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选择性的将朝廷消息卖给风雨楼。
也将风雨楼刺杀的消息,选择性的卖给被刺杀的官员。
江湖中人认为她手眼通天,管她叫谛听,官家的人接到她消息活下来的,又觉得她是消息灵通的江湖人,管她叫百晓生。
在所有人眼里,谛听和百晓生,一个杀人一个救人,都该是死仇才对。
人嘛,生而两面。
但做生意该收钱就得收,不能坏了她的规矩,更没有赔本儿的道理。
可曹琮此人被贬出京...就是因为没钱,不仅没钱,还出了名的抠门。
没钱还抠门就算了,这人还有不得不救的理由。
思来想去汤芫长叹一口气:“罢了,先让他欠着吧。”
“若能在此次刺杀中活下来,日后答应我一个条件即可。”
“可是小姐,若这人死了,咱们不就收不到任何报酬了吗?”丹若不理解,往日出手消息,一向都先收钱,且从不露面。
至于这些收到消息的官员能不能活下来,自然是各凭本事,和她们没有关系。
更多的疑问丹若没有说出口。
派人直接接触曹琮势必会留下痕迹,若这人在被杀之前将出卖消息之人交代出去。
顺藤摸瓜,很可能追查到小姐身上。
就算曹琮侥幸活下来,日后翻脸不认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得付之东流。
这样巨大的风险,和很可能拿不到手的报酬,实在不成正比。
“留他曹琮一条命,是为了这天下万千黎民百姓以后的安稳日子。”汤芫难道不知道其中的危险?
可知道又能怎样?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
“你去探探口风,看看可有人愿意去跑这一趟,若有,事后我必百金奉上并还他自由!”
重赏之下出勇夫,总有人愿意看在钱的面子上接下这件事。
丹若知道小姐的决策难以改变,既然如此,就让她替小姐断绝后顾之忧。
小姐太过仁慈,狠不下去的手,由她丹若亲自来。
“齐元振...”汤芫的视线落到另一个名字上:“眉州知府,我好像记得他在眉州作威作福鱼肉乡里,俨然一副土皇帝的做派?”
“那边上来的消息确实有提到此事。”丹若说起此人也是满脸嫌恶。
“说是有当地百姓不堪其扰,上告京城惊动了陛下,京中派了专人前去,但查案的钦差一无所获。”
“倒上书将齐元振夸了一番、也不知姓齐的哪儿来那么大的脸。”
“既然如此,”汤芫提笔落下,一个红色的×将齐元振的名字覆盖:“别叫他提前知晓任何消息,让他去死吧。”
“另外,抓紧时间打听齐元振将钱财放在何处,等他死后尽快差人上告御史,抄没其家产归还百姓。”
“好的小姐。”
“小姐醒了?”芳菲领着一队丫鬟带着热水毛巾等候在门外。
汤芫将信递给丹若。
“进来,芳菲今日可得给我梳个时行的头发,一会儿用过早膳出去逛一逛。”
接过拧到半干的帕子,温热的帕子平复了心情,汤芫开玩笑:“爹爹天天都吃自家厨子做的菜,咱们今儿给他换换口味。”
“好好好,都由着你。”
在芳菲的原则里,只要小姐不闯祸不忤逆父母,做什么都行。
“对了,听说一品居新出了种叫状元饼的烧饼还不错,咱们一会儿买点去。”汤芫在吃这方面相当权威。
凡是京中有新开的铺子、新出的菜品,必去试一试。
慢慢的将嘴养得越来越挑剔。
“立秋已过,各地举子纷纷入京赶考,眼看着人是越来越多了。”芳菲一边替小姐梳头,一边适时提醒。
“一品楼本就是老字号,平日里人就不少,状元饼又是个好兆头,怕是格外受学生们追捧,这几日估计人满为患。”
芳菲有些忧心:“小姐千金之躯...要不还是让下人去买?”
汤芫眼睛一抬和丹若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烧饼得趁热吃,凉了便不够酥脆,芳菲你服侍小姐用早膳,我先去那边排着。”丹若行了个礼退出门去。
实心眼,芳菲在心里嘀咕,随便找个家丁就行的事儿非得亲自跑一趟。
丹若从后门出去,脚步匆匆的离开。
一刻钟后,汤家内厅。
“啪嗒—”
勺子触碰碗沿的轻微声响,将封氏吓了一跳,数落的话几乎是脱口而出:“这么大的人了,吃个饭没规没矩的成什么样子?”
汤芫放下碗手里的勺子,无奈的开口:“娘,不是我。”
旁边帮着布菜的丫鬟盯着封氏面前横躺着的勺子,想笑又不敢发出半点儿声响,肩膀小抖动不已。
封氏出身世家,平日里最是看重规矩,但今日不知怎的,自己失手丢了勺子倒数落起闺女来。
封氏身边的荣妈妈,狠厉的扫了一眼布菜的丫鬟:“夫人别为了大小姐烦心,当心身子。”
丫鬟立刻垂下头,将羹勺碗筷撤下去,换上新的。
“...是娘错怪你了。”封氏接过荣妈妈递来的台阶。
“昨日你姐姐送了礼回来,我每每想起她在婆家的处境便难以安眠。”
夜里没睡好是真的,但却不是为了大女儿,封氏心虚的拿帕子掖了掖眼角:“再想起你婚事艰难,我、我真是...”
一样的话天天讲,车轱辘似的来回转,汤芫听了一年耳朵都起茧子了,但她还是明确的表示了拒绝。
“娘,我舍不得您和爹爹,再说了,大姐婚后过的是啥日子你也看见了...”
放下净面的毛巾,汤芫起身:“女儿出门买饼子啦,母亲慢用,女儿告退。”
看着桌上几乎没动过的菜,封氏是彻底吃不下去了。
“撤了吧。”
她搁了筷子盯着女儿离开的方向,有些内疚:“只盼着你以后想起来,不要怨我,为娘的能陪你多少年?”
“好不好的,总也要成家。”
荣妈妈看在眼里心疼不已,默默替自家主子端了一小碗燕窝。
“夫人多少用一点,小姐的婚事全靠您一人操持,这样下去可不行。”
这桩婚事来得突然又太过仓促,哪怕夫君多方求证确定未来姑爷不错,她也还是不放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
封氏将勺子拿起又放下,越想越担心:“这桩婚事当真合适吗?以公府的门楣,将来芫儿会不会受委屈?”
荣妈妈失笑:“夫人担心二小姐?”
“咱二小姐聪明伶俐,谁能欺负了她去?倒不如替未来姑爷多担心担心。”
比起娴静的大姐,伶牙俐齿的汤芫的确不是个肯吃亏的主。
荣妈妈这句话终是让封氏放了心。
“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另一对主仆十分有默契的在松竹馆门前碰头。
“安排好了?”
“小姐放心,一品居门前排着长龙,没有一个时辰指定买不着,已经差人去排着了,届时自会有人来叫咱们。”
汤芫最近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