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在镇医院接到谢藜,十点半左右抵达首都医院。
车刚停稳,早已等候在门口的护士与医生便训练有素地快速上前,将身着封闭式防护服的谢藜转移到专用病床上。
第一时间更换氧气设备,护送着她进入ADS病症专属住院楼。
整栋大楼被严格管控,禁止外人进入。
丁元宁到了首都肯定要回家,两人简单告别后,谢瓷先去给谢藜办理住院登记,并将从镇医院带来的病历资料转交给张医生推荐的专家。
拿到家属身份卡,更换隔离服,经过严格消毒程序后,谢瓷才被允许进入住院楼,也见到了医院安排给谢藜的护工。
这栋大楼内汇聚了全国各地的ADS病人,病房均为4人一间,每间病房配备两位护士、一位专属护工,家属可以通过值班电话随时了解病人的情况。
母亲生前就住在这栋大楼内,谢瓷虽然没有来过这里,但对这边的安排也有所了解。
李阿姨年龄40岁,身体健康、眼神清正温柔。
在谢藜进行全面身体检查的过程中,她全程耐心跟随,对医院流程极为熟悉,为谢瓷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即便所有体检项目都在这栋住院楼内,全套检查做完,也用了接近四个小时。
李阿姨没有露出丝毫烦躁情绪,检查结束后,还主动带着谢茨去医院食堂吃饭。
两人交谈了很多关于医院的事情,李阿姨甚至将自己的私人号码留给了谢瓷。
谢瓷发觉,自己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了,确实需要一个可以带在身上的手机。
离开医院的第一时间,他就去了附近的大型商场。
在回收站时,他专门找过手机、电脑和监控装置,但老板却告诉他,那些高端科技产品,损坏了也会被原厂回收,根本不会流入二手市场。
转院、住院、全身体检、检测配药费用,共计花费12000元。
而一部最低配置的移动手机加上电话卡,就花了谢瓷16000元。
谢瓷掂着手中巴掌大小,厚度接近两厘米的“板砖”,心下已经开始思考起改造计划。
最好能连接医院的监控,方便他随时查看谢藜的情况。
精神力扫过内部结构,发现两个世界的核心科技发展确有不同,手机里的大部分硬件结构他可以分解后改造,但其中一个占据内部三分之一空间的硬件,材质极其特殊,精神力无法入侵。
需要拆开外壳,仔细研究。
谢瓷暂时放弃拆手机的想法,决定还是先补充完基础知识后,再进行复杂的技术工作。
拿起刚才收到的广告传单,顺手将它们改造成名片。
搭乘出租车前往城市核心商业区,一路的风景越来越繁华,从灰扑扑的五六层建筑变成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恍惚间好似回到了前世末日到来前。
司机一直试图和谢瓷搭话,但他的注意力都在窗外,根本没听清,直到到达目的地,给出去160元车费时,谢瓷张了张嘴,突然也很想拉着司机聊一会天了。
但司机已经点亮空车小牌,开着车走了。
捂着幻痛的心脏,谢瓷背着沉重的背包走进面前的五星级酒店,在侍者的引导下,搭乘电梯,来到十八楼。
开门的瞬间,喧嚣与冷气一同扑面而来。
透过敞开的大门能看到展厅内灯火通明,挑高的穹顶悬挂着极具设计感的水晶灯,光洁如新的大理石地面上倒映着忙碌的人群。
设在小会客厅里的报名点,相对来说要安静很多。
谢茨的证件都很新,但确实是真的。
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反复审核,最后还是通过了他的报名。
拿到参展牌和展区编号,谢瓷立刻进入展区查看。
最好的位置已经被早前报名的商家们占据了,展桌花样百出,刀具更是琳琅满目。
所幸刀展并不强制要求密闭柜台。
谢瓷手里只剩下不到两千块,真要买了钢化玻璃柜,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
在展区附近的杂货店里,花50元买下了店主摇摇晃晃的木制饭桌,稍微改造后,摆在了自己那不起眼的角落展位上。
花钱把刀具寄存在展会的保险箱里,谢瓷总算松了一口气。
背着这些“凶器”,他既无法乘坐公共交通,走在街上也怕被警察拦下盘查证件。
在附近小花园里找了张长椅坐下,夕阳余晖穿过树叶间隙,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谢瓷呼出一口气,他就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终于暂时停止旋转,可以享受片刻的安逸了。
从包里拿出游戏机,他要休息一会,恢复精力。
伴随着轻快的游戏音效,第五张地图终于被他挖通,但在地图更新前,他竟然意外地挖出来了一个惊喜。
用了两个小时才熔炼完成。
“粉色的珍珠?火焰花纹……这似乎是美乐珠。”谢瓷低头,凝视着掌心那枚指腹大小的椭圆形珍珠。
它在昏暗的天光下,反射出一层柔和莹润的粉色光晕,异常美丽。
但是……为什么地底下能挖出来珍珠?
精神力里里外外仔细检查,他确定这只是一颗单纯的高品质珍珠,与前世那些极品海珍珠一样,都蕴含着一丝微弱的天然水系能量,非常纯净。
佩戴在身上可以滋养身体,长时间佩戴还能让皮肤变好、更有光泽。
谢瓷不了解这个世界的珍珠行情,但在一个没有海洋的世界里,真的会有“海”螺珠吗?
