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科幻 > 为李二献上玄武门攻略,我从神棍变国师 弹弓

第134章 长安日报,徒木立信


第一百三十四章长安日报,徒木立信

“当然是擦屁股啦。”

“你好好说话!穆钧,我就算不是皇帝那也是长辈,你这般没规矩,若不是朕施恩于你,你连老婆都找不到!”

李二俨然一副长辈的模样说教穆钧。

说起来,穆钧现在也和李二算亲戚?

“就现在的纸,我擦屁股都嫌硬,还是锦帛好用。”

穆钧说道。

“你!荒唐!怎得如此奢靡?!”

大唐纸贵啊,每年大唐的各地方都要上贡各种各样各种级别的纸张供给朝廷使用,基本上都交给穆钧刚才所说的那几个部门。

百姓如厕,拿个土块都能擦屁股,讲究人会用厕筹,因为纸张金贵,士人们会鄙视穆钧这种行为,传出去又得被**。

别看只是屁股的事,那放在明面上也是大事。

即便到了现在,大唐天下穷苦的州县甚至还用竹简往来公文。

穆钧盘腿坐着,掰着手指头给李世民解释:

“以往朝廷公文告示传檄天下,从州县到地方,基本上都是由官府衙门告知各村里正、坊正传至百姓耳中。可是怎么说给百姓,那就是依靠这些人的嘴巴。”

“我想陛下也深知,去今天下许多百姓只知当地士绅豪族,不知朝廷,只知县太爷而不知陛下。”

穆钧将自己开办报纸的想法告诉李二,这样既能够一步步掌握**权,还能够为接下来的活动造势。

“是极是极,穆钧你这个想法好啊,可是,这开销太大了,还要增设那么多人手,而且恐怕朝中的官员们也不会同意。”

扭头李世民又一脸为难,看着穆钧脸上只写着‘我没有钱’这四个字。

穆钧的主意都是好主意,但是都**要花钱,还是花大钱,李二哪来的那么多钱。

这些穆钧都考虑到了,毕竟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一连串的改革这个大唐经不住啊。

“此举只是试点而已,用不了多少人,而工坊和纸都是现成的,并且不用大量的发型报纸,只要朝廷在长安各坊设立报刊,供人刊阅。“

“百姓若不识字呢?”

“可设专人,早中晚各宣读一遍。”

穆钧考虑的很周全,而且地点就在长安,开展和掌控都很容易,李世民立刻批准了穆钧的计划,将府库中的许多存纸和工部、少府监的部分作坊也交给了穆钧。

“这件事让无忌和玄龄配合你去做,一定要办好。”

李世民千叮咛万嘱咐,杜如晦身体不太好,所以李世民平时也尽量减少对方的负担。

对于如何开设日报造动声势,穆钧已有计划。

......

“各位乡邻,都听着,今朝廷设谓曰长安日报之报刊,每天刊登天下事,每日辰时、午时、酉时由本里长宣读。”

长安街头四处,几乎每隔一段就出现了一种简易的报刊,里正坊正或者报社聘请的识字之人于闹市宣读。

大唐长安日报,第一份日报除了歌颂当今天子,还有几份涉及民生,百姓们最关心的政令。

末尾,留有三个问题,农事相关、木匠相关、打渔相关的问题,凡答对者,可提交答案于里正,两日后答对者得钱千贯,有同胜者,则平分钱财。

为何?

因为开设日报便是为了让百姓听到朝廷的声音,要用徒木立信之法,自然得先刊登百姓关心的消息,提百姓能看的懂的问题,再以利诱之。

你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小摊小贩、匠人商贾去猜灯谜?对对子?吟诗一首?那不纯扯淡吗!

故此,长安日报一经张贴,在长安城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百姓们争相找人填写答案,那答案都快将各报刊收集答案的人埋住了。

为什么,因为这问题百姓听得懂看的懂啊,那可是一千贯啊,万一真给呢?

崇文馆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陪同着穆钧,看着胥吏们收集统计答案和人员。

“一定要登记清楚,万不可出错,报社初办,切记不能贻笑大方,有损信誉。”

房玄龄笑道:

“国师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