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毒酒飘香

第109章 王莽之鉴,一条危险的路

小说: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作者:

毒酒飘香

分类:

古典言情


“戒慎”。
“藏器于身”。
纸上的四个字墨迹未干,
在昏黄的灯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嘉靖皇帝那多疑、冷酷、
权术精熟的肖像已深深烙印在苏惟瑾的脑海,
如同一座巍峨却阴森的雪山,
横亘于他未来的仕途之上。
如何在这样的帝王手下生存,
乃至实现抱负?
超频大脑在给出了初步的谨慎策略后,
并未停歇,反而化身最贪婪的求知者,
开始疯狂检索浩瀚的历史数据库,
寻找更多的参考案例,更优的解决方案。
无数的历史人物、事件、
兴衰成败如同走马灯般在意识中飞速流转。
忽然,一个极其特殊、充满争议、
甚至堪称禁忌的身影,
被超频大脑精准捕捉、放大、定格——
新朝皇帝,王莽。
苏惟瑾的呼吸下意识地屏住了。
这是一个在正统史观中被钉在耻辱柱上的“篡汉逆贼”,
但其人生轨迹和某些行为模式,
在此刻却散发着一种诡异而危险的吸引力。
超频大脑冷酷地、不带任何道德评判地开始解析王莽案例:
出身外戚王氏家族,
但早年父兄皆亡,
在家族中并非最显赫的一支。
然而他凭借什么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
——极度注重个人声誉和道德形象:
生活俭朴,勤奋好学,
礼贤下士,孝敬寡母,
抚养亡兄遗子,
几乎将所有能刷高“道德声望”的行为点都点满了。
以至于朝野上下皆称其为“当世圣人”,声望达到顶峰。
——极其善于笼络人心和经营人脉:
广泛结交名士、儒生,
对太学生尤为优容,
甚至拿出家财资助贫寒学子。
在士大夫阶层中拥有巨大的号召力。
——利用“禅让”这一具有道德合法性的形式完成权力过渡,
而非简单的武力篡夺。
“声望…人脉…道德合法性…”
苏惟瑾喃喃自语,眼中光芒闪烁。
这些不正是他现在正在无意中积累的东西吗?
解元的名望,文徵明、翟銮的赏识,
王鏊文会上与徐阶、唐顺之等人的交集…
甚至“玉衡皂”带来的财富,
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资源。
但超频大脑立刻拉响了尖锐的警报,
开始无情剖析王莽的败因:
——过于理想化与脱离实际:
推行“王田制”、“私属制”(废除奴隶)等改革,
试图恢复上古井田,
理念看似美好,
却严重脱离社会现实,
触动大地主、大贵族根本利益,
遭到激烈反抗。
——急于求成,朝令夕改:
政策推行粗暴,缺乏过渡和缓冲,
导致经济混乱,民怨沸腾。
——最关键的一点:
缺乏扎实的、属于自己的绝对权力基础。
他的权力过于依赖士大夫的声望支持和所谓的“天命所归”,
一旦改革失利,声望破产,
便瞬间土崩瓦解。
他没有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强大武力,
也没有构建起一个高效且忠诚的官僚执行体系。
“空有理想,而无落实理想的力量与策略…”
苏惟瑾背后渗出冷汗。
王莽的悲剧在于,
他像一个手持精美蓝图却无施工队和建筑材料的建筑师,
最终只能建造出空中楼阁,
然后看着它轰然倒塌,
将自己也埋葬其中。
一条极其危险,
但潜在回报高到难以想象的道路,
如同伊甸园的毒蛇,
在他脑中隐约浮现,诱惑低语:
如果…如果模仿王莽前期的路径,
极致的道德声望(清流领袖?),
极致的人脉网络(门生故旧遍天下?),
极致的**掌控(士林翘楚?),
同时…暗中培育绝对忠于自己的力量
——无论是经济的、军事的、还是情报的…
等到声望和实力都积累到足以“众望所归”时,是否就能…
就能什么?
推翻嘉靖?取而代之?
这个念头如同一道霹雳,
瞬间照亮了他思维的黑暗角落,
也让他心脏狂跳,几乎要跃出胸腔!
大逆不道!这是诛九族的大罪!
但超频大脑却不受情绪影响,
继续冰冷地推演:
嘉靖皇帝自私多疑,沉迷修道,
长期怠政,已然埋下王朝衰落的种子。
若其始终如此,国势日衰是必然。
届时,天下是否需要一个新的“众望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