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紫禁福萌:清穿小公主的奇幻风云 雾里挑灯

15. 帝心难测,暗流更急

小说:

紫禁福萌:清穿小公主的奇幻风云

作者:

雾里挑灯

分类:

穿越架空

康熙的病时好时坏,养心殿的药味浓得化不开。洛璃几乎每日都要去侍疾,看着皇阿玛日渐消瘦的脸颊和越发浑浊的眼神,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沉甸甸的。

这日午后,康熙难得清醒些,靠在软枕上,拉着洛璃的手,轻声道:“璃儿,陪皇阿玛说说话。”

“嗯。”洛璃挨着床边坐下,替他掖了掖被角,“皇阿玛想听什么?璃儿给您讲宫外的趣事好不好?”

康熙摇摇头,眼神飘向窗外,像是在回忆什么:“不用,就说说你吧。这些年在宫里,委屈你了。”

洛璃心里一酸:“不委屈,有皇阿玛和额娘疼着,璃儿很幸福。”

“傻孩子。”康熙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这宫里的日子,哪有什么真正的幸福。你额娘性子软,以前总受欺负,多亏了你这福星,她才能安稳些。”他顿了顿,语气沉了些,“只是,这福气护得了一时,护不了一世。等皇阿玛不在了,你和你额娘……”

“皇阿玛别说胡话!”洛璃连忙打断他,眼眶泛红,“您会好起来的,一定会的!”

康熙拍了拍她的手,叹了口气:“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皇阿玛看得开。只是这江山,这身后事……总放心不下。”

他看向洛璃,眼神里带着探究:“璃儿,你跟在朕身边这些年,看得多,想得也通透。你说说,你那几个哥哥里,谁最像朕?”

洛璃心里一紧,知道这是关键问题。她沉吟片刻,谨慎地说:“四哥沉稳务实,像皇阿玛处理政务时的样子;八哥待人谦和,像皇阿玛体恤百姓时的样子。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治国不仅要务实,也要有雷霆手段;待人谦和是好,却不能失了原则。”洛璃斟酌着词句,“皇阿玛是千古一帝,既有菩萨心肠,也有金刚手段,这才是最难学的。”

康熙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又很快隐去:“你倒是看得明白。可他们……各有各的执念啊。”

正说着,太监通报:“八阿哥求见。”

康熙皱了皱眉,挥挥手:“让他进来吧。”

胤禩提着食盒走进来,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担忧:“儿臣给皇阿玛请安,听说皇阿玛今日好些了,特意炖了些燕窝粥来。”

他将食盒呈上,又笑着对洛璃道:“璃儿妹妹也在,正好,一起尝尝?”

洛璃没接话,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她总觉得,八阿哥最近的笑容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康熙尝了口粥,淡淡道:“有心了。朝堂上的事,你多盯着些,别让你四哥太累。”

胤禩连忙应道:“儿臣明白,定会帮四哥分担。”他话锋一转,看似无意地提起,“对了,皇阿玛,前几日儿臣收到江南巡抚的奏折,说那边水灾又起,百姓流离失所,儿臣想着,是不是该派位得力的阿哥去督办赈灾事宜?”

洛璃心里一动。江南水灾刚过不久,哪会这么快又出事?八阿哥这是想借机把四阿哥支开?

果然,康熙看向胤禩:“你觉得派谁去合适?”

胤禩似乎早就想好了:“儿臣觉得,十三弟办事利落,又熟悉江南情况,让他去再合适不过。”

洛璃暗暗皱眉。十三阿哥是四阿哥的心腹,把他支去江南,四阿哥在京中就少了个助力。八阿哥这步棋,走得够隐蔽。

康熙沉默片刻,没立刻答应,只道:“朕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胤禩眼底闪过一丝失望,却还是恭敬地退了出去。

他走后,康熙轻轻咳嗽几声,对洛璃道:“你看出来了?”

