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罗迟 山及可卡

3. 3

小说:

罗迟

作者:

山及可卡

分类:

古典言情

3

高原城像个实实在在的吞金巨兽,成事者进去炼化成材,败事者进去炼化成屎,当然,这只是罗迟的个人成见。

罗迟对自己的预感相当自信,城里的人文状态一定相当沉闷,一定是城外人文状态的升级版,物质欲望的满足度决定了这些。

看着整齐划一的矩阵街道,清一色高强度纤维建筑的商铺,纵横交错的光磁轨道,高而美的空中花园和层叠收缩的住宅楼,思考城市生活的逻辑,拼凑少得可怜的人生感悟,这里比平原复杂的大概只是人们的内心思想,而不是这些建筑结合的假象。

进入大城之前,罗迟去了村子跟于巾道别。

于巾老师早早地站在村口的柿子树下等待自己,她穿着粉色上衣,白色长裙,秋色爬上了树梢,树影婆娑,衣袂飘然,她的半世风华荡漾在了原野之上,让罗迟一下子明白了平原的美丽。

如果可能,罗迟愿意陪伴于巾老师度过下半生,哪都不去。但是她怎会明白这份心意,就像自己永远在她面前表现的很冷漠一样。

于老师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位勤劳朴实的老公,一双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儿女,于老师喜欢种植蔬菜和香草,她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罗迟是不能打扰的。

微风浮荡,花香飘逸,于巾站在树下抚摸罗迟的脸颊,疼爱地看着她。于巾牵着罗迟的手回家,问她为何不常回家,家里简洁干净,她们依偎在床上絮絮低语,一夜未睡。

校区特别大,有好几个池塘,道路错综分岔,建制不那么讲规则。宿舍楼像橄榄,教学楼像大箩筐,楼与楼之间都有草地和花园。

池塘边有榕树和柳树,茁壮成荫,池塘中有荷花傲立,水面上不时看见燕雀低掠,周边有休闲运动场。罗迟仔细观察了一遍又一遍,因为觉得自己今后大概会经常来这里打发寂寞的时光。

宿舍楼里干净明亮,管理有序,一切生活所需应有尽有。大城里没有一点物质上的价值交换与价值衡量的方式,感觉从保育院跳跃到这里是对价值认知一次特别大的升级。

教学楼大厅迎面就是一副大型电子屏幕,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千里江山图,最后的审判,清明上河图,毁灭1836,洛神赋图,西斯廷圣母,富春山居图,甘草车,韩熙载夜图,人间乐园,汉宫春晓图,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百鸟朝凤图,星月夜,开国大典,梅杜萨之筏,江山如此多娇,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除了第一眼的惊艳,罗迟对这些图画感兴趣纯粹是因为无聊,每次下课无处可去,就停下来观看打发时间。

渐渐地,她发现这些图片都可以放大,极限放大,从美丽的图案放大到细腻的油彩与线条,尤其《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中心镜子的反射图像,特别逼真。但无论这些画作曾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蕴含过多少俗世传奇,最后都会被放大到笔墨的颗粒中,然后由细腻到粗粝,渐渐模糊起来,最后越过模糊颗粒进入一片空白,便不可再放大下去。

电子屏里有一幅《八骏图》,特别标注了为此系统内电脑绘画的唯一的一幅画,处于不自动展示待供人点击欣赏的显著位置。

去往瑶池仙境的八匹神马活灵活现,高山草地的背景亦是美轮美奂。罗迟发现,这副画似乎可以无限放大,而且无论怎样发大,它都不会失真。从高山乱石的多样性到空气中漂浮的各样颗粒,从骏马身上的毛发到花草叶片的纹理,从皮肤细屑汗孔内垢到叶绿素花粉蛋白,继续放大,然后呈现出了无数细胞排列,从细胞壁进入细胞内部,越过细胞核,渐渐地也会进入一片空白里。但仍然可以发大,无休无止地放大,仿佛要去向粒子运动的微观世界里。

罗迟十分惊叹,难以想象,人工智能的能力简直太恐怖了,罗迟没敢继续放大下去,一方面想保存一些神秘感,一方面不想再提高对人工智能神秘的盲目敬畏感。

一年之后,他们就彻底体会了人工智能的强大,带上头盔接受电子信息的大脑信号传输,被动接受海量知识。

导师知道罗迟发现这个秘密并没有点破,也没有区别对待,学校和保育院一样不会为孩子们贴上特殊标签。况且,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