难道小游戏连接的地图来自地球?亦或者,这个世界曾经有过海洋,只是在漫长的时间中沧海变桑田了。
谢瓷能感知到,他的金手指并非凭空造物,背后肯定连接着一个真实的物理空间。
只是他现在还太弱小,无法探寻到更深层的秘密。
思虑太多毫无意义,成长才是现在的当务之急。
“珍珠品质倒还不错,正好给谢藜戴上。”
本来他今晚准备随便找一家便宜的旅馆落脚,因为这颗珍珠,谢瓷决定重新返回医院。
途中,他在一家珠宝店里买了一条细细的银链,把珍珠镶嵌了上去。
来到医院,再次经历繁琐的消毒流程后,谢瓷亲手给谢藜戴上了这串海螺珠手链。
负责谢藜病情的医生已经看完了病历,与谢瓷沟通后告诉他,谢藜的援助申请已经获批,正在走最后的流程,很快就会有结果。
而且,谢藜的身体被照顾得很好,虽然是中度患者,但用上特效药剂后,有望快速恢复常态生活。
这两个好消息,让谢瓷觉得今晚这趟折返无比值得。
探望过妹妹,谢瓷赶最后一班地铁返回展会附近。
第二天八点,礼炮齐鸣。
在领导短暂讲话后,刀展正式开幕。
作为东林国首都第一次举行的大型国际刀展,现场人头攒动,参展商与参观者来自世界各地,显得热闹非凡。
谢瓷的展位位于展厅角落,桌上陈列的刀数量不多,还都藏在刀鞘内,一时间并没有客人上门。
他并不心急,安然坐在临时找来的塑料凳上,静观通道上熙攘的人流。
之前没有特别留意,其实这个世界同样拥有各色人种,只是这里没有战争,混血现象普遍。
在东林国,深色头发搭配浅色瞳孔的样貌颇为常见。
谢代真属于比较纯正的黑发黑瞳,谢瓷谢藜兄妹俩的瞳孔颜色更偏向父亲的浅色。
谢瓷将旁人视为风景,殊不知在他人眼中,以手支颐,安静发呆的美少年,才是展厅角落里最引人瞩目的靓丽景致。
终于,有两个女孩按捺不住,互相推搡着来到了他的展位前。
“老板,能看看你的刀吗?”
“随便看,小心刀刃。”谢瓷站起身,对两个小姑娘笑了笑。
看刀本质只是和漂亮老板搭话的借口,——毕竟小老板看起来就过于年轻,更像是刀匠学徒。
如果是帮师傅卖刀,他的态度不会这么散漫,想必他展位上的刀质量寻常。
在资源匮乏的大前提下,没有海量资源堆砌与无数次失败的淬炼,巧思难以转化为斩金截铁的锋芒。工匠们每次锻造都要精打细算,甚至,学习锻造本身,就不是普通人家所能企及的。
于是师徒传承成为工匠行业的标准,年龄往往被视为技艺水平的象征。
然而,当刀身从刀鞘中抽出的刹那,寒光乍现,两人便知道自己看走了眼。
美少年和煦的笑容,和刀具上佳的质感吸引了附近的游客,于是谢瓷的小摊位前聚拢的人越来越多。
冰冷坚硬的刀剑,充满金属气息的展馆,在很多人看来乏善可陈。因此能在刀展第一天一大早就来到这里的人,多数是从业人员,或是真正的对刀剑武器有着极大兴趣的爱好者。
评判一把刀剑好坏的基础眼力,大家还是有的。但凡上手感受过谢瓷作品的人,都能分辨出刀具不凡的品质,和锻造它的人所拥有的高超技艺。
那些最初被谢瓷的容貌吸引而来的客人,最终无不被他的刀所折服。
有人质疑谢瓷的年龄和技艺,怀疑这些刀并不是他锻造的。
可谢瓷只是给了他一张名片,并不需要向外人解释什么。
他坦然的态度反而让另一些人更加热情了,想买他刀的人自然不在少数。
如果这些刀真的是面前的少年打造的,那么眼前的就是一个崭新的、技艺趋于成熟的锻造大师。
趁着微末时收购他的作品,等他出名后转手就能赚一大笔。
谢瓷是想要卖刀赚钱,但也不只是单纯卖刀。
眼看几个客人情绪激动地已经在展位前开始了小型竞拍。谢瓷只得主动出面,选出六把形制有所重复刀,让他们竞价。
剩下的18把刀,任他们再怎么说也不卖。
喧闹的人群吸引来了更多的客人,最后氛围被彻底炒热,一柄刀鞘由蓝、紫、绿三色萤石拼合的奢华蒙古弯刀,被卖出4万的高价,剩下五把短刀和匕首,最低也有1万5。
这个价格已经接近大师级刀匠的一般价格了。
登记完销售信息,交税后一共到手14万多。
下午,再有客人想买刀,他一概拒绝,刀展有三天,他总不能第一天就把刀都卖了。
而且,自从进入刀展大厅,他的精神力就分散出去一部分,从那些参展商口中隐约打探到一些消息,刀展第二天最关键,好刀要留在最后。
实在想买刀的客人最后只得拿了名片离开,有些特别热情的直接在谢瓷这里预定了想要的刀具。
下午,展会临近尾声时,丁元宁找到谢茨,有气无力地抢走了他的塑料凳,坐下来后就趴在桌子上闭目休息。
眉宇间带着浓浓的倦色,看得出他真的很疲惫,并不是身体劳累,而是精神和心灵上的疲惫。
“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回趟家,心情反而变糟了。”
丁元宁睁开眼,看看展厅内稀稀拉拉的人流,和撤展的商人,抹了把脸,拉着谢茨一起蹲在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