洛璃点点头:“八哥想支开十三哥。”

“他呀,心思越来越重了。”康熙叹了口气,“以前觉得他待人谦和,是个能容人的,如今看来,这谦和里藏着的,是步步为营的算计。”

洛璃没接话。她知道,康熙心里跟明镜似的,只是不愿点破。

傍晚时分,四阿哥胤禛来了。他刚从户部回来,眉宇间带着疲惫,看到洛璃,微微颔首:“璃儿也在。”

“四哥。”洛璃侧身让他进来,“皇阿玛刚歇下。”

胤禛放轻脚步走到床边,看了眼沉睡的康熙,才压低声音道:“刚才八弟去户部找我,说江南水灾,想让十三弟去督办。”

“我知道。”洛璃道,“皇阿玛还没应。”

胤禛眉头紧锁:“江南根本没水灾,这是八弟的借口。他是想趁皇阿玛病重,把我身边的人都支开。”

洛璃忧心道:“那怎么办?皇阿玛身体不好,怕是经不起这些折腾。”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胤禛沉声道,“我已经让人去查江南的实情,只要拿到证据,就能戳破他的谎言。只是……”他看了眼康熙,“就怕皇阿玛等不到那时候。”

这句话像块石头砸在洛璃心上。她知道胤禛说的是实话,康熙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谁也不知道哪一天就……

“四哥,”洛璃抬头看向他,眼神坚定,“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帮你。”

胤禛愣了一下,随即眼底涌上暖意:“有你这句话,四哥就放心了。”他顿了顿,又道,“你别插手太多,安心陪着皇阿玛就好。京里的事,我能应付。”

洛璃知道他是怕自己出事,便点点头:“我知道分寸。”

胤禛又看了眼康熙,才转身离去。他的背影在烛火下拉得很长,透着一股孤注一掷的决绝。

夜里,康熙突然醒了,精神出奇地好,让洛璃扶他到窗边看月亮。

“璃儿,你说,这天下要是交到一个满脑子算计的人手里,会怎么样?”康熙望着天上的明月,声音轻飘飘的,像随时会被风吹散。

洛璃心里一紧,试探着道:“皇阿玛是担心八哥?”

“他会是个好的守成之君,却成不了开拓之主。”康熙缓缓道,“大清如今看似安稳,可内里的亏空、边境的隐患,哪一样都得下狠手才能根治。他那性子,太软,狠不下心。”

洛璃想起历史上雍正推行新政时的雷霆手段,心里渐渐明了。康熙这是在暗示,四阿哥的“狠”,才是眼下大清需要的。

“那四哥呢?”洛璃轻声问。

康熙转过头,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你四哥像朕,却又不像。朕年轻的时候,也敢打敢拼,可到了晚年,总想着求稳。他不一样,他的稳里藏着股韧劲儿,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他顿了顿,语气复杂,“这股韧劲儿,能成大事,也容易得罪人。”

洛璃明白了。康熙既看重四阿哥的能力,又担心他将来登基后,会因为推行新政而引来太多非议,甚至动摇根基。

“皇阿玛是想……”

“朕还没想好。”康熙打断她,眼神飘向远处,“或许,该让他多磨磨性子。”

洛璃心里咯噔一下。磨性子?难道康熙还想再拖下去?可他的身体,拖得起吗?

接下来的几日,宫里的气氛越发诡异。八阿哥频频在康熙面前提及江南水灾,催促尽快派十三阿哥前往。四阿哥则据理力争,说江南灾情不实,请求彻查。两边争执不下,康熙却始终不表态,只说“再议”。

洛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知道,拖得越久,对四阿哥越不利。八阿哥在京中势力盘根错节,时间一长,指不定会生出什么事端。

这日,洛璃去给太后请安,路过御花园时,无意间听到两个侍卫的对话。

“……八阿哥让人在四阿哥的药里加了东西,说是能让人精神不济,处理政务出错……”

“真的假的?这要是被发现了,可是掉脑袋的罪!”

“嘘……小声点!这事做得隐秘,只有咱们几个心腹知道。等四阿哥出了错,失了圣心,八阿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