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色将明,吴玉瑶便已起身梳洗妥当。镜中的人影努力打起精神,眉眼间还带着一丝昨夜未散的郁色,被她强行压下,只余下温婉恭顺。她特意取出自己花了小半个月功夫才做成的一双青缎绣缠枝莲软底女鞋,仔细包好。
芳华院通向主院正房的青石板路还透着昨夜留下的薄薄凉意,吴玉瑶带着千雪和素丹去了锦居。
“女儿给母亲请安。”吴玉瑶踏进暖香融融的正房,声音清越,姿态娴雅地行下礼去。杜氏正用着早膳,见她来得这般早,又如此齐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起来吧,难为你记挂。”杜氏点点头,“可用过早膳了?”
“女儿先用过了,不敢打扰母亲。”吴玉瑶答得乖巧,这才将手中的小包袱捧上,“女儿做了双鞋子,针脚粗陋,只求母亲莫要嫌弃,能暖个脚也是好的。”她声音轻柔,带着女儿家的羞怯与孝心。
杜氏身边的大丫鬟自然上前接过,打开呈到杜氏面前。
杜氏放下银箸,拿起来细细瞧了瞧。鞋面青缎素雅,缠枝莲的绣样倒是雅致,针脚也还细密均匀。她嘴角噙起一丝更深的笑容,抬眼看向吴玉瑶,
“倒是个有心的孩子,这花样子选的好,针线也精细,难为你有这份孝心。”杜氏的语气比平日温和许多,手指在那绣样上摩挲了两下,似乎颇为满意,“你的事,我自然记挂在心上,也会给你仔细留意着。”
吴玉瑶心中一紧,面上却适时浮起一抹感激的浅红,微微垂下头,“多谢母亲记挂。”
杜氏的目光在吴玉瑶低垂的颈项上扫过,像是想起什么。
“说起这个,前几日光禄寺少卿郑家夫人,也托人递了帖子来想走动走动,被我给回绝了。”
吴玉瑶倏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不解。杜氏淡淡地续道。
“他家那个不成器的儿子,不知何时染上了赌,听说家底都快被败光了。这等人家,如今还想着攀附上门,真是……不知所谓,不识大体。”杜氏端起茶盏,轻轻撇了撇沫,“你也不必记挂那日席上她找你说话的事儿了,这样的人家,绝无可能。”
吴玉瑶只觉得心头被泼了一瓢冰水,这郑家背后竟然是这样的不堪!幸好,幸好杜氏消息灵通!
杜氏看着庶女骤然煞白的小脸,以为她是被惊着了,倒也理解,她放下茶盏,又慢悠悠地道。
“你不比放在心上,便是没这档子事,郑家我也未必看得上,至于王家倒还像样些,外头风评不差,都说他家几个儿子都是好读书,懂规矩的,尤其是他们家大公子,出了名的孝顺,不过…”杜氏话锋一转,安抚似的,“咱们也不急在这一时,再看一两年也无妨,我自会替你留心更好的。”
吴玉瑶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耳边似乎响起了千雪昨夜低沉的声音,“公子万事全凭王夫人做主。”
这“出了名的孝顺”,此刻从嫡母口中说出,竟让她感到一股莫名的寒意。她不敢多言,只能深深垂下眼睑,恭敬地应道。
“女儿明白,全凭母亲做主。”
就在杜氏还想交代两句时,门帘忽地被郑妈妈恭敬地掀开。她的脸色带着几分郑重,对杜氏禀告。
“夫人,宫里……来人了。”
杜氏眼神骤然一凛,无吴玉瑶也一惊,宫里的消息?杜氏瞬间敛起了方才面对吴玉瑶时的所有温和表情,迅速站起身,贵妃的懿旨或家信,其分量远非寻常女儿婚事可比。
吴玉瑶极有眼力见,立刻福身行礼,“母亲既有要务,女儿先告退了。”
“去吧。”杜氏只微一点头,目光已全然投郑妈妈。
吴玉瑶立刻带着千雪和素丹垂首敛襟,迅速退出了正房。厚重的门帘在身后落下,隔绝了一切。
快步走在清晨微凉的回廊下,千雪落后吴玉瑶半步,脑海里却飞快地掠过刚才杜氏听闻宫中来信时那一瞬间的失态,那不是普通收到家书的喜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