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最不缺胆子大,又爱看稀奇的人。
平日做完了活,没事干,聚在村口唠嗑打摸,一件事翻来倒去说到腻。
说话的人眉飞色舞,说到兴起处比划演示,恨不得架起台子,上去演绎重现。
语调也是一波三折,哪怕他也是从别处听来的,但说的话里情绪充沛,活似人在现场亲眼所见。
围着他的人,听他先是说海怪上岸,哗啦一声,齐齐后仰害怕。
接着又听是尊石像,嗐,这乌龙闹得,嘴口又是一松。
不到一刻钟的场面,听得心脏来回跳。
这么刺激的事情,可惜没能亲自经历。
“那石像还在河滩边不。”有人耐不住了,急道。
“还在呢,那石像重得很,没人能弄上来。”
那还说什么,一起看看去。
不出半天,十里八村的人,就全哄到沧口村,赶来看稀奇玩意儿。
其中也有村里族老、乡绅,读了点儿书,比村里人见识广,都是各村有威望的老者,能拿主意的那类。
“族老,这里数你年纪最大,看的东西也多,你知道这是个什么玩意吗,我瞧着不像老虎,不像牛的,羊也不像。”
村中的年轻小伙好奇,石像雕的是个有毛的动物,上头卷曲的毛发细细密密,跟真的一样。
小伙想伸手摸又有些害怕,也不知道摸上去,是硬的还是软的。
几位族老和乡绅互相望了一眼,眼神对碰间含糊道,“我活了这么多年,长这样的毛虫,还是第一次见,待我回去查查典籍,说不准能查到这是何物。”
话虽这么说,实则心中已有主意,隐晦地和其余几位乡绅族老行了个眉眼官司,后者回以眼神答复。
那人接收到对方意思,心下了然,大家的想法不谋而合。
当即聚在一起开了个小会。
沧口村凡是能拿主意的人全聚集在家庙里,把门一关,开始交流想法。
都是胡子花白的人了,说起话来还中气十足,七嘴八舌把想到的话全说了。
家庙之中热闹了好一会,接着就是一静,没人再开口。
放着祖宗牌位的香案前,坐的沧桑老者不说话。
在场众人中他的辈分最高,大家都等他拿主意。
一时之间,目光全汇集在他身上。
他捻了捻胡子,又等了许久,直到再也等不到其他意见,遂拍板决定。
“那是麒麟,是祥瑞,我们要上报县衙,给朝廷报喜。”
麒麟谁也没见过,管他是不是,先说它是祥瑞再说。
要是县老爷当真了,少不得他们的好处。
若是县老爷不管,那他们村里出了祥瑞,在十里八村的地儿也是个美谈。
突然来那么一个大物件,好的坏的总得沾一个。
坏是不可能是坏的,谁主动去沾坏的谁傻。
那就只能是好的,好的方面的万金油,就是祥瑞了。
石头又不能开口说话,说它是那它就是。
是祥瑞就得上交。
第二日,全村总动员。
村里进过学塾,读过几本圣贤书的乡绅族老们信奉的是,天人相分、子不语怪力乱神的那一套,能给个不明不白的怪物定成祥瑞,也能给他再加点氛围。
祥瑞么,好事,好事不嫌排场大。
做戏做足,村里特地去请了个名气大的巫祝,搭台子做仪式。
麒麟是神兽,那是神仙显灵,凡人动它得念个咒什么的。
至于巫祝具体做什么仪式,钱到位一切好说,跳点祝福的大神就行了,再玄道的也不碰,主打一个气氛,不讲对不对口。
戏台子高高架起,人手齐备,该有的场面有了。
气氛架在这了,还能咋地,撸起袖子就是干。
把村里的年轻壮劳力全叫到一块,人多力量大,先把东西拉拔上岸。
年轻小伙赤膊上阵,把绳子往石像上一套,绕个十来圈,把石像五花大绑。
别管这样做,是不是对神兽欠缺了点敬意,这么绑省力。
它都神兽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神兽心里能纳海。
相信神兽会理解的。
再不理解,那后头不是还有巫祝顶着么。
怕啥。
汉子们扯着缠在神兽脖子上的粗麻绳,使出吃奶的劲往岸上拖拽。
他们拉惯了渔网,什么大鱼没见过,但拖这么重的石头还是头一回,各个涨红了脸,臂上肌肉凸起,脖颈和脑门上的青筋虬结。
巫祝助威,村民呐喊。
机灵的小摊小贩,一早就嗅到了商机,在跳大神的戏台子下摆摊,招呼村民买东西。
人越聚越多,村里人见状,也把自家地里种的菜,山里采的野果菌子一道拿出来卖。
吃的喝的,符箓摆件、算命杂耍……
年节庙会要有的一样不差。
俨然一个小节庆。
也就是这时,彦博远等人撞上来了。
节庆再热闹,也是在村里的河滩边,条件有限。
突然来一艘大船,还是没见过的样式,不禁好奇这是打哪来的。
众人停下手头的事,一齐看向立在船头的彦博远。
一个个目光充满好奇。
好大的船,好俊的公子。
打眼一瞧就知道他是领头的,不看他看谁。
正欲下船的彦博远:“……”
彦博远什么场面没见过,半点没受影响,始终保持八风不动,从容下船。
越过泡在水里的干活汉子们。
刚还在船上,先看到的是那群拉石像的赤膊汉子。
现在看到里头还有摆摊货郎等,彦博远的心是彻底放下了。
打击非法祭祀是为了防止人祭,那场景参与的人一般没这么高兴。
那种呲着大牙,笑得没心没肺的高兴。
村长一激灵,村民们不认识官船,他认识啊。
见为首之人衣着华贵,通身气派,不怒自威,应当就是主事的官老爷了。
村长赶忙让巫祝停了歌舞,拉绳子、拽石像的队伍也停了。
村长上前躬身作揖。
战战兢兢,却又难掩欣喜地道:“我是沧口村的村长,大人可是听到了关于祥瑞的消息,来这取祥瑞的?”
