贵重的。
指尖焐热,轻轻按上唇瓣,只一点,便染春莺婉啭的娇艳,来自不同鲜花的香气霎时充满整个房间。
“绛唇留香一点红,早兆兰麟吉日成。”
侍女笑着拈起匣中一片薄如蝉翼的猩红色花钿,贴于眉心,在恍恍惚惚的灯影下闪耀着一线金光。
满头金钗点翠也在烛火下熠熠生辉。几人像是把苏轻虞当可以换装的磨喝乐,三下五除二给她套上一身算得上珍贵的婚袍。
“祝小姐与夫君白头偕老,奴婢们先行告退了。”
走前一个侍女不经意摸了一下苏轻虞的手。随后门轻轻合上。
苏轻虞听着外面就快赶来的脚步声迅速打开了纸团。
咔——一束光亮照进门内。
苏轻虞喉咙动了一下。
“哎呀,新娘子怎么还没盖头盖。”明显是媒人的一位婆婆笑着进门一块红缎遮住苏轻虞的脸。
“还没给她解开你盖什么!”另一个媒婆立刻拉住她。
“哎呀,我忘了,这咋办。这喜盖可不能揭。”
“还能咋办!”
一个人顺着链子准备解开她脖子上的铁锁。
“等下!”随着这声,一块帕子伸进来捂住苏轻虞的口鼻。
意识涣散前,一行清泪抑制不住从眼眶流下。只是喜帕垂到胸口,无人能看见这泪水了。
“新娘子上轿喽!”——
父亲。
在苏轻虞记忆中,苏长策是一个完美的人。父亲与母亲青梅竹马,只娶了母亲一个,哪怕母亲生了自己后无法再生育、哪怕母亲死后也没有再娶。
记忆里全是父母恩爱和鸣的影子。
他是个好父亲,好丈夫,好将军,好臣子。
除了北戎的人没人能说他一句不是。
但是父亲,这轩夏国的宣氏皇族负了您,愧为皇族,愧对轩夏——。这昏君不配做您的君主。
可是父亲,你走了,苏家真的只剩轻轻了。
我能怎么办呢?我该怎么办呢。
“.......站住!......”
“官兵搜查!——”
费力睁开眼只有红色的头盖,摇摇晃晃的,头脑昏昏沉沉,喜悦的鼓乐之声在迷迷糊糊间就像被卡住了嗓子,戛然而止。
“皇子大婚,例行检查。”
“哎呦,官老爷,我们这是送去镇北军季大人府上的。今日是季大人大婚竟然与贵人相撞了。”
这是个百无禁忌的好日子,整个京城成亲的人家可不少。
“管你什么大人,今日成亲的大人哪个不是身份高贵?这条路戒严,把轿子放下来,排到那边去,挨个检查。”
三个媒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望向那排成行的喜轿以及接亲人员排起的缓慢前进的长龙,只能照办。
在场的无一不是叽叽喳喳,吵吵嚷嚷催促官兵快一点。
官兵何尝不想快一点,一早有人言明了要闹事,又碰上诸多大人家的婚礼。
明知有刺客,又不能掀新娘子盖头,还专门找了女官来查新娘子。
都是大户人家,接亲的队伍都排成行了。一个个检查,官兵自己还嫌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