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寻从案牍库出来的时候,月轮已经正挂树梢,亮得出奇。
他步伐还算谨慎,趁着换班之际,绕过了守卫士兵,悄悄溜至角门一个被矮树丛遮挡着的狗洞前,悄无声息地回了家。
夜色浓重,他没瞧见,身后的谢怀安已经拨开树丛,从洞口望出去,看到了他离开的背影。
·
翌日。
御史台刚散职,崔寻的脚步还没踏出门槛,陈宝阁的小伙计就候在门外了。
伙计神情热络,声音也大:“崔大人!您上次在我们那儿订的耳坠到货了,掌柜的问,是将东西直接送去公主府,还是您去取?”
崔寻心中疑窦,黎安从没有以这样明目张胆的的方式唤过他。
“我自去取吧。”
但却只能应下,带着小伙计一同上了崔府的马车。
几个御史台同僚也正散职,结伴出门,瞧见此幕,说说笑笑:“崔御史兴致可真不错!”
“也不知道这耳坠能不能讨到宝宁公主欢心?”
大约是不能的,因为崔寻从没订过耳坠。
几个人笑闹着便只将这事当做趣闻,没人深猜其中含义,也没人赌这一个小小耳坠究竟能不能让崔寻成功博公主一笑,毕竟这许多年,崔寻做的事可不算少,还不是也没能入了公主的眼。
陈宝阁后院厢房内——
黎安将茶水猛地泼过去,是凉了许久的茶,但茶色还尚新,水滴混着茶叶粘在崔寻的俊脸上,他下意识闭眼,眼周水渍落在睫毛上,形成雨滴滴落,好不美丽。
“告诉刘姨,陈宝阁的茶也该换换了,崔大人喝不惯。”
屋内春儿应和着退下去,顺手还掩上了厢房的门。
崔寻牙紧咬着,面上看得出不服气,黎安今日见他还一言未发,他不清楚自己究竟哪里做了错事。
漂亮的眼眸低垂着,崔寻像个石头跪在地上一动不动,不肯抬袖擦去脸上茶渍,也不肯说话。
“我以为经过之前的事,你已经有了足够的准备,所以才会让你重新调查旧案。”
黎安的声音很冷,虽然在疑问,却更似笃定,“可你昨晚进了案牍库?”
崔寻倏地抬起头,他垂在两旁的拳头一握,有些不可置信黎安如何清楚这件事。
这姿态分明就是默认。
“我让你调查好户部的事情,你可将我的话放在心上?昨夜又是谁允准你私自行动的?!”
昨晚他并没遇到任何意外,回去路上也并没撞见任何人,他还以为一切都天衣无缝。
黎安声音掺着怒意和嘲讽:
“自以为是!”
京中黎安是只在陈宝阁内安排了会面点,但不代表京城只有陈宝阁才有她的安排。陈宝阁之所以能成为京中最大的珍宝交易所,凭借的不止是物件的奇异,更是人脉。
做生意离不开人员交往,所有的酒楼、店铺都丝丝相扣,谁也离不开谁。
黎安盯上崔寻后,早在御史台对面的酒楼安插好了人手时刻盯着,最初是为了多方考察,后来也为了做事便利,就一直留了下来,许多年没有新动静,今日上午公主府竟收到消息说,有人盯着崔寻,崔寻也许暴露了。
崔寻有些着急,他想问什么,又不知道从何问起。
他只是一时心急,本来昨夜只是想探探路,可到了案牍库门前,他听见巡视守卫脚步声接近,一咬牙就躲进了门。
他无法否认自己心中确实带着侥幸,可他也知道事情惊险,若不是黎安今日提,他自己也决定了不会再擅自去做冒险的事。
“冒这么大的风险,可有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这次搜查的结果几乎和他第一次进入时一样,三年前的案卷封存位置没变,却依旧没在年载库里找到丝毫贪墨案的记录。
“没有。”
甚至因着昨日待得久,案牍库内几乎所有明上摆放的案卷他都检查过,所有地方,都没任何异样。
崔寻松开咬着下唇的牙齿,已经隐隐瞧得见血丝渗出。
黎安沉默下来,盯着崔寻的脸,不知道在想什么。
她是想将谢怀安纳为己用,可不代表要把自己的破绽亲手捧给一个还没确认底细的人。
崔寻徒有一腔热血不假,心思活泛也是真,可他的莽撞也是真。
重重呼出一口气,黎安早已经想到了应对的方法,不然也不会在这样紧急的关头还要问询。她冷静下来问:
“谢怀安最近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崔寻眉头一聚,似乎终于找到了出口:“是他查我?”
黎安微微歪头,眼神坦荡,是肯定了这个说法的意思。
“我让吴伯去查过他,身世经历和他的自述一般无二,无论是私塾、或是当时的州令,一切事发的物证和人证都没有破绽。可是,唯有他自己,有问题。”崔寻本想等吴伯那边再带回些具体的消息后,再告知黎安的,可如今只能先交代了。
黎安依旧没让他起身,只抬抬脚尖,“什么问题?”
“谢怀安父亲本是永州知府帐下一个小幕僚,但七岁家中遭事那年,正巧是他父亲辞去职务的时间,而后不久,就有了被人检举贪污、举家被抄的事情。
按理说谢怀安该一同被关押,可当日他父母却好像提前知道要出事一样,将一个七岁孩童独自丢在后山,等他哭着一路寻回家中,官府已经离开,只能报了幼子失踪。
知府那边也像是着急,竟没再派人深查,匆匆忙忙结了案,一夜之间谢家就在永州消失了。
而后便是隔壁私塾先生收养,明明邻居众人都熟知他的模样,竟无一人私下向官府通报。
多年来,谢怀安一直在秘密打探家中出事的缘由,即使在五年前翻案后,他的动作也一直没停,直至上京。”
黎安面上倒没什么变化,她在斟酌这番消息的轻重。
“太子和谢丞相一定都清查过他的背景,这样大的疑点,他们会不知道吗?”
崔寻摇摇头,这才用衣袖拂去脸上粘着的茶叶。
“崔家盘踞多年,各地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