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元膺说:“陛下为了处理亲情,也是费了很多苦心,微臣一定会把这个事情办好。”
李纯推心地说:
“他们三个外戚都是中下级官员,以后也不会放到非常重要的岗位,宗室也好,外戚也好,如果感念朝廷的恩德还好,如果有胡作非为、滋扰百姓的情况,你们察访司早发现、早处理,不能等到他们骄纵不法、恶贯满盈的时候,让百姓生怨,让朕难堪。以前的宦官之祸你也知道,朕现在虽然限制了他们的权力,但是难免还会有人犯错误,你要帮助朕管住他们。”
吕元膺说:“陛下殚精竭虑,思虑周全,臣知道该怎么做了,臣以后加强对他们的监督,防微杜渐,不至于到违法的地步。”
李纯觉得,作为君主,既要想办法为天下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造福,还要平衡和处理好身边这些人的事情,很多事都要兼顾到,不能出现失衡的问题。
元稹虽然年轻,但是自视甚高,很有抱负,这次以剑南巡察使的身份出巡,就想着大刀阔斧的干一番。他带领属员从长安往南出发,一路上对西川、东川、山南西道的吏治进行明察暗访,走**间,收集情况,纠治奸邪,逢贪必查。
元稹的高调反腐,搞得三个地方的官员很紧张,有的官员为了逃脱罪责,向他**,一概拒收;有的官员通过朝中官员或熟人向他打招呼,一概不理;有的官员以权贵靠山,向他施压,一概不管。
元稹连续出击,搜集不少证据,揪出了不少尸位素餐、**腐化的官员,真是在剑南三道的官场搞了一场地震。元稹把巡察的情况向朝廷奏明,提议对涉事官员进行严惩,对地方官员形成了很大的震慑。
元稹此行不仅奉旨反贪,还捎带了一下私货。元稹本就是一个风流才子,听闻成都的薛涛是当朝第一才女,又是出名的美女,便顺道过去拜访。
薛涛本为西川节度使下属的歌妓,以前受到韦皋的垂青,现在已经年近四十,但是半老徐娘,风韵犹存,依然吸引不少达官显贵慕名而来。
薛涛也久闻元稹的才气,两人一见投缘,你侬我侬,郎情妾意缠绵了一番,元稹又多了一笔风流债。
白居易则相对低调很多,他带着几个随从,一身便服,从洛阳出发,一路向东,对黄河以南各州县的情况进行收集。他不露身份,和几个随从以普通百姓的身份,察访情况,收集信息,了解百姓的疾苦,探寻治理地方的办法。
由于河南地区藩镇割据也很厉害,连年战争,老百姓生活也是很苦。不少青壮被拉去当兵,很多家庭只能是妇女老少来负责耕种,收获的大部分又被官府和地主豪强掠夺了去。很多人不堪忍受,跑到了岭南、福建一带生活,形成了大量的逃亡人口。
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在河南称霸一方,大肆搜刮,拥兵自重,对朝廷的稳定形成较大威胁。白居易通过察访,搜集了他们不少罪证,准备回去以后送给朝廷,让朝廷早下决心,解决这两个藩镇,为民除害。
宣武节度使韩弘,还有其他几个较小的节度使,虽然总体上服从朝廷,但是在辖区内也拥有极大的权力,对百姓的聚敛也不小。
而且这几个节度使借着帮助朝廷对抗吴少阳、李师道的名义,经常向朝廷要钱要粮,给朝廷造成较大的负担。
过了三个月多月,元稹、白居易先后回长安报告工作,李纯也想跟他们了解一下他们所经历的情况,于是在宣政殿召见他们。
李纯首先说道:“朕听说你们二人此次办差,一个雷厉风行,一个暗中查访,今日就把取得的成果说来给朕听听。”
元稹答道:“此次前去剑南三道巡查整治吏治,没想到情况是触目惊心,官员****的情况很严重。”
李纯道:“自安史之乱后,各地藩镇割据,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减弱了,一些地方官开始专横跋扈,肆意妄为,很多朝廷的律令都不怎么遵守了。”
元稹说:“很多地方的州县,简直就是一个小的独立王国,除了缴纳一部分赋税给朝廷,其他的就是地方官说的算,巧立名目,随意加税,老百姓苦不堪言,臣狠狠惩治了一批贪腐之人。”
李纯道:“你那是剑南三道,属于比较服从中央的,还交一些赋税给中央,你也可以惩治一些人,白居易去的河南可就不一样了。”
白居易说:“陛下说的是,河南的藩镇明显比剑南的霸道,各个拥兵自重,肆意搜刮,百姓苦不堪言,其中以吴少阳、李师道为甚,臣为了查访真实情况,也没有亮明身份,主要以暗访调查为主。”
元稹说:“对那些奸邪之辈,就要施以重典,不然就不会知道敬畏朝廷,收敛行为。”
李纯道:“有个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