“……大人还需在旁等等,祥瑞正陷在河岸淤泥之中,待村里汉子们将它拉上来。”
彦博远听他起了个话头,就明白了来龙去脉。
村长把他当成了当地官府的人了。
彦博远没作解释,继续听他说完。
适才在拉石像的汉子们见村长领着官老爷往这边走,纷纷避让。
“祥瑞旁边都是淤泥,大人小心些。”
村长没说让彦博远别过去的话,现在村里急需一个当官的出面,给祥瑞盖棺论定,给村里图谋好处。
沧口村紧挨着大河,兴源洪水泛滥,他这地儿三五年就要淹一次,穷啊,穷得吃不饱饭,想迁都没法子迁,留下的都是饿得皮包骨头的泥腿子。
村长见彦博远不避河道脏污,直接撩了下摆就往水里淌。
心下暗想,此事看来已成了大半,瞧把官老爷激动的。
而跟着彦博远一块从船上下来的几个下属见他下了河滩,也要一并下去,讲究些的在挽裤腿,欲淌水靠近石像。
彦博远摆手,让他们不用沾了衣裳。
他自己去看看就行。
但上峰都下水了,他们又哪里肯干站着。
于是众人就这么看着一群疑似官老爷的人物淌过滩涂,到了石像旁。
离他们最近的赤膊汉子们屏息凝神,期待见多识广的老爷们说出点儿刺激话。
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麒麟真长这样?真是天降祥瑞?
而在众目期待下的彦博远,绕到石像后方直接把手插入了淤泥中。
半个手臂都陷进去了。
“大人?”旁边人惊呼出声。
看石像就看石像,咋还动手了。
那底下多脏啊。
彦博远空出的另一只手摆了摆,没解释。
直到摸到一个明显凹凸纹路后,心中一沉。
“这是镇墓石兽,并非祥瑞。”
人群哗然。
村长立时汗如雨下。
这事儿闹的,还怪尴尬的。
村长呵呵干笑了两声,试图蒙混过关。
村民见识有限,这点乌龙情有可原。
彦博远不管众人心中如何想。
从出了府县码头起,就一直在心中盘绕的,将忘未忘的感觉找到了缘由。
他还真忘记了一个很要命的事情。
“千年前的古墓被江河淹没,又在河底变化的激流下冲塌,被洪流裹挟着,重见了天日,这石像又重又大,不是普通水流能冲上来的。”
“洪水来前河底的泥沙会被水流搅动掀起,这尊石像想来是和泥沙一块上来的。”
彦博远向四周村民解释起石像的来历,高深的话不说,怎么简单怎么来,让百姓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就行,重点强调底下水流汹涌,可能要发大水。
这东西为上古时期镇墓所用,石像尾巴不显眼处刻有古文,表示替谁守门。
年代久远,别说是村民了,就是朝里的大人们,也少有认识的。
前世还真让他们给报到皇帝面前了。
还是一位世家出身的老臣认出。
最后草草收场。
重要的倒不是石像,重要的是古墓被洪流冲塌,看门的都被冲上岸了,可见底下潮水汹涌。
当时众人的注意力全在祥瑞上面,洪水来前还在欢庆。
导致最后死伤惨重。
彦博远暗恼,他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记了。
纸张记录容易被人发现,是以他没把前世所知全写下,这就出了弊端。
人一忙,心神不集中就容易有疏漏。
好在事儿还没发生,尚有挽救余地。
确定石像同前世所知为同一个,彦博远介绍完后,又立马向村长及其他几位村民问询。
“村里可有收到洪期避险的通知。”
兴源水利工程少,但最基本的水文站还是有的。
在每年六月到八月的暴雨集中期,派有专人观测守涨。
一遇到河水涨幅过大,就会向各处传递汛情。
兴源采用的是羊报的方式,河水水位超过一定界线时,就由报汛人坐羊舟往下游投掷水签报信。
“今年雨期来得晚,朝廷还未派人来说要发大水。”
村长说完,另几个汉子配合村长的话,一致摇头。
彦博远眸光一沉,问河水涨了多少。
村里没人具体观察这个,只能说个模糊大概。
临摹两可的话,显然不能当作证据证明。
疏散百姓要县衙出面。
彦博远没越俎代庖,免得越权办事让知县心里不痛快,之后再使绊子妨碍抢险救灾。
他没立即疏散人群,再者他也没人手去疏散。
又细细嘱咐村民,安抚人回去收拾好吃食,去附近高地避险,等县里来人通知,是否要去更高处,或是其他要注意的事情,总之先做好发大水的准备。
着重强调了此次洪水可能比以往更大。
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