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俩路过一丛黄荆树时,苏二丫指着树丛道:“三丫儿,你去把黄荆树丛里的背篓拿出来背上。”
“好呀!”
苏文君走过去扒开黄荆树苗,苏二丫平时长用的背篓果然在里面。背篓里还放了不少黄荆树叶,也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好奇的扒开树叶一看,见树叶下面全是各种蘑菇。
“二姐,你捡蘑菇了?还捡了这么多。”
“我见你一直没回来,就来山里寻寻你,路上遇到就捡了些。”
“二姐你真厉害,竟然捡了这么多蘑菇。”苏文君此时的脑子满是关于蘑菇的各种菜肴。
“也没多少,也就能吃个几顿吧!”苏二丫被夸得有些脸红。
姐俩回到家,胡杏花已经在煮晚饭了。见她们俩捡了一背篓蘑菇回来,欢喜的走过来接下苏文君背的背篓:“你们俩在哪里捡的这么多蘑菇?”
“就是平时捡柴的那片山林。娘,我先把柴火背到后院柴棚去。”苏二丫解释了一句,然后往后院柴棚走去。
“那片儿还多吗?明天我也跟你们一道去捡。”胡杏花想去多捡一些回来。就算一时吃不完,还能晒干了留到冬天缺粮的时候吃。
蘑菇可是时节山货,过了这个时间段儿想再去捡就没有了,所以能捡的时候一定要多捡。
“娘,你这么大的肚子还是别去山里了,万一不小心摔一下咋办?我和二姐去就行。”苏文君微微皱眉劝道。
“我生你们姐妹三个时还在下地呢!你还是直接在地里生的。我没事儿的,不用担心。”胡杏花浑不在意。
放完柴火过来的苏二丫听到这话也跟着劝:“娘,山里不比地里,万一不小心脚滑摔一跤,跟地里脚滑摔一下的后果可不一样。”
“那就那么凑巧就脚滑了,我会仔细走路,不会摔的。”胡杏花还是想去山里多捡些蘑菇回来。
“娘,蘑菇我和三丫去捡就行了。你要实在想捡蘑菇,等你生了之后去山里捡个够。没生之前,娘还是不要去山里了。”
‘主人,那个老头儿送钱来了。’
‘还有多远到我家?’
‘还差五十米就走到你二伯家门口了。’
‘我知道了。’
“娘,二姐,我去一下茅房。”苏文君说完不等二人反应,快速朝后院跑去。然后绕过前院,朝李大夫跑去。
“这孩子怎么毛毛躁躁起来了!”胡杏花嘀咕了一句。
苏二丫猜到苏文君去干啥了,赶紧转移胡杏花的注意力,“娘,我跟你说,你这没多少日子就要生了,真的不能进山去。”
“行了行了,我不去行了吧!看你小小年纪的,怎么这么絮叨。”胡杏花摆手,表示自己不去山里捡蘑菇了。
从屋檐下搬来一个小板凳,坐下跟苏二丫一起捡蘑菇里不小心带进来的落叶与杂草。
“娘,爹呢?又去奶奶家了?”
“没有,去城里干活去了。”
苏招福一直在城里找短工干,隔个三五天回来一次。他在城里干活,运气好一天能赚个八文十文的,运气不好一天一个铜板也赚不到。平时没活干也不出城,在城里和跟他一样找活干的人一起随便找个地方窝一晚上。
不过这仅限夏天天热的时候,天冷的时候每天都会回来。
另一边,苏文君以最快的速度截住李大夫,上前喊了一声:“李爷爷!”
“是三丫儿呀!这是专门在等我呢!”把手里的灰布袋递给苏文君,笑呵呵的说道:“看看,不多不少,刚好十五贯。”
苏文君还没接过布袋,小乌龟就在她耳边嘀咕‘主人,这老头儿没骗你,刚刚好十五贯铜板。’
苏文君接过布袋,从里面拿出一串铜钱递给李大夫,“李爷爷,多谢你照顾我们家,这是欠你的药钱。剩下的铜板给李爷爷打酒喝,感谢你这次收了我们的灵芝。”
这老头儿上次给她看伤没要诊费,给的这一百文其中有六十文是那几副药的药钱。这个价格,真的收得很良心了。
可即便这么良心的价格,村里人生病了,还是能不看大夫就不看大夫。除非实在拖过不去了,才会去找大夫看看。
因此来找李大夫看病的人并不多,他一般都是进山采药炮制好后卖给城里的药房。
李家因他这门手艺,在村里的日子属于过得最好的那拨一人,也是村里唯二送家里孩子去城里读书的人家。
还有一家送孩子去城里上学的人家是村里的老猎户。据说这老猎户年轻的时候带着三个儿子打过一只大虫,卖了不少银子。
李大夫没推辞,笑呵呵的爽快接过了这些铜板,“都是一个村的乡亲,相互照顾一下有啥好谢的,我家小树要不是你,都不知道还有没有小命在呢。”
这事儿也是巧合。
两年前原主去山里捡柴回来,路过他们家时刚好看到掉进水塘里的李小树。原主用一根草绳,一头打了一个绳圈,用绳圈套住在水里扑腾的小孩儿,然后把人给拉了上来,接着又去地里叫了他们家大人回来。
从那以后,李小树就经常来找原主玩,还嚷嚷着说‘救命之恩,要以身相报’,以后长大了要娶原主为妻,被两家的大人笑了好久。
想起这段记忆,苏文君整个人都麻了,没想到原主小小年纪,还给她留下了一朵桃花。
“天色不早了,我该回家了,你有啥事需要帮忙的,尽管来找我。”
苏文君看老头儿要走了,又往前走了一步,低声说道:“李爷爷,今日卖灵芝的事,你能帮我们姐妹保密么.....要是有人问起来了,你就说灵芝只卖了五贯.....”
“你不打算把这些钱全交给你父母?”
苏文君微微点头,“李爷爷,我爹心里眼里只有我奶,没有我们娘三。我娘马上又要生了,要是这些钱全交给我父母,我们母女几个恐怕....”
李大夫没想到这个平时最不爱吭声的小丫头心里最有成算,觉得这事儿小丫头做得没错,当即答应“行,就按三丫头你说的来。”
“谢谢李爷爷了!”
“丫头回吧,我也回家了。”
“好!”
看着李大夫走远,苏文君也提着铜板回家。
苏二丫看到苏文君提着鼓鼓囊囊的一大包进门,朝灶屋的方向看了一眼,见胡杏花没出来,走过来小声问:“三丫儿,钱都拿回来了。”
“嗯!二姐,我先进屋去藏一些,等我藏好了再把剩下的钱交给娘。对了,欠李大夫的药钱我已经给了,你记得跟娘说一声。”
“好,你快去吧!”苏二丫觉得自己的心跳有些快,小声催足苏文君赶紧回屋。
苏文君提着布袋进门,把门关上之后收了十贯铜钱进储物手串里,剩下的就留在布袋里等会儿出去拿给胡杏花。
为了装得像一些,苏文君一直在屋里磨蹭到胡杏花叫她吃晚饭,才提着布袋从屋里出来。
“娘,这些钱给你。”
“钱?”胡杏花一脸疑惑的接过布袋,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有很多钱,“三丫儿,你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娘,三丫儿今日在山里摘了一朵灵芝,回来时正好遇到了在山里采药的李大夫,就把那朵灵芝卖给了李大夫。娘,欠李大夫的那六十文药钱,三丫儿也已经还了。”苏二丫快速的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