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宿舍之后,杨丽丽见到她,就调侃道:“好家伙,你这下又成了名人了!”
“怎么了?”
“司炎那么大一个帅哥,为你鞍前马后的,这可真是眼红死那些人了!”
周晴微微冷笑:“现在不说汤厂长了?”
“说啊!说得更厉害了!”杨丽丽叹了口气。
“哦?那还能怎么说呢?”周晴实在好奇。
“说得多了,说汤厂长马上就要跟司炎打起来了!”
周晴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杨丽丽就说:“有人还跟我说了这样一个消息。”
“说什么了?”周晴从床底下拖出箱子,一边整理里面的衣物,一边问。
“说何会计很快就要来找你算账了。”
周晴的手停了下来:“这个消息,有根据吗?”
杨丽丽就说:“有,因为何会计跟人说,明天就要来我们食堂吃饭了。人家都说,她一定是听了谣言,来找你的。”
周晴嗯了一声,没说话。
她虽然跟何文芳是老乡,可是只接触过那么几次,关系虽然友好,却不是知交。
说实话,何文芳这个人,她其实并不了解。
身为汤厂长的正牌女友,她听了谣言,应该是有资格兴师问罪的。
不过,谣言毕竟是谣言。
明天,如果她真的来找自己了,那就先跟她解释清楚,信不信由她吧。
想到这里,她就打定了主意,开始快速整理箱子,眼看就要冬天了,厚衣服该拿出来备用了。
到了第二天午饭时分,周晴就一边打鸡柳,一边不自觉地盯着食堂大门口。
每个吃饭的员工都会从大门里进来,当然,也不排除何文芳会走后面的小门,不过,那一般都是高层领导走的,何文芳一个会计,应该不会去走那个门。
看了一会,果然,她看见何文芳,穿着一件墨绿色的厚外套,手里拿着一个餐盘,出现在了食堂的门口。
周晴不动声色,就开始用眼角的余光注视着她。
只见她先是走到了食堂角落的几个大木桶边去装米饭。
然后,她又去了李丽的窗口前,排队打素菜。
这时候,王红和李丽都有些紧张地注视着她。
尤其是王红,眼神中还露出了兴奋之色,那幸灾乐祸的劲儿,可明显了。
至于窗口里的其他人,也都一脸看戏的表情,看着这情形。
周晴知道,何文芳肯定是要来自己的窗口的,人家来的目的,就是自己啊!
果然,何文芳从李丽的窗口打了一份清炒茄子之后,就来到了她的窗口开始排队。
这下,周晴不得不招呼了。
于是,她远远地笑道:“文芳姐,你进来,我单独给你一碟子!”
这文芳姐三个字一出口,王红就楞住了。
她应该是没想到,自己居然与何文芳是熟人。
见她招呼了,何文芳微微一笑:“这不太好,我还是排队等着吧,反正我不急的!”
于是,周晴继续有条不紊地打着鸡柳。
轮到何文芳的时候,她给她装了妈妈一大勺子。
然后,何文芳就递给她五毛钱。
“文芳姐!你太见外了,我怎么可能要你的钱呢。”周晴淡淡一笑。
何文芳也笑了。
她这一笑,让周晴心里登时放松了不少。
因为何文芳的笑容里,绝对看不出来丝毫的意见和恶意,对她就是很友好。
“这怎么好意思呢?你可是做生意的。”何文芳说。
“一份鸡柳而已,你拿去吃吧!”
何文芳这才点了点头,端着餐盘,往小食堂的方向走去了。
一时之间,窗口的小老板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大家都有点懵。
许多人还等着看好戏呢,怎么就这样收场了?
这时候,李丽忍不住问:“周晴,你本来就认识何会计?”
李丽问这个话,应该是善意的。在窗口这些小老板当中,李丽是对她最好的一个,应该是不想她出丑的。
于是她就说:“认识啊,我刚进厂那会,就认识她了呢!”
说完,她向王红看了一眼,却见王红哼了一声,嘴里不知嘀咕了一句什么。
她说什么,周晴没有听清楚,不过,周晴猜也能猜到,无非就是等着瞧,人家不会放过你之类的。
到了晚上,杨丽丽又出去打羽毛球了。
周晴就又盘膝坐在炕上,去进行上个月的利润盘点。
本金已经被抽掉,眼前这一堆花花绿绿的钞票,就是利润。
这个月的后半个月,她基本上每顿都是炸五十五斤的鸡柳的。
她把那些钞票分面值,一张一张的数着,数到最后,得出了一个数字。
一千四百九十二块钱!
这就是这个月的纯利润。
看着这笔钱,周晴心里升起美好的憧憬。
如果过年后,能把姐姐带来,在姐姐的帮助下,这个营业额完全可以翻一倍。
那自己一个月,就可以挣三千元左右了。
在八十年代中期,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数字啊!
这样干下去,等干到了合同结束,自己完全有能力在江城买房子落脚了!
想到这里,她的心被喜悦填得满满的。
第二天,她又去食堂忙绿的时候,就觉得干什么都浑身是劲。
切鸡柳的时候,李丽就凑过来问:“周晴,上个月你挣了多少钱?”
“也没挣多少,应该是比上个月要强一点。”
李丽叹了口气:“现在,食堂窗口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干了。我上个月才挣了一百六十多块钱,还比不上有些电机工人呢。”
周晴知道,卖素菜的,利润空间低,竞争又激烈,肯定是挣不到多少钱的。
关键是,李丽的菜品没有什么特色,所以就吸引不到忠实的顾客。
想到这里,周晴就说:“要不,你改卖荤菜吧,荤菜挣钱多些!”
“哎呀,你还不知道吧,王红卖红烧肉,上个月挣得还不如我呢?那个卖红烧鱼的常姐,才整了不到一百块钱。当然,其他也有挣两三百,三四百的,不过,这毕竟是少数,也有不少,就跟在车间里干活差不多。”李丽感慨地道:“我都有些后悔了,不该辞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